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秋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刺法灸法學B》平時作業(yè)4(標準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1-12-10 10:22:39來源:admin瀏覽: 91 次

需要答案請加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作業(yè)、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刺法灸法學B》平時作業(yè)4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0 道試題,共 100 分)

1.首提“燒山火”的方法的著作:

A.《內(nèi)經(jīng)》

B.《外臺秘要》

C.《針灸大全》

D.《難經(jīng)》

E.《五十二病方》

答案:C


2.全面總結上古以來刺法與補瀉法的著作:

A.《內(nèi)經(jīng)》

B.《針灸大成》

C.《針灸甲乙經(jīng)》

D.《難經(jīng)》

E.《五十二病方》

答案:A


3.全面總結明朝以來的針灸方法的著作

A.《內(nèi)經(jīng)》

B.《針灸大成》

C.《針灸甲乙經(jīng)》

D.《難經(jīng)》

E.《五十二病方》

答案:B


4.刺入穴位的主要部位:

A.針尖

B.針身

C.針尾

D.針根

E.針柄

答案:B


5.持針的主要部位:

A.針尖

B.針身

C.針尾

D.針根

E.針柄

答案:E


6.臨床最常用的毫針長度為:

A.長25─75mm

B.長25─45mm

C.長75─100mm

D.長125─180mm 長15─25mm

E.長15─5mm


7.臨床上用于環(huán)跳穴的毫針長度多為:

A.長25─75mm

B.長25─45mm

C.長75─100mm

D.長125─180mm 長15─25mm

E.長15─5mm


8.紙墊練針法主要練習:

A.指力和捻針法

B.針刺補瀉法

C.進針法

D.出針法

E.針刺提插捻轉及進出針等的基本手法


9.棉團練針法主要練習:

A.指力和捻針法

B.針刺補瀉法

C.進針法

D.出針法

E.針刺提插捻轉及進出針等的基本手法


10.行針的基本手是:

A.捻轉法

B.夾持法

C.燒山火法

D.刮法

E.震顫法


11.長針進針時常用:

A.捻轉法

B.夾持法

C.燒山火法

D.刮法

E.震顫法


12.毫針的基本手法:

A.循法

B.夾持法

C.舒張法

D.提插法

E.爪切法


13.毫針的輔助手法:

A.循法

B.夾持法

C.舒張法

D.提插法

E.爪切法


14.當針刺得氣時,醫(yī)生手下應有:

A.沉、緊、澀、滯的感覺

B.病人的頭部有涼、熱、癢、重的感覺

C.穴位局部的酸、麻、脹、重的感覺

D.局部肌肉一過性癱瘓

E.特殊的痛感


15.當針刺得氣時,病人應有:

A.沉、緊、澀、滯的感覺

B.病人的頭部有涼、熱、癢、重的感覺

C.穴位局部的酸、麻、脹、重的感覺

D.局部肌肉一過性癱瘓

E.特殊的痛感


16.提插補法:

A.反復重提輕插,上提時用力小,速度慢,下插時用力大,速度快

B.反復重提輕插,上提時用力大,速度快,下插時用力小,速度慢

C.反復重插輕提,下插時用力大,速度快,上提時用力小,速度慢

D.反復重插輕提,上提時用力大,速度快,下插時用力小,速度慢

E.反復重提輕插,上提時用力小,速度快,下插時用力大,速度快


17.提插瀉法:

A.反復重提輕插,上提時用力小,速度慢,下插時用力大,速度快

B.反復重提輕插,上提時用力大,速度快,下插時用力小,速度慢

C.反復重插輕提,下插時用力大,速度快,上提時用力小,速度慢

D.反復重插輕提,上提時用力大,速度快,下插時用力小,速度慢

E.反復重提輕插,上提時用力小,速度快,下插時用力大,速度快


18.呼吸補瀉法的補法為:

