可做奧鵬院校所有作業(yè),畢業(yè)論文,咨詢請?zhí)砑観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20秋學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組織行為學》在線作業(yè)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1.公平理論的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學家()
A.馬斯洛
B.弗魯姆
C.麥克里蘭
D.亞當斯
答案:D
2.泰勒的科學管理的理論基礎是()
A.X理論
B.Y理論
C.Z理論
D.超Y理論
答案:A
3.組織行為學中把基于群體成員共同特點而形成的群體稱為()
A.任務型群體
B.利益型群體
C.友誼型群體
D.正式群體
答案:C
4.激發(fā)行為并給它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____
A.需要
B.動機
C.態(tài)度
D.信念
答案:B
5.“個人一生扮演的角色的整個過程,統(tǒng)合了個體一生中各種職業(yè)與角色,并表現(xiàn)個體獨特的自我發(fā)展形態(tài)”的概念是指( )
A.生涯
B.職業(yè)生涯
C.職業(yè)規(guī)劃
D.事業(yè)
答案:A
6.個體的社會化的途徑包括()
A.社會教化與個體學習
B.社會教化與個體內化
C.社會內化與個體學習
D.社會內化與個體教化
答案:
7.表達了員工對特定組織及其目標的認同,并希望維持組織成員身份的一種狀態(tài)的是____
A.工作滿意度
B.組織承諾
C.工作涉入
D.組織認知
答案:
8.下列不是影響態(tài)度形成的因素是____
A.信息知識
B.欲望需求
C.社會因素
D.群體規(guī)范
答案:
9.企業(yè)知識管理的核心目標是()
A.知識共享
B.獲取競爭優(yōu)勢
C.構建學習型組織
D.打造知識團隊
答案:
10.組織文化建設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
A.共同的價值觀
B.組織目標或宗旨
C.作風及傳統(tǒng)習慣
D.行為規(guī)范和規(guī)章制度
答案:
11.當下屬成熟度較高時,而領導者對關系和人物的組合關心度較低,此時適合的領導方式是( )
A.命令式
B.授權式
C.說服式
D.參與式
答案:
12.“公司中所有成員所知曉的能為企業(yè)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yōu)勢的事物之和”的概念是指()
A.人力資本
B.智力資本
C.競爭資源
D.核心競爭力
答案:
13.個體的社會化的途徑包括____
A.社會教化與個體學習
B.社會教化與個體內化
C.社會內化與個體學習
D.社會內化與個體教化
答案:
14.影響其他人做事的能力的是( )
A.權威
B.職權
C.權力
D.職責
答案:
15.下列關于知覺與感覺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____
A.感覺是事物作用于感官所產(chǎn)生的,知覺是個體內生的
B.知覺不需具體客觀對象,而需借助過去經(jīng)驗與知識
C.知覺以感覺為基礎,是對感覺的整合
D.知覺是個體先天性的不需要在實踐中逐漸發(fā)展
答案:
16.在激勵理論類型中,重點研究動機形成和行為目標選擇的理論是()
A.內容型激勵理論
B.行為改造型激勵理論
C.過程型激勵理論
D.綜合型激勵理論
答案:
17.從個體的角度看,群體規(guī)范意味著在某種情況下群體對一個人的行為方式的()
A.規(guī)定
B.看法
C.期望
D.依賴
答案:
18.麥克利蘭關于需要的理論認為,對人的發(fā)展和成長起著特別重要作用的是____
A.保健需要
B.權力需要
C.合群需要
D.成就需要
答案:
19.斯圖爾特提出的H-S-C“三模塊”的構成分別是:
A.人力資本、結構性資本、客戶資本
B.人力資本、結構性資本、關系資本
C.結構性資本、客戶資本、關系資本
D.關系資本、市場資本、知識資本
答案:
20.沖突雙方都希望滿足兩方利益,并尋求相互受益的結果,這屬于處理沖突行為意向中的____
A.競爭
B.回避
C.協(xié)作
D.遷就
答案: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20 分)
21.企業(yè)知識管理的措施是( )
A.建立知識企業(yè)所需的核心競爭力
B.調整企業(yè)組織結構,將企業(yè)建成知識型企業(yè)
C.建立知識管理和知識交流的設施與環(huán)境
D.設立企業(yè)知識主管和知識主管制度
E.建立學習型組織,創(chuàng)造有利于每位員工互相學習的氣氛。
答案:
22.人格差異主要表現(xiàn)為____
A.情緒差異
B.認知方式差異
C.氣質差異
D.態(tài)度差異
E.性格差異
答案:
23.導致心理失信的原因有
A.故意違反契約
B.雇員的警惕性
C.承諾內容的變化
D.對契約理解的不一致
E.組織結構的變化
答案:
24.目標管理一般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A.目標具體性
B.參與決策
