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2020年2月課程考試《館藏文獻建設》作業(yè)考核試題(資料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0/2/15 22:42:25來源:admin瀏覽: 73 次

福建師范大學網(wǎng)絡與繼續(xù)教育學院
《館藏文獻建設》期末考試A卷  

姓名:        
專業(yè):
學號:         
學習中心:
一、單項選擇題(答案務必寫在表格中,30題,每題1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資源共享最確切的意義是指(  )
A.平等  B.互惠  C.自愿  D.利益
2.下列哪一項不是信息資源共享的基本原則(  )
A.自愿原則  B.平等原則
C.奉獻原則  D.互惠原則
3.我國信息資源建設概念的演變經(jīng)歷的第二階段是(   )
A.文獻資源建設  B.藏書建設
C.信息資源建設  D.數(shù)字資源建設
4.信息資源建設的主體是(   )
A.圖書館         B.信息中心
C.信息資源生產(chǎn)商 D.圖書館、信息中心和信息資源生產(chǎn)商
5.圖書館用戶享有平等利用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權利,這里所謂的“平等”主要體現(xiàn)為(  )
A.利用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平等
B.成為圖書館用戶的機會平等
C.享受圖書館各項服務的平等
D.以上都正確
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互惠原則是信息資源共享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動力
B.互惠原則是自愿原則和平等原則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
C.在信息資源共享中,為了保證各方獲得平等的利益,規(guī)模較大、能力較強的圖書館有責任和義務向規(guī)模較小、較為落后的圖書館提供捐助
D.在某一次館際互借活動中,互借雙方獲得的利益大小可能不等
7.信息資源共享的意義是(    )
A.信息資源的有限性和不均衡性使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必須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信息資源共享
B.知識一旦物化為信息資源,并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交流傳播時,也就自然成為人類社會共同享用的精神財富。
C.信息資源可以不斷地反復利用、復制、傳遞和再生。
D.信息資源是可以為一切人共同享用的。
8.下列關于合作發(fā)展館藏的意義,正確的說法是(  )
A.有利于參與館形成各自的特色館藏和重點館藏
B.有利于加強各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
C.有利于信息資源保障體系的建立
D.以上都正確
9.為了衡量文獻的老化速度和程度,定量地揭示其老化規(guī)律的量度指標是(  )
A.普賴斯曲線   B.普賴斯指數(shù)
C.布拉德福定律 D.二八定律
10.擁有與獲取理論兩者的關系(  )
A.擁有比獲取更重要
B.獲取比擁有更重要
C.擁有和獲取都不重要
D.二者相互依存、互為表里、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11.圖書館設備資源包括圖書館在開發(fā)和利用信息資源過程中所使用到的一切設備,包括文獻資源采訪和組織專用設備、閱覽設備、      、通訊設備等。
A.計算機及其存儲設備    B.音響設備   
C.機械設備              D.攝影設備
12.特種文獻是指出版形式比較特殊的:( )
  A.一般文獻資料      B.會議資料
  C.論文資料          D.科技文獻資料
13.一次信息資源是指著作最初發(fā)表的原始文獻,包括:( )
  A.年鑒      B.百科全書       C.索引      D.論文
14. 在圖書館數(shù)字資源建設實踐中,常按照數(shù)字資源的建設方式,將其分為購買的商業(yè)數(shù)據(jù)庫、(     )和網(wǎng)上免費鏈接資源三種類型。
A.專題數(shù)據(jù)庫   B.特色數(shù)據(jù)庫   
C.典藏數(shù)據(jù)庫   D. 自建數(shù)據(jù)庫
15. 二次信息資源是使用(   )時必不可少的工具。
A.三次信息資源  B.零次信息資源  
C. 一次信息資源   D.綜述性信息資源
16. 可資利用的信息資源體系至少應包括以下標準:(1)資源豐富;(2)選擇精良;(3)結構合理;(4)(________);(5)傳遞迅速。
A. 查詢簡便    B.類型多樣    C.管理簡便    D.獲取快捷
17.館藏特色應在現(xiàn)有館藏學科類別、類型、服務對象的基礎上,對讀者需求、(  ?。┖桶l(fā)展趨勢加以整體考慮,選取較具有特殊性或館藏量較豐富的特色主題?! ?
      A.館藏歷史      B.館藏內(nèi)容      
C.地區(qū)文化       D.地區(qū)特色
18.根據(jù)圖書館所服務地區(qū)的中長期規(guī)劃、各類型文獻的發(fā)展趨勢,以及地區(qū)文獻資源共建共享的客觀可能性,基層公共圖書館可以制訂符合地區(qū)發(fā)展需求和(   )的發(fā)展計劃。   
    A.領導期望      B.讀者期望      
C.公眾期望       D.聯(lián)盟期望
19. 文獻資源采訪工作要對未到文獻進行(   )
A.追查,記錄及賬目處理      B.記錄,查詢和賬款處理
C.跟蹤,財務及賬款處理      D.查詢,財務和賬目處理
20.對館藏       的評價,可通過對館藏相關的資源加以匯總與統(tǒng)計分析,掌握館藏被使用的情況和讀者使用館藏的習慣。(    )
    A.量       B.質(zhì)       C.利用率       D.使用情況
21. 館藏發(fā)展政策,應根據(jù)圖書館定位、任務和讀者需求,確定文獻資源在規(guī)劃期內(nèi)的收藏范圍、類型、(   )
A.性質(zhì)和任務   B.主題和深度    C.廣度和深度     D.主題和范圍
22. 信息資源共建共知共享內(nèi)容之一是形成覆蓋面寬、利用方便快捷的書目信息網(wǎng)絡,實現(xiàn)網(wǎng)絡公共查詢、聯(lián)機合作編目、館際互借、(  )等功能。
A.聯(lián)合咨詢   B.文獻傳遞   C.館際合作   D. 協(xié)調(diào)采購;
23. 數(shù)字信息資源的整合管理是將圖書館商業(yè)數(shù)據(jù)庫、自建數(shù)據(jù)庫和網(wǎng)絡免費資源集成起來,實現(xiàn)(  ),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A.跨庫檢索      B.聯(lián)合檢索     C.資源共享    D.文獻傳遞
24.對館藏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評價,應以(   )為一個評價時間段較為合適。
  A.1~5年    B.1~3年   C.5~8年    D.5~10年
25.檢索工具書是專供查找文獻或事物線索的圖書,以下不屬于檢索工具書的是(    )。
  A.目錄       B.辭?!?nbsp;      C.索引     D.文摘
26.文獻資源采訪制度包括文獻采訪的方針、總原則和(  )的采訪政策。
A.采訪途徑      B.指導資源配置
C.采訪經(jīng)費      D.指導資源交換
27.普通圖書主要指印刷于(     )年之后的現(xiàn)代書籍。
A.1949年      B.1956年      C.1911年      D.1910年
28.由政府機構出版或由政府機構編輯并授權指定出版商出版的文獻是(  )
A.圖書      B.期刊       C.政府出版物      D.科技報告
29.聲像資料又稱為視聽資料、聲像文獻。是以(   )為載體,以電磁波為信息符號,將聲音、文字及圖像記錄下來的一種動態(tài)型文獻。
A.感光材料   B.電子材料  C.電磁材料     D.磁性材料
30.以下信息資源不是三次信息資源的是:(   )
A.專題研究報告      B.年鑒       C.索引      D.手冊

