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行為學1467》22春在線作業(yè)1-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30 道試題,共 60 分)
1.在緊急情況下或與公司利益關系重大的問題上,沖突的處理方式是
A.強制
B.開誠合作
C.妥協(xié)
D.回避
2.以組織結構為中心的變革措施主要是:
A.調查反饋
B.群體建議
C.咨詢活動
D.完善信息溝通系統(tǒng)
3.( )是一個國家的人民對于機構和組織內權利分配不平等這一事實的接納和認可程度。
A.方向性
B.權利距離
C.參與決策性
D.明確的時間限定
4.AOL公司總裁認為,最有效團隊的規(guī)模為( )人。
A.3人
B.10人以下
C.12人
D.越多越好
5.被稱為研究組織內部人的行為的里程碑是:
A.1949年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科學討論會
B.霍桑試驗
C.1914年利蓮?吉爾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學》
D.泰羅的《科學管理原理》
6.赫茲伯格認為,激勵員工的關鍵在于
A.提供給員工更高的工作報酬
B.加強對員工的監(jiān)督和控制
C.設計出一種能讓員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勵的工作任務
D.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條件
7.當某種行為出現(xiàn)后,給予某種帶有強制性、威脅性的不利后果,以期減少這種行為出現(xiàn)的可能性或消除該行為,這種強化方式是
A.懲罰
B.正強化
C.自然消退
D.消極強化
8.在組織中態(tài)度很重要,因為它會影響到( )。
A.工作行為
B.工作性質
C.工作設備
D.工作條件
9.高效團隊具有一個大家公認的、有意義的目的,它能夠為隊員指引方向、提供( ),讓團隊成員為之做出承諾。
A.晉升機會
B.培訓計劃
C.動機
D.推動力
10.當一個人在各種情景下都表現(xiàn)出持久而穩(wěn)定的特點時,我們稱其為( )。
A.群體特點
B.團體功能
C.人格特質
D.組織規(guī)范
11.群體凝聚力指( )之間相互吸引力以及他們愿意留在組織中的程度。
A.成員
B.領導
C.同事
D.上下級
12.組織行為學是一門( )的行為科學,他在眾多行為科學分支的基礎上建立起來。
A.理論性
B.應用性
C.實踐性
D.知識性
13.人格是指( )對他人的反應方式和交往方式的總和。
A.群體
B.團體
C.個體
D.組織
14.不僅提出需要層次的“滿足—上升”趨勢,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趨勢的理論是哪一種?
A.需要層次論
B.成就需要論
C.ERG理論
D.雙因素理論
15.以下哪一個不屬于態(tài)度的組成部分( )。
A.認知
B.情感
C.行為
D.距離
16.目標管理的特征不包括:( )
A.方向性
B.目標具體性
C.參與決策性
D.明確的時間限定
17.管理者通過( )來完成工作。
A.實踐
B.指揮
C.別人
D.自己
18.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認為,行為是其( )的函數(shù)。
A.行動
B.理論
C.結果
D.學習
19.老心理分析論的代表人物是:
A.榮格
B.阿德勒
C.麥迪
D.弗洛依德
20.明確目的,自覺支配行動的性格屬于:
A.理智型
B.情緒型
C.意志型
D.中間型
21.下列不屬于群體決策技術的是( )
A.頭腦風暴
B.專家個人決策法
C.名義小組技術
D.電子會議
22.某公司年終進行獎勵時,發(fā)給受獎員工每人一臺電風扇,結果許多員工很不滿意,認為公司花錢給他們買了個沒用又占地方的東西。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A.公司沒有做到獎罰分明
B.獎勵不夠及時
C.公司沒有做到獎人所需、形式多變
D.員工太挑剔
23.組織行為學是一門研究組織中人的( )和行為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
A.生理
B.心理
C.實踐性
D.知識性
24.要幫助領導者對組織的一切“變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設計理論是
A.分化—整合組織結構
B.項目組織設計
C.距陣式組織設計
D.自由型組織結構
25.以期望理論為基礎的波特—勞勒模型表明:職務工作中的實際成績
A.主要取決于所作的努力
B.主要取決于一個人做該項工作的能力(知識和技能)
C.主要取決于一個人對所做工作的理解力(對目標、所要求的活動以及任務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