A.患者呼氣時進針、運針,吸氣時退針、出針

B.醫(yī)生呼氣時進針、運針,吸氣時退針、出針

C.患者呼氣時進針、運針,醫(yī)生吸氣時退針、出針

D.患者吸氣時進針、運針,呼氣時退針、出針

E.醫(yī)生吸氣時進針、運針,患者吸氣時退針、出針


19.呼吸補瀉法的瀉法為:

A.患者呼氣時進針、運針,吸氣時退針、出針

B.醫(yī)生呼氣時進針、運針,吸氣時退針、出針

C.患者呼氣時進針、運針,醫(yī)生吸氣時退針、出針

D.患者吸氣時進針、運針,呼氣時退針、出針

E.醫(yī)生吸氣時進針、運針,患者吸氣時退針、出針


20.針刺過程中,如果容易出現(xiàn)斷針

A.醫(yī)生行針手法過重,或持續(xù)單向捻轉

B.病人勞累、饑餓或體弱時

C.病人在留針時移動體位,或針柄受到碰撞

D.針具質(zhì)量欠佳,尤其是針根與針身的連接處有損傷

E.針尖帶鉤


21.針刺過程中,如果容易出現(xiàn)血腫

A.醫(yī)生行針手法過重,或持續(xù)單向捻轉

B.病人勞累、饑餓或體弱時

C.病人在留針時移動體位,或針柄受到碰撞

D.針具質(zhì)量欠佳,尤其是針根與針身的連接處有損傷

E.針尖帶鉤


22.針身與皮膚呈90度稱:

A.直刺

B.沿皮刺

C.斜刺

D.平刺

E.橫刺


23.針身與皮膚呈45度稱:

A.直刺

B.沿皮刺

C.斜刺

D.平刺

E.橫刺


24.屬于非艾灸類的灸法是:

A.隔姜灸

B.燈火灸

C.溫針灸

D.雷火針

E.附子灸


25.屬于艾條灸的是:

A.隔姜灸

B.燈火灸

C.溫針灸

D.雷火針

E.附子灸


26.屬于針加灸的是:

A.隔姜灸

B.燈火灸

C.溫針灸

D.雷火針

E.天灸


27.屬于艾炷間接灸的是:

A.隔姜灸

B.燈火灸

C.溫針灸

D.雷火針

E.天灸


28.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殺蟲作用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鹽灸

D.雷火針

E.隔豆豉灸


29.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作用: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鹽灸

D.雷火針

E.隔豆豉灸


30.屬于懸起灸的是:

A.雀啄灸

B.隔蒜灸

C.化膿灸

D.雷火針

E.隔豆豉灸


31.屬于實按灸的是:

A.雀啄灸

B.隔蒜灸

C.化膿灸

D.雷火針

E.隔豆豉灸


32.懷孕婦女不宜灸:

A.腰骶部

B.手足部

C.顏面五官

D.后背部

E.上肢部


33.不宜直接灸的部位是:

A.腰骶部

B.手足部

C.顏面五官

D.后背部

E.上肢部


34.點燃艾條后在穴位上方上下移動的施灸方法是:

A.雀啄灸

B.溫和灸

C.化膿灸

D.燈火灸

E.回旋灸


35.點燃艾條后在穴位上方前后左右移動的施灸方法是:

A.雀啄灸

B.溫和灸

C.化膿灸

D.燈火灸

E.回旋灸


36.利用溫熱與負壓作用治療疾病的方法是:

A.艾灸

B.電熱

C.按摩

D.針刺

E.拔罐


37.利用溫熱與藥物作用治療疾病的方法是:

A.艾灸

B.電熱

C.按摩

D.針刺

E.拔罐


38.具有逐瘀散結、清熱解毒作用的拔罐法是

A.刺絡拔罐

B.水罐

C.走罐

D.針罐

E.藥罐


39.具有按摩刮痧作用的拔罐方法是:

A.刺絡拔罐

B.水罐

C.走罐

D.針罐

E.藥罐


40.適用于局部淤血明顯的部位的拔罐法是

A.刺絡拔罐

B.水罐

C.走罐

D.閃罐

E.藥罐


41.適用于痛點明顯或留罐困難的部位拔罐法是:

A.刺絡拔罐

B.水罐

C.走罐

D.閃罐

E.藥罐


42.用三棱針在病灶周圍多點放血的方法稱:

A.散刺法

B.瀉血法

C.刺絡拔罐法

D.挑刺法

E.點刺法


43.用三棱針挑斷皮下白色纖維樣物質(zhì)的方法稱:

A.散刺法

B.瀉血法

C.刺絡拔罐法

D.挑刺法

E.點刺法


44.中暑時常用:

A.散刺法

B.委中穴瀉血法

C.刺絡拔罐法

D.挑刺法

E.十二井穴點刺法


45.中風昏迷時常用:

A.散刺法

B.委中穴瀉血法

C.刺絡拔罐法

D.挑刺法

E.十二井穴點刺法


46.應用挑刺法,最好選…進行挑刺:

A.局部痛點

B.四肢末端的井穴

C.大血管

D.病灶局部

E.色素斑


47.應用點刺法,最好選…進行針刺:

A.局部痛點

B.四肢末端的井穴

C.大血管

D.病灶局部

E.色素斑


48.上面那種情況屬于皮膚針的弱刺激:

A.局部隱隱出血

B.局部稍紅

C.局部稍痛

D.局部紅暈較明顯

E.應用中等叩刺的力量


49.上面那種情況屬于皮膚針的強刺激:

A.局部隱隱出血

B.局部稍紅

C.局部稍痛

D.局部紅暈較明顯

E.應用中等叩刺的力量


50.治療原理是:刺激皮部,激發(fā)經(jīng)氣,調(diào)節(jié)臟腑經(jīng)絡功能

A.拔罐法

B.艾灸法

C.毫針法

D.電針法

E.皮膚針療法


51.治療原理是:利用負壓和溫熱的作用,調(diào)節(jié)臟腑經(jīng)絡功能

A.拔罐法

B.艾灸法

C.毫針法

D.電針法

E.皮膚針療法


52.火針在胸背部刺針深度一般為:

A.1-2分

B.12-15分

C.2-5分

D.1-2寸

E.5厘米


53.火針在四肢部刺針深度一般為:

A.1-2分

B.12-15分

C.2-5分

D.1-2寸

E.5厘米


54.應用電針時,患者會產(chǎn)生適應,可采用:

A.采用間歇通電法

B.一般將同一對輸出電極連接在身體的同側

C.使患者出現(xiàn)酸脹感

D.延長通電的時間


55.使用電針最應該注意的是:

A.采用間歇通電法

B.一般將同一對輸出電極連接在身體的同側

C.使患者出現(xiàn)酸脹感

D.延長通電的時間


56.九針當中的針身最長,用于深刺,主治深邪遠痹的針具是

A.毫針

B.員針

C.鋒針

D.長針

E.大針


57.九針當中的針尖如挺,其鋒微圓,主治水腫,大氣不過關節(jié),后人用作火針的針具是

A.毫針

B.員針

C.鋒針

D.長針

E.大針


58.九針當中的針尖銳利,三面有鋒棱,最早的放血工具是

A.員利針

B.毫針

C.鋒針

D.鈹針

E.大針


59.九針當中的長4寸,形如劍,鋒利,用于切開排膿的針具是

A.員利針

B.毫針

C.鋒針

D.鈹針

E.大針


60.九針當中刺入瀉水的針具是

A.員針

B.毫針

C.長針

D.鈹針

E.大針


61.九針當中推拿按摩的針具是

A.員針

B.毫針

C.長針

D.鈹針

E.大針


62.《內(nèi)經(jīng)》當中的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輸也的刺法是

A.巨刺

B.經(jīng)刺

C.分刺

D.毛刺

E.遠道刺


63.《內(nèi)經(jīng)》當中的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刺法是

A.巨刺

B.經(jīng)刺

C.分刺

D.毛刺

E.遠道刺


64.《內(nèi)經(jīng)》中的淺刺疾出,以取皮氣,與肺相應的刺法是

A.半刺

B.經(jīng)刺

C.短刺

D.關刺

E.合谷刺


65.《內(nèi)經(jīng)》中的刺分肉間,一針多向斜刺,治療肌肉痹證,與脾相應的刺法是

A.半刺

B.經(jīng)刺

C.短刺

D.關刺

E.合谷刺


66.《內(nèi)經(jīng)》當中的直刺、深刺至骨骼的刺法,適用于腎與骨骼及深部的疾病的刺法是

A.五刺的輸刺

B.關刺

C.九刺的輸刺

D.陰刺

E.十二刺的輸刺


67.《內(nèi)經(jīng)》當中的直刺深刺得氣后,將針慢慢退出,從陰引陽以清熱瀉實的刺法是

A.五刺的輸刺

B.關刺

C.九刺的輸刺

D.陰刺

E.十二刺的輸刺


68.〈內(nèi)經(jīng)〉當中屬于5支針同刺的刺法是

A.報刺

B.揚刺

C.贊刺

D.齊刺

E.傍針刺


69.《內(nèi)經(jīng)》當中屬于3支針同刺的刺法是

A.報刺

B.揚刺

C.贊刺

D.齊刺

E.傍針刺


70.〈內(nèi)經(jīng)〉當中的正入1針,傍入2針

A.傍針刺

B.齊刺刺

C.揚刺

D.絡刺

E.經(jīng)刺


71.〈內(nèi)經(jīng)〉當中的正入1針,傍入4針

A.傍針刺

B.齊刺刺

C.揚刺

D.絡刺

E.經(jīng)刺


72.將穴位分淺、深兩層,先在淺層緊按慢提9數(shù),再在深層緊提慢按6數(shù)的先補后瀉的方法稱

A.進氣法

B.蒼龜探穴

C.青龍擺尾

D.陽中隱陰

E.龍虎交戰(zhàn)


73.將針刺入穴位后,先退至淺層,然后更換針尖的方向,前后左右多向透刺,淺、中、深三層逐步加深,目的是向不同的方向尋找最佳針刺針感,或加大刺激量以加強得氣感,此稱

A.進氣法

B.蒼龜探穴

C.青龍擺尾

D.陽中隱陰

E.龍虎交戰(zhàn)


74.將穴位分淺、深兩層,先在深層緊提慢按6數(shù),再在淺層緊按慢提9數(shù)的先瀉后補的方法稱

A.白虎搖頭

B.蒼龜探穴

C.青龍擺尾

D.陰中隱陽

E.龍虎交戰(zhàn)


75.直刺捻針進針,直達深層,得氣后將針快速左右搖動,如手搖鈴,邊搖邊提針的方法稱

A.白虎搖頭

B.蒼龜探穴

C.青龍擺尾

D.陰中隱陽

E.龍虎交戰(zhàn)


76.左轉與右轉反復交替進行,具有通經(jīng)止痛的作用稱

A.子午搗臼

B.白虎搖頭

C.青龍擺尾

D.赤鳳迎源

E.龍虎交戰(zhàn)


77.提插捻轉相結合,具有導引陰陽之氣,補瀉兼施,適宜水腫、氣脹等

A.子午搗臼

B.白虎搖頭

C.青龍擺尾

D.赤鳳迎源

E.龍虎交戰(zhàn)