C.明確的時間規(guī)定
D.績效反饋
E.詳盡的指導
答案:
25.在下列哪些情況下使用合作策略來處理沖突效果較好?____
A.當發(fā)現(xiàn)沖突雙方都十分重要并且不能進行妥協(xié)或折衷時
B.當處理者的目的是為了學習時
C.當處理者需要融合不同人的不同觀點時
D.當處理者需要把各方意見合并到一起而達到承諾時
E.當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后帶來的潛在破壞性將超過它能獲得的利益時
答案:
26.羅賓斯的壓力理論模型中提到壓力潛在來源中,其中與組織相關的因素是
A.任務要求
B.人際關系要求
C.組織結構
D.角色要求
E.組織領導作風
答案:
27.沖突定義有很多,但沖突定義包含有一些共同的主題,這些共同主題是____
A.沖突必須是雙方感知到的
B.沖突必須是為雙方和其他人所感知的
C.沖突過程的起點是意見的對立或不一致
D.沖突過程的起點是行為的對立或不一致
E.沖突過程的起點是性格的對立或不一致
答案:
28.哈克曼和奧爾德姆對工作設計研究中提出的核心工作特征是():
A.任務統(tǒng)一性
B.自主性
C.任務復雜性
D.任務意義
E.技能多樣化
答案:
29.下列關于組織文化與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A.企業(yè)在發(fā)展的不同階段,組織文化再造是推動企業(yè)前進的源動力
B.理念決定制度,制度決定技術,技術決定產(chǎn)品
C.擁有不斷創(chuàng)新的理念是構成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源泉
D.組織文化直接影響了企業(yè)的理念,而成為企業(yè)核心能力的內容與基礎
E.組織文化保障了企業(yè)核心競爭力
答案:
30.目標管理一般由以下幾部分構成____
A.目標具體性
B.參與決策
C.明確的時間規(guī)定
D.績效反饋
E.詳盡的指導
答案:
三、判斷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31.人的定勢心理、防衛(wèi)心理和習慣心理容易對說服宣傳持排斥或逆反的態(tài)度,因而不利于轉變那些原有的態(tài)度和傾向
答案:
32.客觀因素包括對象與背景的差別,活動的程度、重復程度、新穎性和熟悉性,其中某一個、兩個因素或全部因素都可以在任何同一時刻起作用,影響你從背景中分離出知覺對象。
答案:
33.管理者需要面對技術快速變化,以及實現(xiàn)技術在組織中如何有效運用的挑戰(zhàn)。
答案:
34.溝通主體的信息過濾,選擇性的接受,語言理解的困難、缺乏溝通技巧等因素,都構成了溝通障礙,也成為沖突的潛在原因。
答案:
35.新結合包括新產(chǎn)品、新生產(chǎn)方法、開拓新市場、利用新資源以及經(jīng)濟部門的重新組合。
答案:
36.信息差異是指個人在知識基礎和觀點方面的不同,這些不同是每個人所受教育、經(jīng)驗、個人技能的函數(shù)。
答案:
37.態(tài)度是認知成分的基礎,沒有認識也就無所謂情感和定勢作用。
答案:
38.通過嚴密監(jiān)督來控制員工行為的領導風格增加了沖突的潛在可能性。
答案:
39.群體規(guī)模越大,任務越專門化,則越可能出現(xiàn)沖突。
答案:
40.將組織視為一個系統(tǒng),意味著組織內部有多個關鍵變量,而且這些變量以復雜的關系相互影響。
答案:
41.利益型群體是指為了某個共同關心的特定目標而組成的非正式群體。如公司中某些員工為了增加福利,或為了幫助一個家境困難的同事,或為了抗議長期加班,而結合在一起組織一個群體,以實現(xiàn)他們的共同利益
答案:
42.群體是由個體構成的,即群體是個體簡單的聚合
答案:
43.某個事件可能看起來僅僅與某個人或某個部門相關,但實際上它可能會對組織的其他部分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答案:
44.正式通道是由組織建立的遵循組織的層次結構,傳遞與工作有關的信息,非正式通道傳遞個人的或社會的信息。
答案:
45.大多數(shù)新創(chuàng)企業(yè)都計劃僅在公司財力能承受時才吸收其他團隊成員,所產(chǎn)生的問題是當新創(chuàng)企業(yè)尋求風險投資或要求嚴格的私人投資者時,現(xiàn)有團隊配置越完善,投資者對企業(yè)的價值評價就越高,企業(yè)所要分出的所有權就越少。
答案:
46.信息技術在辦公場所和生產(chǎn)場所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工作強度,帶來了工作效率,而且對于員工的生理和心理也不會產(chǎn)生副作用
答案:
47.正式群體是一種工作群體或稱為職能群體,這種群體是為了完成一定任務,達成組織特定目標而設立的。
答案:
48.強制心理使群體成員不由自主地模仿多數(shù)人,也容易改變個體態(tài)度的強度和方向
答案:
49.需要層次理論認為當?shù)蛯哟蔚男枰@得滿足后,較高一層次的需要就占據(jù)了主導地位,成為主導需要,成為驅動人的行為的主要動力。
答案:
50.政治學的研究領域,如沖突、組織內的政治、權力,對我們準確的解釋和預測組織中人的行為具有重要貢獻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