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春福師《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專題》在線作業(yè)一【標準答案】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40 分)
1.“洋八股必須廢止,空洞抽象的調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這一著名論斷是在()一文中提出來的。
A.《新民主主義論》
B.《五四運動》
C.《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
D.《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2.周如水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滅亡》
B.《霧》
C.《新生》
D.《 菊芬 》
3.《一地雞毛》的作者是:
A.劉恒
B.方方
C.劉震云
D.池莉
4.汪文宣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憩園》
B.《寒夜》
C.《團圓》
D.《滅亡》
5.曾被人譽為 “中國新文學”的“第一暢銷小說”的是:
A.《霧》
B.《雨》
C.《電》
D.《家》
6.“作為一個作家,我認為我的任務是宣傳和平,我認為我的任務是把人類團結得更緊密。我愿意每張嘴都有面包,每個家都有住宅,每個小孩都受教育,每個人的智慧都有機會發(fā)展”,這段文字出自巴金的哪一部作品?
A.《1956年新年隨筆》
B.《給西方作家的公開信》
C.《友誼》
D.《蘇合作同志》
7.運用“ 戲擬 ”這種方式最受注目的作家是:
A.馬原
B.莫言
C.格非
D.余華
8.《塔鋪》的作者是:
A.方方
B.池莉
C.劉震云
D.劉恒
9.胡適認為“介紹西洋近世文學的第一人”是:
A.嚴復
B.魏源
C.梁啟超
D.林紓
10.到1903年,梁啟超又把()運用到小說界革命中,從而形成了文學進化觀。
A.生物進化論
B.文藝復興思想
C.民主思想
D.科學思想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1.胡風創(chuàng)辦的文學雜志有:()
A.《七月》
B.《希望》
C.《萌芽》
D.《春草》
12.《激流三部 曲》包括()
A.《家》
B.《春》
C.《火》
D.《秋》
13.以下哪些是 巴金的作品 ()
A.《憩園》
B.《寒夜》
C.《父與子》
D.《一個女人》
14.下列人物中屬于《雨》的是:
A.李劍虹
B.李靜淑
C.姚國棟
D.萬昭華
15.在提倡“詩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的同時,出于同樣的“新民”目的,梁啟超于1902年發(fā)表了()等宣傳民主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新傳奇劇本。
A.《劫灰夢傳奇》
B.《新羅馬傳奇》
C.《俠情記傳奇》
D.《回憶春柳》
16.“小說界革命”在創(chuàng)作上的另一反響就是“譴責小說”的出現,其主要代表作包括()
A.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
B.劉鶚的《老殘游記》
C.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D.曾樸的《孽?;ā?/p>
17.下列哪些是 黃遵憲的主張()
A.“我手寫我口”
B.“以民間流行最俗最不經之語入詩”
C.“欲求于古人之外,自樹一幟”
D.“以舊風格含新意境”
18.巴金創(chuàng)作對本民族文學遺產的繼承表現在:
A.“看官知道……”之類的模式
B.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
C.傳統(tǒng)章回體小說的一些表現技巧
D.情節(jié)進行之中設置“懸念”和“扣子”
19.1921年到1923年,全國有大小文藝社團40多個,文藝刊物50多種,其中包括影響巨大的()
A.學衡
B.研究會
C.創(chuàng)造社
D.新月社
20.被人合稱為“新寫實三部曲”的是:
A.《大篷車上》
B.《煩惱人生》
C.《不談愛情》
D.《太陽出世》
三、判斷題 (共 15 道試題,共 30 分)
21.辛亥革命前的1910年,上海出現第一個職業(yè)劇團進化團,成員有任天化、汪優(yōu)游、陳大悲等,劇目也多是配合政治斗爭的。
22.新寫實小說 之“新”,在于更新了傳統(tǒng)的“寫實”觀念,悖離了傳統(tǒng)現實主義的真實觀,改變了小說創(chuàng)作中對于“現實”的認識及反映方式。
23.明確提出“詩界革命”口號的是黃遵憲,他在一八八九年的《夏威夷游記》中寫道“故今日不作詩則已,若作詩,必為詩界之哥倫布瑪賽郎然后可。猶歐洲之地方已盡,生產過度,不能不求新地于阿米利加及太平洋沿岸也?!欠怯性娊绺锩?,則詩運殆將絕。雖然,詩運無絕之時也。今日者革命之機漸熟,而哥倫布瑪賽郎之出世必不遠矣?!?/p>
24.王國維在批評中格外強調文學“重文學自己的價值”。
25.“隨感錄”是現代雜文的最早形式。
26.從李冷、陳真、吳仁民、李佩珠以至于《家》中的覺慧、覺民,巴金一直力圖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出革命的英雄,他一直在講述和建構著理想英雄的人格神話。這也就使得他的作品帶上了明顯的主觀想象成份。
27.劉震云1986年發(fā)表《 狗日的糧食 》 ,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
28.從《新生》發(fā)表正式步入文壇到抗戰(zhàn)爆發(fā)前夕是巴金創(chuàng)作的豐收期。
29.《死去的太陽》中的吳養(yǎng)清在狂熱地參加斗爭運動之后,也曾一度對前途感到幻滅,但最終仍突然從幻滅中覺醒,又繼續(xù)沿著革命的道路走去。
30.劉恒1987年發(fā)表的《風景》在評論界反應熱烈,這個中篇也被當作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作。
31.詩界革命運 動是五四文學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動力。
32.錢玄同在《我之文學改良觀》中提出改革韻文、散文和使用標點符號等建設性意見。
33.新寫實小說 的敘事方式與傳統(tǒng)現實主義最根本的區(qū)別,就在于敘述者或隱含作者的視點產生了巨大的移位。
34.《寒夜》《第四病室》這些作品仍然保持著鮮明的政治批判色彩,簡單地張揚政治的反抗與破壞。
35.“新寫實小說”的正式命名 ,則始于《鐘山》雜志1989年第3期上開辟的“新寫實小說大聯(lián)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