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師《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在線作業(yè)一【標準答案】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5 道試題,共 30 分)
1.數學的抽象必須以具體的( )為基礎
A.概念
B.素材
C.公理
D.命題
2.傳遞接受教學模型的框架不包括
A.激發(fā)學習動機
B.復習舊課
C.講授新課
D.討論交流
3.數學概念的定義應符合的合理性要求不包括
A.定義的相容性
B.定義的確定性
C.定義的系統(tǒng)性
D.定義的獨立性
4.數學研究的對象是
A.形式化了的思想材料
B.自然界的運動形態(tài)
C.理性的思維方式
D.客觀的自然規(guī)律
5.思維最顯著的特征是
A.間接性
B.概括性
C.直觀性
D.差異性
6.關于能力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能力是順利完成某種活動的主觀條件,
B.能力是指主觀條件中的一種心理特征。
C.能力總是和一定的活動相聯系,并且直接影響人的活動效率。
D.能力與心理特征無關
7.以下哪項不屬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的三維目標
A.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B.知識與技能
C.過程與方法
D.分析與綜合
8.對教學方法正確的認識應該是
A.一系列活動,有目的的活動,師生相互作用的活動
B.固定的方式或動作
C.屬于教學工具
D.教學手段的總稱
9.對于數學科學的理解,以下不正確的是
A.數學是一門技術。
B.數學是一種文化。
C.數學是理性的藝術。
D.數學的研究內容只是數量關系
10.( )保證了思維的論證性和推理的理由充足性
A.同一律
B.充足理由律
C.不矛盾律
D.排中律
11.加強()能力的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A.集中思維
B.發(fā)散思維
C.分析思維
D.邏輯思維
12.數學教學中的( ),就是要合理地設計教學方案,對教學步驟作出最佳設計方案。
A.定度控制
B.定序控制
C.定勢控制
D.定度控制
13.( ) 數學能力可以產生具有社會價值的新成果新成就。
A.創(chuàng)造性
B.學習性
C.再生性
D.再造性
14.孔子主張學與習并重,提倡“學而時習之”,屬于數學教學中的哪一個原則
A.抽象與具體相結合原則
B.歸納與演繹相結合的原則
C.嚴謹性與量力性相結的原則
D.發(fā)展與鞏固相結合的原則
15.不是同一關系的兩個概念甲和乙,如果甲概念的外延 完全包含乙概念的外延 ,那么,這兩個概念具有
A.從屬關系
B.全同關系
C.交叉關系
D.依賴關系
二、多選題 (共 15 道試題,共 45 分)
16.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定向控制包括
A.確定教學的難度
B.確定適當的教學起點
C.確定恰當的教學角度
D.確定恰當的教學基線
17.在數學教學中,如何貫徹嚴謹性與量力性相結合的原則?
A.教學要求應恰當、明確。
B.教學中要邏輯嚴謹,思路清晰,語言準確。
C.教學中注意由淺入深、 由易到難、 由已知到未知、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地講解數學知識,
D.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但所涉及的問題不宜太難,不能讓學生望而生畏,
18.在數學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
A.提高教學中的有效知識的數量
B.提高教師情感的感染力
C.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D.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看待問題
19.在數學教學中,如何處理好具體與抽象的關系
A.對于數學概念的闡述,注意從實例引入。
B.對于一般性的數學規(guī)律,注意從特例引入
C.注意運用有關的理論,解釋具體的現象,解決具體的問題。
D.注意具體素材的應用
20.在具體運用中學數學教學的基本原則時,應注意的是
A.中學數學教學原則對中學數學教學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B.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既要貫徹一般的教學原則,又要貫徹中學數學教學本身特有的原則,而且各個原則之間又是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的。
C.所有教學原則都必須在全部教學活動中加以貫徹,從確定教學大綱,編寫教材,制定教學工作計劃直至實施課堂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得以體現。
D.必須全面地辯證地貫徹各個原則,防止產生絕對化、片面性。
21.發(fā)散思維的特征有
A.流暢性
B.變通性
C.獨創(chuàng)性
D.邏輯性
22.示范模仿模型的基本框架包括
A.動作定向
B.模仿練習
C.自主練習
D.靈活遷移
23.在數學教學中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A.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B.提高學習的期望水平
C.及時反饋
D.適當的獎懲
24.自學輔導模型的基本框架包括
A.獨立自學
B.討論交流
C.啟發(fā)指導
D.練習總結
25.數學教育學的特點有
A.綜合性
B.實踐性
C.科學性
D.教育性
26.數學學習的過程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
A.輸入階段
B.相互作用階段
C.操作階段
D.輸出階段
27.數學教學必須遵循的特殊原則為
A.抽象與具體相結合原則
B.歸納與演繹相結合的原則
C.嚴謹性與量力性相結的原則
D.發(fā)展與鞏固相結合的原則
28.程序教學法是斯金納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教學方法,其原則是
A.小步子原則
B.操作反應原則
C.及時反饋原則
D.自定步調原則
29.思維活動可以分為哪些層次
A.直觀行動思維
B.歸納推理思維
C.抽象邏輯思維
D.具體形象思維
30.一個嚴密的公理系統(tǒng), 要求具備:
A.無矛盾性
B.獨立性
C.完備性
D.確定性
三、判斷題 (共 10 道試題,共 25 分)
31.不完全歸納法不是嚴格的數學推理方法,因此不提倡使用
32.數學的學習,即是數學知識從一個人遷移到另一個人
33.兩個互逆命題必然是邏輯無關的
34.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說是將動物實驗推及人類的,因此對當代學習理論沒有任何作用
35.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惟有給學生制造困難與障礙才能培養(yǎng)他們克服困難的自信心、意志力
36.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評價內容的多元化與開放性,是各國數學學習評價改革的特點
37.數學知識具有嚴謹性、抽象性和系統(tǒng)性的特點,因此只有嚴格的邏輯思維對數學學習才有作用。
38.任何一位科學家的創(chuàng)造能力可用如下的公式估計: 創(chuàng)造能力=知識量×發(fā)散思維能力。
39.教學模型是由某些有效的具體的教學活動方式經過篩選、概括、加工的結果。
40.培養(yǎng)運算能力主要靠代數教學,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主要靠平面幾何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