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20秋平時作業(yè)1-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7 道試題,共 68 分)
1.在消費曲線與45°線的交點上
A.MPC為1
B.APC為1
C.儲蓄等于消費
D.經濟處于均衡狀態(tài)
答案:B
2.松貨幣政策的政策搭配能使總需求曲線
A.向左移動
B.向右移動
C.不變
D.難以確定
答案:D
3.假設短期內價格固定不變,總需求曲線向左移動,則
A.價格停留在高于市場出清的水平,產出下降
B.價格停留在高于市場出清的水平,產出保持不變
C.價格停留在高于市場出清的水平,產出上升
D.價格下降到市場出清水平,產出沒有下降
答案:A
4.總支出曲線表明了計劃總支出與下列哪一項之間的關系
A.可支配收入
B.實際GDP
C.利率
D.消費支出
答案:B
5.通常認為緊縮貨幣的政策是( )
A.提高貼現率
B.增加貨幣供給
C.降低法定準備率
D.購買政府債券
答案:A
6.當經濟中存在失業(yè)時, 應該采取的財政政策工具是 ( )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個人所得稅
C.增加貨幣發(fā)行量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7.下列哪種情況可能使國民收入增加的最多?
A.政府對高速公路的撫養(yǎng)開支增加250億美元
B.政府轉移支付增加250億美元
C.個人所得稅減少250億美元
D.企業(yè)儲蓄減少250億美元
8.政府提供的物品( )
A.一定是公共物品
B.不都是公共物品
C.大部分是公共物品
D.少部分是公共物品
9.下述哪一項不屬于總需求
A.稅收
B.政府支出
C.凈出口
D.投資
10.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政府債券將引起
A.商業(yè)銀行準備金增加,從而基礎貨幣增加
B.商業(yè)銀行準備金減少,從而基礎貨幣減少
C.商業(yè)銀行準備金增加,從而基礎貨幣減少
D.商業(yè)銀行準備金減少,從而基礎貨幣增加
11.盧卡斯供給曲線表示的是( )
A.GDP和價格變動之間的正相關關系
B.GDP和未被預期的價格變動之間的正相關關系
C.GDP和被預期的價格變動之間的正相關GDP和未被預期的價格變動之間的負相關關系
12.在衰退期間自發(fā)地起到穩(wěn)定經濟的作用的總支出是
A.消費支出
B.政府購買
C.投資支出
D.凈出口
13.古典學派認為總供給曲線是:
A.向右上方傾斜且轉平緩的
B.水平的
C.向下傾斜的
D.垂直的
14.在通貨膨脹不能完全預期的情況下,通貨膨脹將有利 于( )
A.債權人
B.債務人
C.生產者
D.消費者
15.按照哈德—多馬模型,當實際的資本一產出比小于意愿的資本—產出比時,廠商的反應是( )
A.增加投資
B.減少投資
C.保持原有投資水平
D.減少用工數量
16.凱恩斯主義認為宏觀經濟政策( )
A.在短期與長期中均是無用的
B.在短期與長期中均是有用的
C.只有在短期有用,而在長期中無用
D.只有在長期有用,而在短期中無用
17.替代品價格上升一般會導致( )
A.需求曲線右移
B.需求曲線左移
C.需求量沿著需求曲線減少
D.需求量沿著需求曲線增加
二、多選題 (共 8 道試題,共 32 分)
18.產生貨幣需求的主要動機有( )
A.投機動機
B.交易動機
C.預防動機
D.儲蓄動機
E.消費動機
19.經濟處于衰退時期,政府的財政,貨幣政策應采?。?)
A.A,提高準備金比率
B.降低準備金比率
C.減稅
D.赤字財政政策
E.增稅
20.宏觀財政政策的基本內容是( )
A.投資
B.政府支出
C.儲蓄
D.稅收
E.貨幣供給量
21.經濟增長的源泉是( )
A.資本
B.勞動
C.土地
D.技術進步
E.人力資本
22.在下列各選項中,屬于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措施的有( )
A.變動法定準備率
B.調整再貼現率
C.公開市場業(yè)務
D.規(guī)定利息率上限
E.控制分期付款的條件
23.對貨幣的需求包括( )
A.交易需求
B.預防需求
C.投資需求
D.投機需要
E.儲藏需求
24.在經常項目賬戶中,如果出口增加將導致( )
A.外貿赤字增加
B.改善經常項目收支狀況
C.投資收入增加
D.改善資本項目收支狀況
E.改善該國國際收支狀況
25.中央銀行的主要職能被描述為( )
A.中央銀行是發(fā)行的銀行
B.中央銀行是發(fā)放企業(yè)貸款的銀行
C.中央銀行是國家的銀行
D.中央銀行是吸收居民存款的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