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師-教育學21秋學期在線作業(yè)1【標準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2/1/4 23:16:27來源:admin瀏覽: 86 次

需要答案請加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作業(yè)、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


教育學21秋學期在線作業(yè)1-0004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60 分)

1.教師進修提高最經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

A.結合教育教學工作在本校組織的活動中學習提高

B.參加函授、電大課程學習

C.參加自學考試

D.脫產學習


2.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就是教師的( )。

A.知識拓展能力

B.設計教學的能力

C.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

D.教育教學能力


3.現代學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A.具有宗教性

B.以文法學校和修辭學校為主

C.基礎教育是義務的

D.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


4.在學校教育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是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學工作

D.科研工作


5.第一次提出普及義務教育的社會是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

D.社會主義社會


6.在影響人發(fā)展的諸多因素中,人的發(fā)展的基本途徑是

A.實踐活動

B.教育

C.環(huán)境

D.遺傳素質


7.德育過程的主要矛盾是

A.學生知的深和知的淺的矛盾

B.無產階級思想和資產階級思想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要求由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D.教育者與德育內容和方法的矛盾


8.提出以高難度和高速度進行教學的原則的是

A.凱洛夫

B.贊科夫

C.布魯納

D.巴班斯基


9.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教育過程中起 ( )。

A.強制作用

B.輔助作用

C.主導作用

D.中介作用


10.師范教育的奠基人是

A.夸美紐斯

B.盧梭

C.裴斯泰洛齊

D.福祿倍爾


11.以下觀點中正確的是( )。

A.“教師要以謀生為主要目的”

B.“課外校外教育有礙于學生的發(fā)展”

C.“未來教育的發(fā)展需要面向現代化”

D.“班主任只要管理好班級就可以”


12.結構主義課程論的創(chuàng)立者是( )。

A.杜威

B.布魯姆

C.布魯納

D.贊可夫


13.教育制度的類型可以從多種角度進行劃分,下面從教育階段角度劃分的一種教育制度是(  ?。?/p>

A.高等教育制度

B.特殊教育制度

C.獎懲作息制度

D.封建社會的教育制度


14.教學中“拔苗助長”、“陵節(jié)而施”違背了( )。

A.個體身心發(fā)展的順序性規(guī)律

B.個體身心發(fā)展的階段性規(guī)律

C.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不均衡性規(guī)律

D.個體身心發(fā)展的個別差異性規(guī)律


15.教師的根本任務

A.教好功課

B.教書育人

C.管理學校

D.道德教育


16.狹義的德育一般專指(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心理教育

D.道德教育


17.師生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是( )。

A.教育關系

B.心理關系

C.社會關系

D.主客體關系


18.人的身心發(fā)展是指

A.身體和心理的發(fā)展

B.個性的品德的形成

C.體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19.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的兒童合編在一個班,在同一節(jié)課內由一位教師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教學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A.分組教學

B.小組合作學習

C.個別教學

D.復式教學


20.以教師的語言為主要媒介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表達情感和價值觀念的教育方法是 ( )。

A.演示法

B.講授法

C.談話法

D.陶冶法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20 分)

21.班級授課制的優(yōu)點( )。

A.組織性、計劃性強

B.有利于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C.循序漸進與系統性

D.有利于組織管理


22.現代教育的本體功能有

A.選擇經驗和人才

B.推動社會制度進步

C.加速年輕一代身心發(fā)展與社會化過程

D.傳遞和繼承人類精神文明


23.1958年制定的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三結合”是

A.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

B.普及與提高相結合

C.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教育相結合

D.全面規(guī)劃與地方分權相結合


24.教育現代化所要實現的價值追求和具體目標是

A.教育的普及化

B.教育的國際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法制化


25.學校教育過程的演進渠道主要有( )。

A.教學

B.自學

C.課外活動

D.社會實踐


26.下列關于義務教育的理解,正確的是

A.適齡兒童青少年有接受教育的義務

B.義務教育是自愿接受的教育

C.國家社會有義務保證兒童接受教育

D.義務教育是帶有強制性的教育


27.教育的基本途徑有

A.教學

B.課外活動

C.社會實踐活動

D.游戲


28.馬克思主義認為,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應具備下列條件

A.社會生產力高度發(fā)展

B.共產主義的社會生產關系確定

C.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D.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29.當代課程改革的共同發(fā)展趨勢是( )。

A.重視課程內容的現代化、綜合化

B.重視個別差異

C.重視基礎學科和知識的結構化

D.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


30.列哪些有關教育的論述出自《論語》?

A.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B.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三、判斷題 (共 10 道試題,共 20 分)

31.課程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


32.遺傳素質是人的發(fā)展的唯一內因。


33.文化多元是指社會內部多種文化并存的狀態(tài)。


34.只有學校教育就可以了,家庭教育無所謂。


35.“減負”要取得實效 ,就必須減少課程門類,少留或不留作業(yè);少考或不考試。


36.社會物質生產狀況是教育事業(yè)存在與發(fā)展的客觀基礎和物質前提。


37.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傳授知識 ,發(fā)展學生的能力。


38.遠距離教育是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產物 。


39.教育同生產勞動結合,就是同體力勞動相結合。


40.教育產生的根本動力在于社會需要和人的發(fā)展需要的辯證統一。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