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19秋學期學期《旅游消費行為》在線作業(yè)(100分)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0/2/11 22:42:53來源:admin瀏覽: 110 次

19秋學期(1709、1803、1809、1903、1909)學期《旅游消費行為》在線作業(yè)-0002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1.學習理論中的觀察原理是由以下哪位學者提出的()

A.科勒

B.巴甫洛夫

C.斯金納

D.班圖納


2.比較而言,家庭處于其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經濟上自立、無負擔、身體狀況處于一生的最佳狀態(tài)且最具旅游潛力()

A.未婚期

B.新婚期

C.滿巢期

D.空巢期


3.不愿對別人講心事,不合群,很少到熱鬧的場所去。很安靜,甚至沉默寡言,情感體驗深刻,自尊心十分強,很敏感,好猜疑。根據個體的這些行為表現,可將其歸類為哪種氣質()

A.急躁型

B.活潑型

C.穩(wěn)重型

D.憂郁型


4.人們到某一城市旅游時,可能會因為遇到一位態(tài)度冷淡的服務員而認為該城市的所有居民都不好客,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作()

A.經驗效應

B.首次效應

C.暈輪效應

D.刻板效應


5.提出旅游者“依賴型-冒險型”人格類型模型的是美國學者()

A.普洛格

B.波恩

C.卡特爾

D.赫茲伯格


6.旅游消費態(tài)度的核心是()

A.認知

B.情感

C.意向

D.目標


7.根據新的個性結構理論,個性中支持理性思維和信息客觀處理的部分屬于()

A.兒童自我狀態(tài)

B.父母自我狀態(tài)

C.成人自我狀態(tài)

D.內部自我狀態(tài)


8.根據知覺的(),人們通常將空間上彼此接近的事物看作一個整體。

A.封閉原則

B.解釋原則

C.接近原則

D.相似原則


9.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在所有需要中位于最高層的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歸屬與愛的需要

D.自我實現的需要


10.AIO結構法是為銷售者了解市場消費者生活方式而設計的問卷調查方法。其中I代表()

A.活動

B.興趣

C.意見

D.想法


11.最早研究認知學習現象的是德國心理學家(),他通過對猩猩的實驗提出了頓悟這一概念。

A.馬斯洛

B.弗洛伊德

C.科勒

D.托爾曼


12.比較而言,家庭處于其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比任何時期都更有可能去旅游()

A.未婚期

B.新婚期

C.滿巢期

D.空巢期


13.人格特質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心理學家()

A.普洛格

B.阿爾波特

C.波恩

D.赫茲伯格


14.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人們與他人交往或者融入某一團體的需要就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歸屬與愛的需要

D.自我實現的需要


15.有些旅游消費者決策失誤,但在他人面前卻依舊辯解說自己的決策是正確的,或把明顯的失誤歸因于聽了他人不真實的介紹。這種現象可以反映出態(tài)度的哪種功能()。

A.效用功能

B.認識功能

C.價值表現功能

D.自我防御功能


16.人的認識過程是從()開始的

A.注意

B.感覺

C.知覺

D.想象


17.對于消費者而言,中性信息是指()

A.商店信息

B.廣告等商業(yè)信息

C.周圍人信息

D.政府或消費者團體發(fā)布的有關信息


18.將個性劃分為感覺思維型、感覺情感型、直覺思維型和直覺感情型四種類型的學者是()

A.普洛格

B.阿爾波特

C.波恩

D.榮格


19.旅游消費態(tài)度的基礎是()

A.認知

B.情感

C.意向

D.目標


20.旅游消費動機產生的首要條件是()。

A.需要

B.認知

C.態(tài)度

D.個性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20 分)

21.普通心理學是旅游消費行為研究的理論基礎之一,其內容包括()

A.心理動力

B.心理過程

C.心理狀態(tài)

D.個性心理


22.卡特爾特質理論的特點是用因素來進行特質的篩選和分類,該理論將個性特質分成()

A.表面的特質

B.根源特質

C.重要特質

D.次要特質


23.在運用經典性條件反應原理時應滿足以下哪些條件效果會更好()

