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春福師《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線作業(yè)一【資料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2/8/4 20:40:59來源:admin瀏覽: 33 次

福師《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線作業(yè)一-0004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7 道試題,共 34 分)

1.下列屬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途徑的是( )

A.全面滲透

B.學科滲透

C.校園文化滲透

D.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2.小明一向是個聰明活潑的孩子,可是剛上初一時,一次因為遲到挨了班主任的批評,第二天表現(xiàn)出對學校的恐懼,賴在家里不肯上學你認為小明的問題屬于( )。

A.暫時的心理狀態(tài)

B.青春期心理特點

C.個人的人格特質

D.社會適應不良

 

3.神經癥:( )。

A.是一種由于生理因素造成的常見病

B.是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社會適應能力與工作基本能力都喪失

C.是一組非器質性的輕型大腦功能失調的心理疾病總和

D.是突發(fā)性的

 

4.王國維在《論教育之宗旨》中將精神教育之理想歸納為三個字( )。

A.才、智、德

B.真、善、美

C.真、智、德

D.知、情、意

 

5.2002年,教育部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所下發(fā)的文件是( )。

A.《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

B.《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意見》

C.《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D.《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6.( )是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他是一個人的經常的、穩(wěn)定的、本質的、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

A.個性

B.氣質

C.性格

D.智力

 

7.家校協(xié)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聯(lián)系模式應該是:( )。

A.主要是家長會、家訪、家長來訪

B.家校共同研究

C.家校共同探索

D.除常規(guī)的聯(lián)系方式外,家校應共同研究、共同探索

 

8.既是學校心理咨詢的重點,又是大面積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質的基礎的是( )。

A.適應性心理咨詢

B.障礙性心理咨詢

C.發(fā)展性心理咨詢

D.適應性心理咨詢

 

9.經驗本位的綜合課程即( )

A.顯性課程

B.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

C.隱性課程

D.心理健康教育學科課程

 

10.( )是一個人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

A.個性

B.氣質

C.性格

D.智力

 

11.( )是指一個人一生中所有與工作相聯(lián)系的行為與活動,包括與之相關的態(tài)度、價值觀、愿望等的經歷過程。

A.職業(yè)角色

B.職業(yè)生涯

C.職業(yè)經歷

D.職業(yè)勞動

 

12.教師要以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不僅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更要把握學生的過去,很好地預測學生將來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指的是:( )

A.尊重性原則

B.發(fā)展性原則

C.活動性原則

D.整體性原則

 

13.美國著名的職業(yè)指導專家( )把人的個性類型劃分為現(xiàn)實型(R型)、研究型(I型)、藝術型(A型)、社會型(S型)、企業(yè)型(E型)和常規(guī)型(C型)

A.卡特爾

B.霍蘭德

C.埃里克森

D.詹姆士

 

14.()是一個人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建議采用張拓基、陳會昌變定的“氣質量表”進行測試。

A.個性

B.氣質

C.性格

D.智力

 

15.學校心理咨詢與輔導的過程一般包括( )。

A.五個階段

B.六個階段

C.四個階段

D.七個階段

 

16.美國著名的職業(yè)指導專家( )把人的個性類型劃分為現(xiàn)實型(R型)、研究型(I型)、藝術型(A型)、社會型(S型)、企業(yè)型(E型)和常規(guī)型(C型)

A.卡特爾

B.霍蘭德

C.埃里克森

D.詹姆士

 

17.情緒輔導,又稱( )。

A.情感教學

B.情感教育

C.情緒教育

D.情感訓練

 

二、多選題 (共 21 道試題,共 42 分)

18.發(fā)展性學習輔導實際上是解決學生( )等問題。

A.能不能學

B.想不想學

C.愛不愛學

D.會不會學

 

19.了解自己的職業(yè)心理包括( )。

A.了解自己的職業(yè)或專業(yè)興趣

B.了解自己的職業(yè)能力

C.了解自己的職業(yè)要求

D.了解自己的職業(yè)氣質

 

20.情緒輔導的內容主要包括____

A.情緒認識

B.情緒識別

C.情緒溝通

D.情緒控制

E.情緒熏陶

 

21.情緒輔導的內容主要包括( )

A.情緒認識

B.情緒識別

C.情緒溝通

D.情緒控制

E.情緒熏陶

 

