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師《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在線作業(yè)二-0006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多選題 (共 50 道試題,共 100 分)
1.以行政征收發(fā)生的根據為標準,行政征收可分為( )。
A.因使用權而引起的征收
B.因行政法上的義務而引起的征收
C.因違反行政法的規(guī)定而引起的征收
D.因處罰而引起的征收
2.有關行政機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公安派出所、稅務所都是行政機構
B.行政機構是行政機關的組成部分,不獨立對外承擔法律責任
C.行政機構是行政組織的一種,經法律授權可以成為行政主體
D.依據法律、法規(guī)授權,而設立的專門行政機構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能提起行政訴訟的情形包括()
A.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fā)給撫恤金的
B.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guī)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C.認為行政機關對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不合理的
D.認為行政機關的決定、命令不符合憲法的
E.認為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4.下列許可證中屬于附有義務的有 ( )。
A.持槍證
B.營業(yè)執(zhí)照
C.排污許可證
D.捕魚、狩獵證
5.訴訟期間,出現以下情況可以停止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執(zhí)行( )。
A.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zhí)行的
B.原告申請停止執(zhí)行,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zhí)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zhí)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裁定停止執(zhí)行的
C.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停止執(zhí)行的
D.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6.行政處罰法定原則的含義有( )。
A.處罰的主體是法定的行政主體
B.處罰的程序是法定的
C.處罰的依據是法定的
D.處罰的對象是法定的
7.下列有關我國國家公務員的論述,錯誤的是哪些?()
A.國家公務員就是我國行政機關的一切工作人員
B.國家公務員包括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報中執(zhí)行國家公務的人員
C.國家公務員分為政務類公務員和業(yè)務類公務員
D.國家公務員分為各級人民政府組成人員的公務員和一般公務員
8.司法審查的參加人有( )。
A.第三人
B.原告
C.被告
D.共同訴訟人
9.依據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下列違法行政行為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損害的,國家應當予以賠償( )。
A.行政處罰
B.行政強制措施
C.行政征收行為
D.行政不作為行為
10.根據法律規(guī)定,下列哪些是規(guī)章的制定主體?()
A.國務院各部委
B.中國人民銀行
C.國務院辦公廳
D.具有行政管理職權的國務院直屬機構
11.下列屬于行政行為的有()。
A.一個行政機關購買辦公用品
B.行政機關制定規(guī)范性文件
C.街道辦事處與居委會簽訂衛(wèi)生管理承包合同
D.發(fā)布天氣預報
12.國家賠償的方式主要有( )。
A.實物賠償
B.恢復原狀
C.返還財產
D.金錢賠償
13.形式性行政違法的具體表現有( )。
A.行為的作出和實施不符合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程序
B.行為的表現形式不符合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形式
C.違反行政實體法律規(guī)范的要求
D.違反法定程序
14.行政行為無效的理由有()
A.有明顯的違法情形
B.明顯超越職權
C.不適當
D.受脅迫所為
E.沒有實施的可能
15.有關國家賠償制度歷史發(fā)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國家賠償制度的早期階段為國家無責任時期
B.最早確立國家對非權力作為的賠償責任的國家是德國
C.1919年德國《魏瑪憲法》在世界上首次以根本法形式確立了國家責任
D.二戰(zhàn)以后,世界各國逐漸確立了國家責任
16.行政程序法的作用在于( )。
A.監(jiān)督和控制行政權
B.保護相對方的合法權益
C.提高行政效率
D.保障行政機關的管理秩序
17.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共同適用的基本原則和規(guī)定有()。
A.和理性原則
B.適當性原則
C.不適用調解
D.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執(zhí)行的原則
18.擁有行政立法權的機關有( )。
A.國務院及其所屬部委
B.縣人民政府
C.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D.經權力機關特別授權的某些經濟特區(qū)的市人民政府
19.行政合同變更的主要理由有( )。
A.行政主體根據公共利益需要而單方變更
B.行政相對方根據自己的經濟利益而單方變更
C.因不可抗力而變更
D.行政機關根據自己的經濟利益而變更
20.根據實施行政行為時形成的法律關系不同,行政行為分為三類( )。
A.行政立法行為
B.行政決策行為
C.行政執(zhí)法行為
D.行政司法行為
21.訴訟代理人具有以下特點( )。
A.只能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訴訟活
