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春學期《土力學與地基基礎(二)》在線平時作業(yè)1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1/3/11 23:01:20來源:admin瀏覽: 62 次

[東北大學]21春學期《土力學與地基基礎(二)》在線平時作業(yè)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第1,在土的三相比例指標中,通過土工試驗直接測定的是
A、
B、
C、
D、
正確答案:


第2題,土體總應力抗剪強度指標為c,φ,有效應力抗剪強度指標為c',φ',則其剪切破壞時實際破裂面與大主應力作用面的夾角為
A、
B、
C、
D、
正確答案:


第3題,若墻后為均質填土,無外荷裁,填土抗剪強度指標為c,φ,填土的重度為γ,則根據(jù)朗肯土壓力理論,墻后土體中自填土表面向下深度z處的主動土壓力強度是
A、
B、
C、
D、
正確答案:


第4題,某柱下方形基礎邊長2m,埋深d=1.5m,柱傳給基礎的豎向力F=800kN,地下水位在地表下0.5m處,則基底壓力等于
A、220kPa
B、230kPa
C、210kPa
D、215kPa
正確答案:


答案來源:(www.),地下水位升高會引起自重應力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不能確定
正確答案:


第6題,某場地自上而下的土層分布為:第一層粉土,厚3m,重度Y為18kN/m3;第二層粘土,厚5m,重度為18.4kN/m3,飽和重度γsat=19.0kN/m3,地下水位距地表5m,則地表下6m處的豎向自重應力等于
A、99.8kPa
B、109.8kPa
C、111kPa
D、109.2kPa
正確答案:


第7題,淤泥的孔隙比(    )。
A、等于1.0
B、大于1.0
C、等于1.5
D、大于1.5
正確答案:


第8題,在單向偏心荷載作用下,矩形基礎最大和最小基底壓力計算公式為 ,式中的L是指
A、偏心方向矩形基礎邊長
B、無偏心方向矩形基礎邊長
C、基礎長邊邊長
D、基礎短邊邊長
正確答案:


第9題,下列哪一種情況可減少基底的附加壓力
A、設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B、減小建筑物長高比
C、設置圈梁
D、調整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標高
正確答案:


答案來源:(www.),混凝土預制樁的優(yōu)點在于(    )。
A、樁身質量較易保證
B、直徑大
C、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小
D、適用于所有土層
正確答案:


第11題,墊層設計內容包括(    )。
A、確定墊層的厚度
B、確定墊層的寬度
C、墊層材料選擇
D、確定下臥土層承載力
正確答案:,B,C,D


答案來源:(www.),下面有關粘性土的敘述正確的是
A、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數(shù)小于或等于10的土
B、粘性土的工程性質與粘粒含量和粘土礦物的親水性有關
C、粘性土的性質也與土的成因類型及沉積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
D、粘性土又稱為粘土
正確答案:,C


第13題,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的承載力修正特征值公式 中的基礎埋深d的確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般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
B、在填方整平地區(qū),可自填土地面標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結構施工后完成時,應從天然地面標高算起
C、一般自室內地面標高算起
D、對于地下室基礎為條形基礎的情況,應從室外地面標高算起
正確答案:,B


第14題,若擋土墻完全沒有側向變形、偏轉和自身彎曲變形時,正確的描述是
A、墻后土體處于靜止土壓力狀態(tài)
B、墻后土體處于側限壓縮應力狀態(tài)
C、墻后土體處于無側限壓縮應力狀態(tài)
D、墻后土體處于主動土壓力狀態(tài)
正確答案:,B


答案來源:(www.),一維豎向固結時間因數(shù) ,其中H的確定應遵循
A、當土層為雙面一維排水時,H取土層厚度
B、當土層為單面一維排水時,H應取土層厚度之半
C、當土層為雙面一維排水時,H應取土層厚度之半
D、當土層為單面一維排水時,H取土層厚度
正確答案:,D


第16題,承臺厚度一般由受剪切承載力確定。
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第17題,在飽和土的排水固結過程中,孔隙水壓力消散的速率與有效應力增長的速率應該是相同的。
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第18題,地基承載力標準值作寬度修正時,基底寬度大于10m,按10m考慮。
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第19題,在填方工程施工中,常用土的干密度或干重度來評價土的壓實程度。
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答案來源:(www.),靈敏度是粘性土的壓縮性指標之一。
A、錯誤
B、正確
正確答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