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春中傳媒《文學概論》作業(yè)考核【資料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2/6/4 22:17:43來源:admin瀏覽: 53 次

22春中傳媒《文學概論》作業(yè)考核-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30 道試題,共 60 分)

1.瑞士心理學家布洛提出了“_____”說。

A.審美距離

B.心理距離

C.安全距離

D.實際距離

 

2.“阻拒性”是——國形式主義者提出來的。

A.美

B.德

C.俄

D.英

 

3.清初文學家賀貽孫在《——》中更進一步主張“詩以蘊藉為主”,把蘊藉提高到文學創(chuàng)作的頭等重要地位。

A.文心雕龍

B.甌北詩話

C.詩筏

D.藝概

 

4.藝術發(fā)現并不改變原來的事物,而只是把透過獨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從而在——中出現一個新的創(chuàng)造物。

A.感覺

B.知覺

C.統覺

D.嗅覺

 

5.美國當代著名學者------和沃倫寫過一本書叫《文學理論》。

A.馬克思

B.海明威

C.韋勒克

D.艾布拉姆斯

 

6.清人——在《姜齋詩話》中對情景關系論述得更為精要。

A.金人瑞

B.王夫之

C.李漁

D.袁枚

 

7.——的《當代英雄》中隱含著作者所期望出現的能夠正確理解其意義的特定讀者。

A.萊蒙托夫

B.巴赫金

C.果戈理

D.詹姆斯?喬伊斯

 

8.在現代中國,30年代的鄉(xiāng)土文學作品和80年代的尋根文學作品,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價值。

A.哲學

B.經濟學

C.社會學

D.民俗學

 

9.文藝學的三個分支是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和( )。

A.文學史

B.日本文學史

C.美國文學史

D.清朝文學史

 

10.——是文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

A.對象

B.自然

C.生活

D.人

 

11.首先是——用“反映”這個詞說明了文學是對于生活的反映。

A.毛澤東

B.馬克思

C.斯大林

D.列寧

 

12.中世紀的歐洲精神生產為教會所壟斷,——成為精神生產的中心。

A.生產方式

B.宗教神學

C.精神生產部門

D.宗教建筑

 

13.清朝劉熙載在《藝概》中從意境的審美——上提出過分類方法。

A.情緒

B.風格

C.能力

D.風骨

 

14.在文學閱讀活動的重要性得到正視的背景下,——世紀60年代興起了接受美學和讀者反應批評。

A.19

B.20

C.21

D.17

 

15.——把審美移情說用于說明藝術問題,認為,藝術創(chuàng)造和藝術欣賞一樣,都是移情活動。

A.立普斯

B.畢達哥拉斯

C.伏爾蓋特

D.叔本華

 

16.《——》提出了“觀物取象”的說法。

A.論語

B.尚書

C.老子

D.周易

 

17.馬克思說:“資本土義生產就同某些精神生產部門如藝術和——相敵對?!?/p>

A.電影

B.電臺

C.詩歌

D.小說

 

18.晚唐——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韻外之致”等觀點。

A.李白

B.柳宗元

C.司空圖

D.韓愈

 

19.——可說是體裁的具體化,它需要融入作家對具體情勢的理解和把握,并在作品中體現出來。

A.文體

B.語體

C.格調

D.體裁

 

20.符號式意象分為抽象型和——型兩類。

A.形體

B.形象

C.具象

D.具體

 

21.在現代世界,通行的還是文學的——含義。

A.文化

B.審美

C.語言

D.工具

 

22.——說:“文學家是自己時代的兒子,因此應當跟其他一切社會人士一樣受社會生活外部條件的節(jié)制”。

A.海明威

B.荷馬

C.契科夫

D.高爾基

 

23.“文學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謂之文;論其法式,謂之文學?!笔莀___說的。

A.梁啟超

B.姚鼐

C.嚴羽

D.章炳麟

 

24.——論的基本觀點在于文藝起源于人對宇宙或世界的模仿。

A.模仿

B.表現

C.再現

D.反映

 

25.——文論家普洛普寫有《民間故事形態(tài)學》一書。

A.德國

B.法國

C.英國

D.俄國

 

26.文學作品的——指文學作品反映現實、表現審美情感的方式。

A.題材

B.素材

C.類型

D.體裁

 

27.——認為詩歌是“想象的表現”。

A.海涅

B.雪萊

C.華茲華斯

D.柯勒律治

 

28.用“味”來形容和指稱藝術作品所引起的審美感受始于《——》。

A.詩經

B.楚辭

C.禮記

D.樂記

 

29.____說:“文學是巨大而又重要的事業(yè),它是建立在真實上面的,而且在與它有關的一切方面,要的就是真實!”

A.盧那察爾斯基

B.巴金

C.茅盾

D.高爾基

 

30.恩格斯批評——“為了觀念的東西而忘掉現實主義的東西,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亞”。

A.杜林

B.費爾巴哈

C.黑格爾

D.拉薩爾

 

二、判斷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31.意義聯想是把對象放在特定的關系情境中予以聯想。

 

32.歌德在康德基礎上進一步認為,“過剩精力”是文藝與游戲產生的共同生理基礎。

 

33.文學形象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一。

 

34.中國的批評傳統重視考據、義理、辭章。

 

35.日本僧人遍照金剛在《文鏡秘府論》中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觀點。

 

36.唐代詩人李白“百煉成字,千煉成句”。

 

37.典型人物在環(huán)境面前永遠無力,不能對環(huán)境發(fā)生反作用。

 

38.“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礎上,經由讀者再創(chuàng)造的結果。

 

39.純藝術、純科學或純客觀的文學批評是有的。

 

40.清代詩人陳少香說:“詩可數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p>

 

41.文學創(chuàng)造與宗教活動不存在任何相似性。

 

42.借助于文學消費和接受活動,讀者的自由個性得以培養(yǎng)和實現。

 

43.所謂“無我之境”,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畫面中出現。

 

44.離開了臺詞,就沒有了戲劇文學。

 

45.象征主義文學的興起,是反對自然主義的結果。

 

46.在王弼看來,“言、象、意”是一個由表及里的審美層次結構。

 

47.現代主義文學的主流形態(tài)是意象藝術。

 

48.歌德說:“藝術要通過一種完整體向世界說話”。

 

49.理想型文學中的變形的、奇幻的形象在現實型文學中一般不存在。

 

50.《俄國文學一瞥》是俄國批評家車爾尼雪夫斯基寫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