D.在很大程度上受所作的努力的影響
26.以下各項表述正確的是
A.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通常都與工作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有關
B.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通常都與工作內容和工作本身有關
C.保健因素通常與工作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有關,而激勵因素與工作內容和工作本身有關
D.保健因素通常與工作內容和工作本身有關,而激勵因素與工作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有關
27.一個人經常出現(xiàn)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性和非傾向性特征的總和是:
A.氣質
B.個性
C.能力
D.性格
28.自我監(jiān)控是指個體根據(jù)( )因素調整自己行為的能力。
A.外部情境
B.組織環(huán)境
C.內部環(huán)境
D.總體形勢
29.動機體現(xiàn)了個體為了實現(xiàn)目標而付出的努力強度、方向和( )
A.堅持性
B.持續(xù)性
C.學習
D.激勵
30.完成復雜工作,需要有創(chuàng)造力的工作,或在做出決策太快可能產生不利后果時,( )將會達到最高的工作績效。
A.同質群體
B.異質群本
C.混合群體
D.簡單群體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20 分)
31.影響知覺的因素有:( )
A.價值觀
B.知覺者
C.知覺目標或對象
D.知覺情境
E.知覺階段
32.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方法包括:
A.調查法
B.面談法
C.實驗法
D.個案研究法
E.觀察法
33.組織行為學的兩重性來自于:
A.管理的兩重性
B.人的兩重性
C.組織的兩重性
D.多學科性
E.多層次性
34.法約爾認為管理的職能為( ):
A.計劃
B.組織
C.協(xié)調
D.控制
E.指揮
35.行為測量量表有:
A.名稱量表
B.等級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E.等值量表
36.需要層次論的內容有: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愛和歸屬需要
B.尊重需要
C.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D.工作和工作條件的需要
E.文藝、文化娛樂生活的需要
37.以下做法中,屬于消退強化方法的有
A.員工出現(xiàn)失誤時,給以記過處分
B.對愛打小報告者采取冷漠態(tài)度,使之因自討沒趣而放棄這種不良行為
C.員工表現(xiàn)出色時,給他發(fā)獎金
D.對請客送禮者,關門拒之
E.對喜歡奉承拍馬屁者,冷臉相待
38.心理能力及一個人的心理能力包括以下哪些維度?( )
A.算術
B.言語理解
C.知覺速度
D.歸納速度
E.演繹邏輯
39.勒溫認為存在著( ) 的領導工作方式。
A.專制方式
B.協(xié)商方式
C.民主方式
D.獨立方式
E.放任自流方式
40.在行為研究中,對變量處理的方式有:
A.置之不顧
B.隨機化和不加控制
C.保持衡定
D.匹配
E.規(guī)定特定的標準和范疇
三、判斷題 (共 10 道試題,共 20 分)
41.列昂.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認為,任何形式的不一致都會令人感到不舒服,但是個體為維持現(xiàn)狀,不會努力減少這種不合諧調和不舒服。( )
42.價值觀是指選擇、評價、判斷事物的總和。( )
43.知覺是指個體為了對自己所在的環(huán)境賦予意義而組織和解釋他們感覺影響的過程。( )
44.密西根模型把描述領導行為的維度歸為兩個:一個是員工取向,一個是生產取向。
45.員工卷入是指為一種可以充分發(fā)揮員工能力的參與過程,設計它是為了鼓勵員工對組織的成功做出更多的承諾與奉獻。( )
46.強化程序有兩種類型:連續(xù)的和間斷的。
47.兩個能力相當?shù)膯T工,其工作的效果也是相同的。
48.聰明的人從別人的失敗中學習能夠導致學習過程發(fā)生改變,但是笨人從自己的失敗中學習不能夠導致學習過程的改變。( )
49.領導者的特質是天生的,因此沒有這種特質的人永遠當不上領導。
50.模型是對現(xiàn)實的一種抽象概括,是對某些真實世界中現(xiàn)象的簡化表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