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22春《刑法總論》在線平時作業(yè)2【資料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2/5/15 22:48:48來源:admin瀏覽: 62 次

《刑法總論》在線平時作業(yè)2-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60 分)

1.甲為了殺乙,連續(xù)兩天跟蹤乙,了解乙上下班的時間和經過路線。甲的行為屬于()

A.犯罪未遂

B.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C.犯罪預備

D.只是犯意表示


2.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外犯罪的,適用我國刑法,但是可以不予追究的是(   )

A.法定最高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B.法定最低刑3年以下

C.法定最低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D.法定最高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3.甲患有夢游癥。一天夜里在夢游時將同宿舍里的乙殺死,甲早上醒來后見狀大驚,隨即報案。甲的行為屬于(    )

A.故意殺人罪

B.是受到精神強制下的行為,不負刑事責任

C.過于致人死亡罪

D.是睡夢中無意識的行為,不負刑事責任


4.某國駐華使館一等秘書甲,參與了我國國內某犯罪集團的綁架犯罪,對甲的刑事責任應如何解決?(    )

A.適用我國刑法追究甲的刑事責任

B.適用其本國法律追究其刑事責任

C.直接驅逐出境

D.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5.重刑主義是與下列哪一刑法基本原則相違背的( )

A.罪刑法定原則

B.罪刑相適應原則

C.適用刑法平等原則

D.懲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


6.認定犯罪的法律標準是( )

A.犯罪的概念

B.犯罪構成

C.犯罪的特征

D.犯罪的本質


7.甲想槍殺乙,某日晚趁乙返家途中,甲隔小河射擊。由于光線不好,距離較遠,甲的射擊技術又不甚好,因而他對能否射殺乙沒有把握,但他不愿放過這個機會,并在這種心理支配下實施了射殺行為。甲的心理狀態(tài)是()

A.直接故意

B.間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過失

D.過于自信的過失


8.甲為了殺乙,連續(xù)兩天跟蹤乙,了解乙上下班的時間和經過路線。甲的行為屬于(    )

A.犯罪未遂

B.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C.犯罪預備

D.只是犯意表示


9.犯罪的本質特征是(         )

A.社會危害性

B.刑事違法性

C.應受刑罰懲罰性

D.普遍違法性


10.在罪刑法定原則支配下,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是(          )

A.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B.刑事違法性

C.應受刑罰懲罰性

D.一定程度的社會危害性


11.甲與乙有仇,欲尋機殺乙。某日晚,甲手持大刀前往乙家害乙。在快到乙家時,甲突然感到腹部劇痛,只好去醫(yī)院看醫(yī)生。甲的行為屬于()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預備

D.非罪行為


12.下列對刑法的解釋中屬于有權解釋的是( )

A.學理解釋

B.論理解釋

C.司法解釋

D.文理解釋


13.重刑主義是與下列哪一刑法基本原則相違背的(   )

A.罪刑法定原則

B.罪刑相適應原則

C.適用刑法平等原則

D.懲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


14.甲將毒藥投入仇人乙的茶杯中欲害死乙。乙喝下后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甲見到后非常害怕,急忙將乙送到醫(yī)院搶救。但2個小時后乙終因搶救無效而死亡。甲的行為屬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犯罪預備


15.甲在他人室內正在盜竊,忽然聽到房門“咣”的一聲,甲隨即跳窗逃走。原來門的聲音是風吹的。甲的行為屬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預備

D.非罪行為


16.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區(qū)別在于()

A.前者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態(tài),后者是犯罪的完成形態(tài)

B.對中止犯,應當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未遂犯則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C.前者是基于行為人自己的意志而放棄犯罪,后者是基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停止

D.前者是發(fā)生在犯罪預備階段,后者只能發(fā)生在犯罪實行階段


17.下列犯罪中屬于不作為犯罪的是()

A.非法拘禁罪

B.遺棄罪

C.過失致人死亡罪

D.受賄罪


18.2.下列何種犯罪屬于特殊主體犯罪()

