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秋福師《小學語文教學論》在線作業(yè)一(標準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1/10/13 22:10:05來源:admin瀏覽: 90 次

需要答案請QQ:296856541  微信:aopopengzs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作業(yè)、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



福師《小學語文教學論》在線作業(yè)一-0002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20 分)

1.在中小學第一次統(tǒng)一使用“語文”的名稱在何時()。

A.清末

B.五四時期

C.建國之初

D.1964年

 

2.下面對“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相統(tǒng)一的原則”理解不恰當?shù)氖牵ǎ?/p>

A.語言文字與思想內(nèi)容是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

B.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自覺地進行思想教育。

C.寓語言文字訓練于思想教育之中

D.重在潛移默化,滲透式的教育。

 

3.小學新教師試用期的培訓屬于( )。

A.職前培訓

B.職后培訓

C.基本功培訓

D.過渡性培訓

 

4.( )年頒布的大綱則對我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推進語文與教學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A.1952

B.1956

C.1963

D.1992

 

5.結合作文,訓練聽說的方式是( )。

A.看圖說話

B.聽辨訓練

C.口頭作文

D.答問訓練

 

6.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zhì)教育,( )是核心。

A.轉變觀念、端正教學思想

B.建立科學的教學目標體系和教學評估體系

C.深化課程教材改革

D.改進課堂教學

 

7.“國語”改為“語文”是在( ):

A.1903

B.1923

C.1929

D.1949年4-5月間

 

8.()是構成聽話能力的核心因素。

A.注意力

B.理解力

C.辨析力

D.記憶力

 

9.()年頒布的大綱則對我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推進語文與教學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A.1952

B.1956

C.1963

D.1992

 

10.“國語”改為“語文”是在:

A.1903

B.1923

C.1929

D.1949年4-5月間

 

二、多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11.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本的特點包括( )。

A.體現(xiàn)時代精神,重視教材的思想性。

B.適當降低要求和難度,突出教材的基礎性。

C.改進教材編排, 加強語文基本功訓練的系統(tǒng)性。

D.注意體現(xiàn)訓練過程,加強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12.字(詞)義教學的方法有:

A.直觀法

B.注釋法

C.對比法

D.利用形旁

 

13.在語文基本功的訓練中必須注意( ):

A.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B.要從嚴要求,嚴格訓練

C.按教材的特點和要求進行訓練,注意課內(nèi)外結合

D.對不同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

 

14.小學語文課程的性質(zhì)是:

A.是基礎工具學科

B.是表情達意的工具學科

C.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的學科

D.只具工具性不具人文性的學科

 

15.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字能力,養(yǎng)成寫字習慣:

A.加強寫字教學,教給寫字方法

B.采取強制措施

C.激發(fā)學生寫字的興趣

D.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

 

16.識字教學的質(zhì)量標準:

A.會讀

B.會講

C.會寫

D.會用

 

17.教師聽課按其目的分為( )。

A.檢查性聽課

B.輔導性聽課

C.交流性聽課

D.研究性聽課

 

18.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包括()。

A.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相統(tǒng)一的原則

B.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相統(tǒng)一的原則

C.語文知識教學與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相結合的原則

D.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統(tǒng)一的原則。

 

19.說話能力的構成要素包括:

A.組織語言的能力

B.靈活應用普通話的能力

C.表情達意的能力

D.應變的能力

 

20.學生達到書寫的熟練程度,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A.要素階段

B.結構階段

C.連貫的書寫階段

D.書寫美觀階段

 

21.看圖說話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

A.選圖要貼近兒童生活, 要有情趣

B.教給看圖的方法,訓練思維的條理性

C.培養(yǎng)聯(lián)想和想像的能力

D.訓練之前, 要根據(jù)觀察的對象, 提出明確要求

 

22.建國以前的小學語文教材有( ):

A.蒙學讀本

B.國文教科書

C.《國語教科書》

D.《全日制十二年制學校小學語文課本》

 

23.說話能力的構成要素包括( ):

A.組織語言的能力

B.靈活應用普通話的能力

C.表情達意的能力

D.應變的能力

 

24.默讀的特點是( ):

A.速度快

B.理解深

C.適應范圍窄

D.適應范圍廣

 

25.小學語文課程的性質(zhì)是( ):

A.是基礎工具學科

B.是表情達意的工具學科

C.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的學科

D.只具工具性不具人文性的學科

 

26.以辨證唯物主義為指導著重體現(xiàn)的觀點是:

A.生活、實踐的觀點

B.自覺能動性的觀點

C.聯(lián)系、發(fā)展的觀點

D.茅盾統(tǒng)一的觀點

 

27.復習方式也應多種多樣。為了有效地安排復習,做好練習以鞏固識字,要注意幾點:

A.采用螺旋式識字復習法

B.使學生及時地清楚地了解自己練習的結果

C.注意練習的普遍性和綜合性

D.注意練習的實效

 

28.預習方法指導包括:

A.定向指導

B.程序指導

C.設計合理的預習作業(yè),進行預習檢查

D.質(zhì)疑指導

 

29.朗讀指導的方法( ):

A.正確示范

B.體會感情

C.提示難點

D.讀后評議

 

30.以下測試層單項評估的是( )。

A.拼音測試

B.詞語測試

C.聽說測試

D.閱讀測試

 

三、判斷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31.集中識字是我國傳統(tǒng)識字形式。

 

32.《千字文》相傳是宋代王應麟所編,成書于梁武帝大同年間(公元535年-公元543年)。( )

 

33.集中識字要求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

 

34.“注音識字,提前讀寫”主張識字量上不封頂,下不保底,調(diào)動了各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5.精讀和略讀是兩種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的閱讀方式,在培養(yǎng)閱讀能力方面各有側重。但不論精讀還是略讀,突出的都是一個“讀”,每個訓練階段都離不開讀, 讀貫串閱讀教學的始終。

 

36.在作文訓練中,由述到作,述就是“敘述”、“表達”,作就是指作文。( )

 

37.小學語文教學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

 

38.教材的規(guī)范性是指導教材的編排體系要完整、有序,要符合語文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

 

39.課程至少存在兩種層次,即預期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擁有的學習經(jīng)驗。( )

 

40.語文科,作為專門課程,始于清末,時稱“國文科”。( )

 

41.“從說到寫、由述到作”是先打下基礎,再求提高,由易到難、循序漸近。小學生作文訓練應當體現(xiàn)出這個過程。( )

 

42.按出聲、不出聲分,閱讀方式有朗讀和默讀。

 

43.“集中識字”和“分散識字”這兩種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都抓住了小學低年級打好識字的基礎,努力提高識字效率。( )

 

44.聽是說的基礎,讀是寫的基礎,聽說是讀寫的基礎,聽說在前,讀寫在后。( )

 

45.朗讀指導的方法有正確示范、體會感情、提示難點、讀后評議。

 

46.大綱規(guī)定,在小學階段使學生認識3000個左右的漢字。

 

47.在識字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有利于及時反饋,及時調(diào)整教學過程和方法,收到事半功倍效果,所以多多益善。

 

48.作文訓練是積蓄材料、思維、語言的統(tǒng)一。( )

 

49.由于語文教材的特點和小學生的特點,小學語文思想教育是一次完成的。( )

 

50.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是訓練小學生掌握語文基本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