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概論22春在線作業(yè)2-0005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6 道試題,共 15 分)
1.( )在英國著名課程輪專家斯坦豪斯的理論中得到了發(fā)展和傳播。
A.生成性目標
B.形成性目標
C.表現(xiàn)性目標
2.通過整體的一個或幾個特性來說明整體,是范例教學法的( ?。╇A段。
A.闡明個的階段
B.闡明屬的階段
C.闡明類的階段
D.掌握規(guī)律范疇的階段
3.美國重要的教育哲學流派( ?。W科課程在理論上進一步細化。
A.永恒主義
B.進步主義
C.要素主義
D.社會改造主義
4.要開發(fā)( )課程,各學科課程的標記必須消失。
A.廣域
B.相關
C.融合
D.活動
5.(?。┱J為,任何學科都可以用某種形式教給任何年齡階段的任何人。
A.布魯姆
B.布魯納
C.杜威
D.赫爾巴特
6.1956年()出版了《教育目標分類學》。
A.泰勒
B.布盧姆
C.布魯納
D.派納
二、多選題 (共 4 道試題,共 10 分)
7.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程序通常包括:
A.明確理念
B.需求分析
C.資源評估
D.優(yōu)勢評價
8.課程標準的范圍應該涉及作為一個完整個體發(fā)展的三個領域:
A.認知
B.情感態(tài)度
C.動作技能
D.意識
9.新課程計劃的突出特點是九年一貫整體設置,加強
A.開放性
B.均衡性
C.綜合性
D.選擇性
10.下列哪項是教學模式的特點
A.操作性
B.開放性
C.整體性
D.復雜性
三、判斷題 (共 30 道試題,共 75 分)
11.按資源的功能特點分課程資源可以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
12.教師即合作者,指教師從過去作為知識傳授者這一核心角色中釋放出來,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健康的發(fā)展。
13.《大教學論》一書目的是闡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
14.行為取向的課程教學目標要描述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不是學生的學習結果。
15.教學大綱提出了多元評價建議。
16.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zhèn)我垣@取知識的方法。
17.綜合實踐活動不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
18.泰勒認為課程設計和編制的首要任務就是確立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
19.教學語言藝術要求語言不能口語化。
20.隱性課程是指學生在學習環(huán)境(包括物質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和文化體系)中所學習到的非預期或非計劃性的知識、價值觀念、規(guī)范和態(tài)度,是計劃表上看不到的課程。
21.實驗研究法是通過人為地控制某些因素,以揭示某些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方法。
22.班級授課制這一教學組織形式下,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都是預先設計好的。
23.綜合實踐活動屬于校本課程,有固定的、統(tǒng)一的實施的模式與樣本。
24.20世紀90年代以來從參與主體看,教師、學生更多地參與課程決策、審議。
25.范例教學法不適合文科教學。
26.夸美紐斯針對中世紀學校組織松散和個別施教的做法,提出了學年制和班級授課制理論。
27.實施課程和文件課程沒有一定的差別。
28.新課程要求教師也是學習者,又是無所不能者。
29.課程內容即學習活動關注的不是向學生呈現(xiàn)些什么內容,而是讓學生積極從事各種活動。
30.班級授課制是把一定數(shù)量的學生按年齡與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jù)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上課的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不是我國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31.布魯納的教學論思想突出表現(xiàn)在為“學科基本結構”和“探究法”。
32.辨析:鄧小平的“三個面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方針。
33.傳統(tǒng)課程注重課程綜合化的課程設計。
34.教學方法只包含教法。
35.導課的簡潔性只需考慮課堂教學時間。
36.實驗研究法是人文科學的一種研究方法。
37.課程設計主要考慮學科的內容,而不必考慮其他。
38.教育實驗研究法當中研究者不可以主動控制某些條件。
39.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能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能成為課程改革的積極的推動力量。
40.理想課程是學校教師按照課程理論和當時社會發(fā)展及兒童發(fā)展的需要,所確定的有關課程應該如何設計,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水平和標準的想法。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