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科學原理》在線作業(yè)2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第1題,政府關系,是指不同層級政府及不同政府部門之間的關系網(wǎng)絡,又稱()。
A、府際關系
B、政府系統(tǒng)
C、縱向政府系統(tǒng)
D、橫向政府系統(tǒng)
正確答案:
第2題,利益集團的目的是對()施加影響以維護和發(fā)展自身的利益。
A、政府
B、司法機構
C、立法者
D、公共權力機構
正確答案:
第3題,在國家類型的劃分中,按國家結構形式的標準可以劃分為()。
A、君主制和貴族制
B、單一制和復合制
C、民主制和集權制
D、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
正確答案:
第4題,政治就是關于重要()的決策和分配活動。
A、公共利益
B、政治權力
C、政治權利
D、公共政策
正確答案:
答案來源:(www.),在政治參與的一般形態(tài)中,制度化參與和非制度化參與有時也被人們表述為()。
A、合法參與和非合法參與
B、自助式參與和動員式參與
C、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
D、個人參與和集體參與
正確答案:
第6題,政治社會化地第一媒介應當是()。
A、專門政治組織
B、學校
C、家庭
D、社會組織
正確答案:
第7題,政治文化作為人們參與政治生活的取向模式,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后天的社會政治生活中不斷習得和養(yǎng)成的。政治學把政治文化的習得與養(yǎng)成過程叫做()。
A、政治情感
B、政治認知
C、政治社會化
D、政治價值
正確答案:
第8題,以政黨的政治傾向為標準,可以把政黨劃分為保守政黨、激進政黨和()。
A、執(zhí)政黨
B、反對黨
C、中間黨
D、在野黨
正確答案:
第9題,一般認為,現(xiàn)代政治學關于政治文化的系統(tǒng)研究是從20世紀50年代由()開啟的。
A、派伊
B、韋伯
C、亨廷頓
D、阿爾蒙德
正確答案:
答案來源:(www.),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標志著中國大陸社會主義選舉制度的基本確立的事件是()。
A、1954年憲法的頒布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
C、"三三制"原則的施行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審議通過
正確答案:
第11題,政治溝通不僅是一種勸服性的政治傳播活動和政治系統(tǒng)的信息輸入、輸出,它還是()之間圍繞公共事務展開的政治對話和協(xié)商。
A、公民
B、政府上級與下級
C、公眾與政府
D、社會組織
正確答案:
答案來源:(www.),如果說全球化更多的是從經(jīng)濟全球化如何影響世界政治的角度進行分析的話,那么全球治理理論則是對于這一沖擊從()層面做出的回應。
A、經(jīng)濟層面
B、社會組織層面
C、管理層面
D、政治層面
正確答案:
第13題,政治合法性最早的提出和使用主要用來說明政權建立的基礎和模式,馬克思?韋伯所作的研究,劃分了三種關于合法性基礎的類型,其中政治服從的基礎是合理的規(guī)則和秩序的類型是()。
A、傳統(tǒng)型
B、個人魅力型
C、法理型
D、人民擁護型
正確答案:
第14題,人們對于社會政治現(xiàn)象的認識和理解,對于政治共同體,政治人物,政治事件及規(guī)律的感知和認識是指()。
A、政治認知
B、政治文化
C、政治象征
D、政治情感
正確答案:
答案來源:(www.),確定人民代表大會制是我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組織形式是在哪一年。
A、1949年
B、1951年
C、1954年
D、1978年
正確答案:
第16題,政府官員謀求權力與機構的擴大,追求升官、高薪、輕松地工作和各種福利,容易導致出現(xiàn)()現(xiàn)象。
A、尋租現(xiàn)象
B、官員腐敗和政府俘獲
C、政府擴張和官僚低效
D、政府決策失誤
正確答案:
第17題,公民運動是指公民集合起來,在公共場合以特定的行為方式來表達意見和情感的,具有一定規(guī)模和影響力的()。
A、暴力革命
B、民權運動
C、群體運動
D、抗議游行
正確答案:
第18題,統(tǒng)治和治理有很多區(qū)別,統(tǒng)治的權威主要源于政府的法規(guī)命令,治理的權威主要源于()。
A、民間組織
B、嚴明的法度
C、公民的認同和共識
D、公民參與
正確答案:
第19題,在治理的結構分類中,治理主體都開始發(fā)揮治理的功能,但是由于治理主體的發(fā)育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還需要政府。當治理主體之間發(fā)生沖突和矛盾時,需要政府擔當"元治理"的角色來協(xié)調(diào)解決,這種治理結構是()。
A、環(huán)式治理結構
B、網(wǎng)式治理結構
C、鏈式治理結構
D、塔式治理結構
正確答案:
答案來源:(www.),主張國家是通過人民相互訂立契約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國家起源理論是()。
A、自然生成論
B、君權神授論
C、社會契約論
D、社會分工論
正確答案:
第21題,治理與統(tǒng)治的區(qū)別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A、權力主體多元化
B、權力結構扁平化
C、權力運行多向化
D、權力運行自上而下
正確答案:,B,C,D
第22題,改革開發(fā)以來,中國政府職能轉(zhuǎn)變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從管制型政府轉(zhuǎn)變?yōu)椋ǎ?,從全能政府轉(zhuǎn)變?yōu)橛邢拚?br/>A、法治型政府
B、服務型政府
C、責任政府
D、陽光政府
正確答案:
第23題,政治學始終關注三大核心問題,這些問題其實也就是政治發(fā)展的三大根本目標()。
A、效率
B、和平
C、平等
D、民主
正確答案:,B,D
第24題,按政府系統(tǒng)與社會系統(tǒng)的關系,可劃分為內(nèi)部溝通與外部溝通兩種。內(nèi)部溝通按信息流動方向,又可劃分為哪三種?
A、上行溝通
B、單向溝通
C、下行溝通
D、平行溝通
正確答案:,C,D
答案來源:(www.),隨著社會分工和社會多元化的發(fā)展,治理主體越來越多元化,在當代社會,治理主體主要包括()。
A、國際組織
B、政府組織
C、市場組織
D、民間組織
正確答案:,B,C,D
第26題,權力限制的主要制度安排有以下哪些方式。
A、好人統(tǒng)治
B、權力制約權力
C、政黨制約權力
D、以權利約束權力
正確答案:,D
第27題,西方發(fā)達國家政府制度的共同點主要在于()。
A、政府(內(nèi)閣)組成方式相同
B、遵循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
C、實行資產(chǎn)階級政黨制度
D、總統(tǒng)和首相都擁有巨大權力
正確答案:,C,D
第28題,在政治發(fā)展理論中,政治制度化是政治組織和機構生存能力的一種標志。亨廷頓認為政治制度化包括哪些方面?
A、適應性
B、復雜性
C、自主性
D、內(nèi)部協(xié)調(diào)性
正確答案:,B,C,D
第29題,現(xiàn)代社會中,政治選舉的功能有哪些?
A、社會穩(wěn)定的安全閥
B、公民政治參與的重要渠道
C、權力和平轉(zhuǎn)移的方式
D、政治和發(fā)性的程序來源
正確答案:,B,C,D
答案來源:(www.),國家的職能就是國家對社會公共生活的管理,可分為以下那幾個方面。
A、政治管理
B、經(jīng)濟管理
C、社會管理
D、文化管理
正確答案:,B,C,D
第31題,政府回應能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治溝通的通道是否順暢。
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第32題,能夠避免衰退的政治變遷才是政治發(fā)展。
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第33題,目前來看,協(xié)商民主是選舉政治的補充,但以后可以成為替代方式。
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第34題,中國政府職能的轉(zhuǎn)變,以市場驅(qū)動為先導,體制和政策兩種主要驅(qū)動能量為輔。
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第35題,三權分立學說是由近代西方思想家不丹、洛克完整并確定的。
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第36題,政治參與可以表達公民自己對于公共財富和價值分配的意愿和選擇,因此政治參與越多越能保證公民權利和社會穩(wěn)定。
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第37題,國家元首是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形式上是國家的象征,是一個主權國家對內(nèi)對外的最高代表,在整個國家機構的體系中或者是實質(zhì)性的,或者是形式上居于首腦地位。
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第38題,在古希臘城邦中,公民是指的城邦中所有居民。外邦人、奴隸、女性和未成年人都是城邦的公民。
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第39題,策略決策,是政黨或政府就國家和社會長期發(fā)展的方向、目標、綱領、路線、方針政策等根本性問題所作出的決策。
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第40題,狹義的政府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機關。
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