22.生涯輔導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A.生涯規(guī)劃和生涯決策能力的輔導

B.了解自我狀況和澄清個人價值觀的輔導

C.升學和就業(yè)的輔導

D.開發(fā)自我潛能的輔導

 

23.自我意識輔導的內容主要包括____

A.自我認識

B.自我接受

C.自我協(xié)調

D.自我激勵

E.自我管理

 

24.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策略有____

A.要講究深度滲透

B.要講究有機滲透

C.要講究適度滲透

D.要講究靈活滲透

 

25.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的教學模式主要有____

A.情境 ── 體驗式教學模式

B.“問題 ── 體驗 ── 認知式”教學模式

C.“體驗——問題——認知式”教學模式

D.自主型活動目標模式

 

26.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途徑是( )。

A.心理咨詢

B.心理治療

C.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D.全面滲透

 

27.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做到科學、合理的設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A.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是“次級目標” 或稱為 “副目標”、“輔目標”

B.符合學科及其教材的內在規(guī)定性

C.目標設定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狀況,具有客觀針對性

D.目標設定應盡量避免過于“線性化”

 

28.從教育效應的層面來考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A.普及目標

B.基礎目標

C.基本目標

D.終極目標

 

29.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有( )

A.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B.有助于推動我國教育改革的進程

C.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需要

D.滿足家長的要求

 

30.學校應堅持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有( )。

A.以學生為主的策略

B.以家長為主的策略

C.以學校為主的策略

D.中立性策略

E.客觀性策略

 

31.根據在校學生活動的范圍,可將學生的活動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

A.學習活動

B.人際交往活動

C.家庭活動

D.社會適應

E.與自我有關的活動

 

32.心理咨詢與輔導中的會談技術有( )

A.傾聽的技術

B.影響的技術

C.非言語技術

D.注視的技術

 

33.學校生涯教育的階段( )

A.生涯認知階段

B.生涯探索階段

C.生涯定向階段

D.生涯準備階段

E.生涯安置階段

 

34.具體而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成長、發(fā)展的作用有____

A.維護學生心理健康

B.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C.形成學生良好人格

D.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35.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有( )

A.認同教師角色,悅納教師職業(yè)

B.具有和諧的教育人際關系

C.對教育環(huán)境的良好適應和改造

D.具有穩(wěn)定而積極的教育心境

 

36.當前判斷心理健康標準理論依據有____

A.統(tǒng)計學標準

B.社會學標準

C.醫(yī)學標準

D.年齡階段標準

 

37.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評估方法有( )

A.觀察法

B.訪談法

C.問卷法

D.測驗法

 

38.教師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特點是( )

A.無生涯性和高獨立性

B.工作對象的強同質性和高差異性

C.與工作對象的年齡差距呈增大趨勢

D.強示范性和時空相對無限性

 

三、判斷題 (共 12 道試題,共 24 分)

39.傳統(tǒng)教育強調的三個中心是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

 

40.興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認識傾向。

 

41.素質是以人的先天稟賦為基礎 ,在環(huán)境和教育影響下逐漸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相對穩(wěn)定的基本品質,即品德、智力、身體、心理品質以及審美能力等的整合。

 

42.1978年,國際初級衛(wèi)生保健大會發(fā)表的《阿拉木圖宣言》又對健康的涵義作了重申:“健康不僅是沒有身體疾病和虛弱,而且是身心健康,社會幸福的完美狀態(tài)。”

 

43.想象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44.心理健康的終極目標是優(yōu)化心理素質,促進全面發(fā)展。

 

45.智力發(fā)展是心理健康的基礎,而心理健康是智力發(fā)展的標志之一。

 

46.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一門活動本位的課程。

 

47.心理輔導的含義是指在良好治療關系的基礎上,由經過專業(yè)訓練的治療者運用心理學的有關理論和技術,對當事人進行幫助,以消除和緩解當事人的較嚴重心理問題和障礙 ,促進其人格向健康協(xié)調的方向發(fā)展 ,恢復其心理健康的過程。

 

48.斯金納的“程序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就是建立在行為主義理論的基礎上的

 

49.心理衛(wèi)生有時又稱精神衛(wèi)生,是研究人類如何維持和保護心理健康的原則和措施的一門學問。

 

50.人的心理素質是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過程,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某個人某一時刻的心理狀態(tài)判斷其心理素質的高低。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