78.屬于透刺表里經(jīng)穴位的透穴針刺法是

A.陽白透魚腰

B.攢竹透印堂

C.地倉透頰車

D.合谷透勞宮

E.內(nèi)關透外關


79.屬于透刺本經(jīng)穴位的透穴針刺法是

A.陽白透魚腰

B.攢竹透印堂

C.地倉透頰車

D.合谷透勞宮

E.內(nèi)關透外關


80.與腹腔臟器相應的耳穴分布在

A.外耳門

B.耳甲艇

C.耳甲腔

D.對耳屏

E.耳輪


81.與胸腔臟器相應的耳穴分布在

A.外耳門

B.耳甲艇

C.耳甲腔

D.對耳屏

E.耳輪


82.耳穴的內(nèi)生殖器分布在

A.三角窩

B.對耳輪

C.耳甲腔

D.耳甲艇

E.耳輪


83.耳穴的腰骶分布在

A.三角窩

B.對耳輪

C.耳甲腔

D.耳甲艇

E.耳輪


84.耳穴的胃分布在

A.三角窩

B.耳甲腔

C.耳舟

D.耳甲艇

E.耳輪腳的消失處


85.耳穴的心分布在

A.三角窩

B.耳甲腔

C.耳舟

D.耳甲艇

E.耳輪腳的消失處


86.四肢部位的穴位每穴注射劑量一般為

A.1-2毫升

B.20-50毫升

C.0.5-0.8毫升

D.0.1-0.3毫升

E.200毫升


87.耳穴每穴注射劑量一般為

A.1-2毫升

B.20-50毫升

C.0.5-0.8毫升

D.0.1-0.3毫升

E.200毫升


88.臀部的穴位應用穴位注射時,每穴注射劑量一般為

A.2-5毫升

B.20-50毫升

C.0.3-0.5毫升

D.0.02-0.05毫升

E.200毫升


89.面部的穴位應用穴位注射時,每穴注射劑量一般為

A.2-5毫升

B.20-50毫升

C.0.3-0.5毫升

D.0.02-0.05毫升

E.200毫升


90.針柄的末端部位:

A.針身

B.針尾

C.針根

D.針柄

E.針尖


91.毫針針具的規(guī)格主要根據(jù)…的粗細長短:

A.針身

B.針尾

C.針根

D.針柄

E.針尖


92.將穴位分淺、深兩層,先在深層緊提慢按6數(shù),再在淺層緊按慢提9數(shù)的先瀉后補的方法稱:

A.蒼龜探穴

B.透天涼

C.陽中隱陰

D.龍虎交戰(zhàn)

E.陰中隱陽


93.將針刺入穴位后,先退至淺層,然后更換針尖的方向,前后左右多向透刺,淺、中、深三層逐步加深,目的是向不同的方向尋找最佳針刺針感,或加大刺激量以加強 得氣感,此稱:

A.蒼龜探穴

B.透天涼

C.陽中隱陰

D.龍虎交戰(zhàn)

E.陰中隱陽


94.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殺蟲作用

A.隔蒜灸

B.隔鹽灸

C.雷火針

D.隔豆豉灸

E.隔姜灸


95.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作用:

A.隔蒜灸

B.隔鹽灸

C.雷火針

D.隔豆豉灸

E.隔姜灸


96.用三棱針在病灶周圍多點放血的方法稱:

A.瀉血法

B.刺絡拔罐法

C.挑刺法

D.點刺法

E.散刺法


97.用三棱針挑斷皮下白色纖維樣物質(zhì)的方法稱:

A.瀉血法

B.刺絡拔罐法

C.挑刺法

D.點刺法

E.散刺法


98.九針當中刺入留針,補益精氣的針具是:

A.毫針

B.長針

C.鈹針

D.大針

E.員針


99.九針當中可深刺,主治深邪遠痹,善祛風的針具是:

A.毫針

B.長針

C.鈹針

D.大針

E.員針


100.上面那種情況屬于皮膚針的弱刺激:

A.局部稍紅

B.局部稍痛

C.局部紅暈較明顯

D.應用中等叩刺的力量

E.局部隱隱出血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