二、多項選擇題(答案務必寫在表格中,10題,每題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以下哪些是信息載體:(     )
   A.甲骨          B.磁帶          C.光盤        
   D.計算機        E.光纖          F.通訊衛(wèi)星
2.圖書館文獻資源規(guī)劃的原則,包括:(     )
   A.思想性原則       B.實用性原則       C.計劃性原則
   D.系統(tǒng)性原則       E.動態(tài)發(fā)展原則     
F.特色化與協(xié)調(diào)原則
3.制定館藏發(fā)展政策的依據(jù),要考慮:(     )  
  A.圖書館的定位;
  B.圖書出版的種類與發(fā)行量;
  C.圖書館的未來發(fā)展計劃;
  D.圖書館的服務對象。
4.館藏發(fā)展政策對圖書館的作用是:(    )
  A.立足于圖書館使命,制訂長遠的館藏發(fā)展規(guī)劃;
  B.界定館藏的性質(zhì)、范圍、發(fā)展目標和任務;
  C.明確文獻選擇標準與優(yōu)先級順序;
  D.為文獻經(jīng)費預算和分配提供依據(jù),保障館藏發(fā)展的平衡性與一致性;
  E.實現(xiàn)館際合作與資源共建共享。   
5.文獻采選的基本原則有:(    )
       A.實用性原則              B.經(jīng)濟性原則
       C.系統(tǒng)性與發(fā)展性原則      D.特色化與分工協(xié)調(diào)原則
6.文獻資源非購買方式有:(     )
       A.交換           B.調(diào)撥          C.征集         
D.接受捐贈     E.租借      F.復制          G.自行制作
7.競拍是一種特殊的文獻購買方式,適用于以下文獻的購買與收藏。(    )   
       A.古籍       B.手稿        C.善本      
D.字畫真跡      E.照片
8.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相關資料具有什么特點?(   )
A.零散性       B.復雜性       C.多樣性
9.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與其他出版物區(qū)別:(   )
A.文字排版形式        B.出版載體形式  
C.物質(zhì)生產(chǎn)方式        D.提供給消費者方式不同
10. 地方文獻過去主要以紙質(zhì)文獻為主,載體包括書、報、刊,除此之外,只要有文獻價值的都應該列入收藏的范圍,如(   )
A. 照片、地圖
B. 郵票、鈔票
C. 傳單、廣告
D. 火花、海報

三、名詞解釋(4題,每題5分,共20分)
1.館藏文獻資源評價
2.文獻資源的采訪
3.電子出版物
4.信息資源共享
四、論述題(2題,每題15分,共30分)
1. 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原則是什么?
2.論述信息資源建設政策的含義及其主要內(nèi)容。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