A.條件刺激先出現于非條件刺激

B.非條件刺激的強度要高

C.條件刺激與非條件刺激要保持一貫的結合

D.具有可視性的刺激


24.新時期的旅游者需要的是“參與體驗滿足個性需要的旅游經歷”,表現為()

A.從被動的服從者轉為主動的參與者

B.參與到旅游產品的設計制作和信息服務中

C.獲得“我喜歡的”或“單獨為我定制的”產品與服務

D.使自身的個性化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滿足


25.按照根據旅游時間的集中程度,可以把旅游市場劃分為()

A.淡季旅游市場

B.平季旅游市場

C.旺季旅游市場

D.冷季旅游市場


26.旅游消費者外部信息搜尋的主要來源有()

A.商店信息來源廣告

B.示范性等商業(yè)信息來源

C.周圍人信息來源

D.中性信息來源


27.社會心理學是旅游消費行為研究的理論基礎之一,其內容包括()

A.社會化

B.社會認知

C.社會溝通和人際關系

D.社會態(tài)度


28.從消費者的角度觀察,影響其信息記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A.記憶的線索

B.刺激的熟悉感

C.刺激的突出性

D.信息的視覺性


29.亞文化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所有亞文化的存在是長久性的

B.同一個體可以同時屬于多個亞文化群體

C.亞文化與母體文化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D.不同亞文化之間不是封閉的


30.比較而言,男性群體旅游消費行為通常在以下哪些方面表現更突出()

A.重視旅游產品的整體感受

B.消費選擇比較獨立

C.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

D.注重旅游產品外在表現和情感體現


三、判斷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31.按照美國學者丹恩所提出的旅游動機推拉理論,推動因素是指旅游者內心對于旅游的主觀愿望,拉動因素是外部刺激因素。


32.記憶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從“記”到“憶”包括識記和回憶兩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33.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年齡的增長和實踐活動的改變,一個人的個性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變化。


34.旅游者對某旅游目的地的積極態(tài)度的強度越強,越容易形成對該目的地的旅游消費偏好。()


35.旅游消費態(tài)度對象的性質越鮮明、越突出、越獨特,旅游者越能從中滿足自身的需要。


36.空巢階段是指子女已獨立且不在身邊共同生活的家庭生命周期階段。


37.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


38.在態(tài)度形成的內化階段,個體徹底轉變原有的態(tài)度形成新的態(tài)度并且自覺地用這些態(tài)度指導自己的行為。


39.追新獵奇型人格的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通常表現出喜歡熟悉的旅游地、喜歡設備齊全的住宿設施、喜歡與不同文化的人交談和喜歡新奇的旅游場所。


40.文化價值觀反映的只是一種態(tài)度和信念,對消費行為的影響是很有限的。


41.度假旅游者是為了消遣休閑、緩解工作生活壓力而外出旅游的那部分旅游者,與觀光旅游者的需求有明顯的不同。


42.旅游消費過程可以分為消費前、消費中、消費后三個階段。


43.在外部刺激下,個體出現了喚醒和緊張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產生的內部驅動力量推動人們去實現自己的需要。


44.絕大多數的旅游產品都具有可見性、差異性和個性三個特征,因此,旅游產品是具有很強象征意義的產品。()


45.一般情況下,旅游消費方案之間的類似性比較大的時候,旅游消費者搜尋信息程度就會低。


46.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途中環(huán)境不會對旅游消費行為帶來影響。


47.感覺的絕對閾限是指能夠引起個體感覺的最小強度,它是使個體區(qū)分某個刺激“有”和“無”的臨界點。


48.態(tài)度形成的服從階段是指人們?yōu)榱双@得物質和精神的報酬或者避免懲罰而采取的表面順從行為。


49.人的一切活動和行為都是受一定的內部力量支配的,這種內部的驅動力就是動機。


50.旅游經營者在進行商業(yè)宣傳時,過度激發(fā)旅游者的想象,常導致期望與現實差距太大,會使消費者感到該旅游企業(yè)或產品名不副實。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