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財《民法》單元作業(yè)三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50 分)
1.甲17歲,在某高中讀書,其參加全國繪畫大賽獲獎2萬元。甲欲拿出其中1萬購買一臺筆記本電腦用于學習,根據我國民法規(guī)定,甲應當( )。
A.有權自己購買
B.征得父母同意
C.事先通知父母即可
D.于購買后通知父母即可
2.下列行為屬于代理行為的是( )。
A.公司的售票員向乘客售票的行為
B.趙某替鄰居王某招待客人的行為
C.公司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簽約的行為
D.傳達室的收件人將職工的信件發(fā)給職工的行為
3.被代理人對無權代理行為追認后,該代理關系( )。
A.從追認時起生效
B.仍然無效
C.經相對人同意后生效
D.自始有效
4.訴訟時效期間中止后,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 )。
A.繼續(xù)計算
B.不再計算
C.重新計算
D.屆滿
5.某醫(yī)院將該院近一年治愈的性病病人的名單刊登在自己制作的宣傳材料上并到處散發(fā),以宣傳該醫(yī)院的醫(yī)療水平。醫(yī)院的行為構成( )。
A.侵害患者的名譽權
B.侵害患者的隱私權
C.侵害患者的姓名權
D.真實報道,不構成侵權
6.甲被乙家的狗咬傷,要求乙賠償醫(yī)藥費,乙認為甲被狗咬與自己無關拒絕賠償。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甲乙之間的賠償關系屬于民法所調整的人身關系
B.甲請求乙賠償的權利屬于絕對權
C.甲請求乙賠償的權利適用訴訟時效
D.乙拒絕賠償是行使抗辯權
7.某媒體未征得艾滋病孤兒小蘭的同意,發(fā)表了一篇關于小蘭的報道,將其真實姓名、照片和患病經歷公之于眾。報道發(fā)表后,隱去真實身份開始正常生活的小蘭再次受到歧視和排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媒體的行為不構成侵權
B.該媒體侵犯了小蘭的健康權
C.該媒體侵犯了小蘭的姓名權
D.該媒體侵犯了小蘭的隱私權
8.陳某等6名原告的母親、父親相繼亡故。原告將父母的生前照片送到被告王某經營的影雕服務部制作墳碑。王某為了拉生意,未經原告同意,利用原告父母的遺照制作了兩塊墳碑廣告牌,擺放在自己的服務部門口。原告發(fā)現后,即搬走了這兩塊廣告牌,雙方因此發(fā)生了爭執(zhí),協(xié)商不成后,原告將王某告上法庭,要求被告賠禮道歉并賠償有關損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父母的肖像權
B.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名譽權
C.原告的父母已經亡故,被告的行為無法構成對原告父母肖像權的侵害
D.被告的行為并不構成侵權
9.根據代理人代理權來源的不同,可以將代理區(qū)分為( )。
A.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B.直接代理和間接代理
C.自己代理和雙方代理
D.本代理和復代理
10.下列情形中屬于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是( )。
A.由于不可抗力導致權利人無法起訴
B.權利人死亡,繼承人尚不知道
C.權利人的代理人向債務人提出請求
D.被侵害權利人的法定代理人死亡的
二、多選題 (共 5 道試題,共 25 分)
11.甲違章闖紅燈被交警抓獲,甲冒用乙的名義接受了罰款處罰,后來交警部門將此情況通報了乙所在的單位,單位人員議論紛紛,指責乙的行為是素質不高的表現。甲的行為侵犯了乙的( )權利。
A.姓名權
B.榮譽權
C.隱私權
D.名譽權
12.屬于人身權的包括( )。
A.親權
B.名譽權
C.著作權
D.隱私權
13.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終止。
A.代理期間屆滿或代理事務完成
B.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代理人辭去委托
C.代理人死亡或作為代理人的法人終止
D.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14.違背他人意愿,以( )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A.言語
B.文字
C.圖像
D.肢體行為
15.甲、乙在其父母健在時,預先簽訂了一份分割其父母財產的協(xié)議,并約定該協(xié)議在其父母均去世時生效。該協(xié)議的性質和效力,( )。
A.是一個附有延緩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
B.是一個附有延續(xù)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C.無效,因為其內容違法
D.有效
三、判斷題 (共 5 道試題,共 25 分)
16.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或權利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的,訴訟時效中止。( )
17.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
18.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可以請求法院撤銷。( )
19.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遭受侵害之日起計算。( )
20.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可撤銷事由之日起兩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