A.搶奪罪

B.招搖撞騙罪

C.貪污罪

D.行賄罪


19.甲販運鴉片,駕車路過一檢查站時,被工商部門攔住檢查,檢查人員朱某正登車檢查時,甲突然發(fā)動汽車奪路而逃,朱抓住汽車的把守不放,甲為擺脫朱某,在疾駛后突然急剎車,朱某被摔在地,頭部著地死亡,甲對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態(tài)度是( )

A.直接故意

B.間接故意

C.過于自信的過失

D.疏忽大意的過失


20.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刑法含義的解釋屬于(    )

A.歷史解釋

B.論理解釋

C.司法解釋

D.立法解釋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40 分)

21.我國刑法明文規(guī)定的排除犯罪的事由包括(        )

A.正當防衛(wèi)

B.自損行為

C.緊急避險

D.經被害人承諾的行為


22.共同犯罪須具備的條件有(    )

A.二人以上

B.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C.有共同的犯罪行為

D.有事前的通謀


23.吸收犯的構成特征包括()

A.必須具有數個犯罪行為

B.數個行為觸犯不同的罪名

C.數個行為觸犯相同的罪名

D.數行為之間具有吸收關系


24.犯罪故意包含的因素有(    )

A.認識因素

B.行為因素

C.環(huán)境因素

D.意志因素


25.根據犯罪主觀要件、犯罪形態(tài)的理論分析,下列關于犯罪中止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A.甲為殺人而與李某商量并委托購買毒藥,李某果然為其買來了劇毒藥品。但10天后甲放棄了殺人意圖,將毒藥拋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應成立犯罪中止。

B.乙基于殺人的意圖對他人實施暴力,見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憐憫,將其送到醫(yī)院,被害人經治療后仍鑒定為重傷。乙不是犯罪中止。

C.丙對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離開現(xiàn)場。2小時后,丙為尋找、銷毀犯罪工具回到現(xiàn)場,見王某仍然沒有死亡,但極其可憐,即將其送到醫(yī)院治療。丙的行為屬于犯罪中止。

D.丁為了殺害李四而對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極端痛苦,于是丁將李四送往醫(yī)院搶救脫險。經查明,毒物只達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醫(yī)院,李四也不會死。丁將被害人送到醫(yī)院的行為和被害人的沒有死亡之間,并無因果關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26.根據犯罪主觀要件、犯罪形態(tài)的理論分析,下列關于犯罪中止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A.甲為殺人而與李某商量并委托購買毒藥,李某果然為其買來了劇毒藥品。但10天后甲放棄了殺人意圖,將毒藥拋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應成立犯罪中止

B.乙基于殺人的意圖對他人實施暴力,見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憐憫,將其送到醫(yī)院,被害人經治療后仍鑒定為重傷。乙不是犯罪中止

C.丙對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離開現(xiàn)場。2小時后,丙為尋找、銷毀犯罪工具回到現(xiàn)場,見王某仍然沒有死亡,但極其可憐,即將其送到醫(yī)院治療。丙的行為屬于犯罪中止。

D.丁為了殺害李四而對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極端痛苦,于是丁將李四送往醫(yī)院搶救脫險。經查明,毒物只達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醫(yī)院,李四也不會死。丁將被害人送到醫(yī)院的行為和被害人的沒有死亡之間,并無因果關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27.12. 對下列哪些情形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A.15周歲的甲在聚眾斗毆中致人死亡

B.15周歲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傷殘

C.15周歲的丙販賣海洛因800克

D.15周歲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28.犯罪構成必須具備的要件有()

A.犯罪客體要件

B.犯罪客觀方面要件

C.犯罪主體

D.犯罪主觀方面要件


29.在對罪犯量刑時,常見的酌定情節(jié)有()

A.犯罪的動機、手段

B.犯罪人的一貫表現(xiàn)

C.犯罪造成的損害結果

D.犯罪的時間、地點


30.各國確定刑事管轄權的原則包括()

A.屬地原則

B.屬人原則

C.保護原則

D.普遍原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