B.參加訴訟的目的在于維護被代理人的權益
C.只能代理一方當事人
D.訴訟代理人在其代理權限范圍內實施的訴訟行為,被代理人承擔法律后果
22.行政指導以其功能差異為標準,可分為()
A.規(guī)制性行政指導
B.調整性行政指導
C.助成性行政指導
D.普遍性行政指導
E.個別性行政指導
23.下列屬于行政法調整對象的有()。
A.行政管理關系
B.行政法制監(jiān)督關系
C.行政救濟關系
D.內部行政關系
24.行政職權的構成要素包括( )。
A.權利主體
B.權利客體
C.權利內容
D.權利范圍
25.根據我國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guī)定,行政處罰的法定程序有( )。
A.簡易程序
B.普通程序
C.聽證程序
D.裁決程序
26.某區(qū)公安分局與工商局共同對李某作出處罰決定,李某不服欲提起行政賠償請求, 本案行政賠償義務機關是( )。
A.某區(qū)公安分局
B.某區(qū)工商局
C.某市公安局
D.某市工商局
E.某區(qū)公安分局與工商局的共同上級機關區(qū)人民政府
27.行政行為違法時,下列哪些機關擁有撤銷權( )。
A.人民法院
B.國務院
C.作出行政行為的機關
D.上級行政機關
28.行政法律關系必須有雙方當事人才能成立,其中一方當事人必須是行政機關,另一方當事人可能是( )。
A.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B.其他國家機關
C.企業(yè)事業(yè)單和社會團體
D.國家
29.行政立法的特殊原則有三個( )。
A.穩(wěn)定性與適應性相結合原則
B.統(tǒng)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原則
C.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原則
D.原則性與具體性相結合原則
30.排除行政違法性的行為有( )。
A.正當防衛(wèi)
B.緊急避險
C.不可抗力
D.意外事件
31.具體行政行為符合下列條件的,行政復議機關可以作出維持決定( )。
A.認定事實清楚
B.證據確鑿
C.適用依據正確
D.程序合法
32.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下列機關復議( )。
A.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
B.上一級主管部門
C.上一級人民政府
D.上一級人大
33.保障公正原則實現的基本制度有( )。
A.回避制度
B.合議制度
C.聽證制度
D.調查制度
34.下列行為體現行政優(yōu)先權的是 ( )。
A.一般車輛為執(zhí)行公務的警車避讓
B.國家財政為公安機關撥??钯徺I警車
C.沒有法律的特別規(guī)定,具體行政行為在訴訟期間不停止執(zhí)行
D.出現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態(tài),有關行政機關在處置時,可以不受某些程序制約
35.在我國,公務員法律關系可以因下列情況而變更( )。
A.晉升
B.降職
C.交流
D.撤職
36.屬于行政優(yōu)先權的是 ( )。
A.先行處置權
B.獲得社會協(xié)助權
C.行政行為公定力
D.行政受益權
37.行政確認是( )的行政行為。
A.要式
B.默示
C.羈束
D.自由裁量
38.行政行為與民事行為和其他國家機關的行為相比較,具以下特征:( )。
A.從屬法律性
B.裁量性
C.效力先定性
D.雙方意志性
39.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包括()。
A.公定力
B.確定力
C.拘束力
D.執(zhí)行力
40.監(jiān)督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 )。
A.人民代表大會
B.檢察院
C.人民法院
D.監(jiān)察機關
41.下列關于行政裁決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確的?()
A.行政裁決的對象是特定的民事、刑事糾紛
B.行政裁決的主體是法律授權的特定行政機關
C.行政裁決在形式上具有準司法性
D.行政裁決在效果上具有強制性
42.體現相對方參與原則的基本制度有( )。
A.表明身份程序
B.聽證程序
C.了解行政行為內容程序
D.要求說明理由制度
43.下列可以成為行政相對人的是 ( )。
A.工商機關
B.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
C.外國人和外國組織
D.我國公民
44.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 )。
A.合法性原則
B.合理性原則
C.相對方參與原則
D.行政應急性原則
45.行政行為無效產生如下法律后果( )。
A.行政相對方可以不執(zhí)行該行政行為
B.行政相對方可以在任何時候請求有權機關宣布該行為無效
C.有權機關可以在任何時候宣布該行為無效
D.該行為被宣布無效后,由此給行政相對方造成的損失應由國家賠償
46.下列屬于外部行政行為的有( )。
A.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guī)的行為
B.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行為
C.行政機關對所屬公務員的行政處分
D.人民法院的行政訴訟行為
47.以下不屬于行政訴訟范圍的行為有( )。
A.國防、外交行為
B.抽象行政行為
C.內部行政行為
D.法律規(guī)定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為
48.下列有關行政確認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行政確認的主體是特定的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授權的組織
B.行政確認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C.行政確認的內容是確定或否定相對方的法律地位和權利義務
D.行政確認是要式行政行為
49.行政指導以其作用的性質為標準,分為( )。
A.促進性指導
B.限制性指導
C.調整性指導
D.貿易性指導
50.行政許可的特征有( )。
A.行政許可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B.行政許可是要式行政行為
C.行政許可是一種依申請進行的行政行為
D.行政許可是一種雙方行政行為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