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22年春學期《刑法總論》在線平時作業(yè)3-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60 分)
1.為某一類犯罪行為所共同侵害的客體稱為( )
A.犯罪的一般客體
B.犯罪的直接客體
C.犯罪的同類客體
D.犯罪的復雜客體
2.一切犯罪構成在客觀上必備的要件是( )
A.危害行為
B.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的因果關系
C.犯罪的時間、地點、手段
D.危害結果
3.重刑主義是與下列哪一刑法基本原則相違背的( )
A.罪刑法定原則
B.罪刑相適應原則
C.適用刑法平等原則
D.懲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
4.決定某一犯罪具體性質的是( )
A.犯罪的同類客體
B.犯罪的一般客體
C.犯罪的直接客體
D.犯罪的間接客體
5.甲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在緩刑考驗期內,有發(fā)現其過去曾犯有貪污罪,對甲的處理應當是()
A.對貪污罪另行判決
B.撤銷緩刑,實行數罪并罰
C.采取重罪吸收輕罪的原則,從重判處
D.不撤銷緩刑,以累犯從重處罰
6.對于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 )
A.酌量發(fā)給報酬
B.不發(fā)給報酬
C.同工同酬
D.發(fā)給部分工資
7.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時間的不同,可將共同犯罪分為( )
A.簡單共同犯罪和復雜共同犯罪
B.一般共同犯罪和集團犯罪
C.事前通謀的共同犯罪和事前無通謀的共同犯罪
D.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
8.出于一個故意,實施一個犯罪行為,觸犯數個罪名,這種行為在刑法理論上稱為( )
A.吸收犯
B.牽連犯
C.想象競合犯
D.慣犯
9.甲經常指使其13歲的兒子盜竊他人財務,數額巨大。甲和其兒子的行為屬于()
A.共同犯罪
B.甲為教唆犯,其兒子不構成犯罪
C.甲單獨構成犯罪,其兒子不構成犯罪
D.甲和其兒子均不構成犯罪
10.重刑主義是與下列哪一刑法基本原則相違背的( )
A.罪刑法定原則
B.罪刑相適應原則
C.適用刑法平等原則
D.懲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
11.對于尚未開始的不法侵害采取所謂防衛(wèi)行為的屬于()
A.假想防衛(wèi)
B.挑撥防衛(wèi)
C.事前防衛(wèi)
D.事后防衛(wèi)
12.甲將毒藥投入仇人乙的茶杯中欲害死乙。乙喝下后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甲見到后非常害怕,急忙將乙送到醫(yī)院搶救。但2個小時后乙終因搶救無效而死亡。甲的行為屬于 ( )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犯罪預備
13.下列對刑法的解釋中屬于有權解釋的是( )
A.學理解釋
B.論理解釋
C.司法解釋
D.文理解釋
14.甲與乙有仇。一日,甲攜帶獵槍前往乙居住地,準備槍殺乙。然而,甲到達乙居住地附近,發(fā)現乙家樓下有多位警察正在處理一刑事案件,感到無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為屬于( )
A.犯罪中止
B.沒有犯罪行為
C.犯罪未遂
D.犯罪預備
15.以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某種犯罪是否必須由二人以上實施為標準,可將共同犯罪分為( )
A.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
B.簡單共同犯罪和復雜共同犯罪
C.事前通謀的共同犯罪和事前無通謀的共同犯罪
D.一般共同犯罪和集團犯罪
16.甲向乙討債不成,遂將乙劫持并關押月余。甲的行為是()
A.繼續(xù)犯
B.連續(xù)犯
C.牽連犯
D.結合犯
17.犯罪的刑事違法性是指行為人的行為( )
A.損害了國家利益
B.危害了社會
C.違反了刑法
D.觸犯了法律
18.我國第一部刑法典的生效時間是( )
A.1979年7月1日
B.1980年1月1日
C.1997年3月14日
D.1997年10月1日
19.下列關于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罰金刑執(zhí)行方式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繳納
B.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分期繳納
C.期滿不能繳納的,強制繳納
D.對于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不再追繳
20.甲意圖殺害乙,一日晚藏于乙院門外,從虛掩的門縫中見一黑影在移動,即認為是乙,遂舉槍射擊,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乙,而是乙家中的一頭牲畜。甲( )
A.應負故意殺人未遂的責任
B.因意外事件不負刑事責任
C.應負過失殺人的責任
D.因其行為未造成乙受損害,不負刑事責任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40 分)
21.犯罪主觀要件的特征包括( )
A.是刑法明文規(guī)定的要素
B.其內容是行為人的心理態(tài)度
C.是說明行為人主觀惡性的要素
D.是一切犯罪都必須具備的要件
22.犯罪的基本特征包括( )
A.社會危害性
B.刑事違法性
C.應受刑罰懲罰性
D.普遍違法性
23.在對罪犯量刑時,常見的酌定情節(jié)有( )
A.犯罪的動機、手段
B.犯罪人的一貫表現
C.犯罪造成的損害結果
D.犯罪的時間、地點
24.11.影響刑事責任能力大小的因素包括()
A.年齡
B.精神狀況
C.文化程度
D.醉酒程度
25.甲欲毒死妻子,便在妻子的飯碗中放置劇毒藥物,不料妻子吃飯時,突然其3歲幼子搶要母親的飯吃。甲害怕事情敗露,沒有阻止,致其幼子與妻子一起死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對妻子的死亡持直接故意的心理態(tài)度
B.甲對妻子的死亡持間接故意的心理態(tài)度
C.甲對幼子的死亡持直接故意的心理態(tài)度
D.甲對幼子的死亡持間接故意的心理態(tài)度
26.以刑法對犯罪主體身份是否有特殊要求為標準,可將犯罪分為( )
A.基本犯
B.身份犯
C.加重犯
D.非身份犯
27.犯罪主觀要件的特征包括()
A.是刑法明文規(guī)定的要素
B.其內容是行為人的心理態(tài)度
C.是說明行為人主觀惡性的要素
D.是一切犯罪都必須具備的要件
28.甲犯罪后,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對甲()
A.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B.如果犯罪較輕,應當免除處罰
C.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D.如果犯罪較輕,可以免除處罰
29.犯罪的基本特征包括( )
A.社會危害性
B.刑事違法性
C.應受刑罰懲罰性
D.普遍違法性
30.下列選項中能夠成為單位犯罪主體的有( )
A.某區(qū)人民檢察院
B.某高校中文系
C.某市工商局
D.某私營企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