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財《公共關系學X》綜合作業(yè)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1.將生活中“道聽途說”,報上、書上的一些零散、無序的信息采來,從中篩選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是( )。
A.合作調查
B.開掘信息
C.隨機捕捉
D.專題調查
2.下列關于公共關系與人際關系的說法中錯誤的有( )。
A.產生的基礎是一樣的
B.人際傳播是公關手段之一
C.公共關系的知識與人際關系的知識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共同發(fā)展
D.主體中公共關系的組織等于人際關系的正式群體
3.決定是否舉辦發(fā)布會最重要的是先確定( )。
A.確定時間
B.確定新聞價值
C.確定發(fā)布會的地點
D.確定主持人
4.艾維·李所代表的是( )。
A.單向傳播式的公共關系
B.單向吹噓式的公共關系
C.雙向對稱性的公共關系
D.雙向溝通式的公共關系
5.雙向對稱式的公共關系所要達到的目的是( )。
A.為了雙方的利益,和諧拓展
B.尋求公眾的理解、認同與接納
C.為了贏得公眾的支持而取悅公眾
D.為了擴大自身影響而玩弄公眾
6.( )分為認知和評價兩部分。
A.公眾構成
B.公眾態(tài)度
C.公眾需求
D.輿論領袖
7.公共關系傳播的核心內容是( )。
A.組織規(guī)模
B.組織名譽
C.組織范圍
D.組織形象
8.信度是指( )。
A.問卷的可靠性與一致性
B.問卷的可靠性與有效性
C.問卷的有效性和正確性
D.問卷的一致性和正確性
9.“7因素理論”不包括( )。
A.結構
B.系統(tǒng)
C.個人價值觀
D.人員
10.( )不屬于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要求。
A.求實性
B.敏銳性
C.應變性
D.探索性
11.可運用于訪談調查法的是( )。
A.網(wǎng)上問卷
B.電話調查
C.訪問問卷
D.自填問卷
12.( )特點是靠優(yōu)惠措施和感情聯(lián)絡來維系與公眾的關系。
A.軟維系
B.硬維系
C.強化維系
D.弱化維系
13.員工素質屬于( )。
A.可確指的知識產權型無形資產
B.不可確指的非知識產權型無形資產
C.可確指的獲得性特種權利資產
D.不可確指的自然條件賦予的無形資產
14.公共關系的評價指標是( )。
A.美譽度
B.政治立場
C.經濟指標
D.社會指標
15.名牌追求的目標是( )。
A.指名度
B.知名度
C.定位度
D.忠誠度
16.下列關于全員公共關系意識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是指組織全體人員都要具備公共關系的意識
B.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組織形象
C.有利于維持組織良好形象
D.與專家PR矛盾
17.( )被稱為最早探討“公共關系理論”的專著。
A.《每日記聞》
B.《修辭學》
C.《高盧戰(zhàn)記》
D.《新英果實》
18.( )又稱傳播者。
A.信源
B.信宿
C.媒介
D.信道
19.被稱為“公共關系策劃方案深入人心的‘金鑰匙’”的是( )。
A.公眾心理
B.信息個性
C.審美情趣
D.組織目標
20.( )是現(xiàn)代公共關系的發(fā)祥地,也是公共關系走向世界的策源地。
A.英國
B.加拿大
C.美國
D.法國
二、多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60 分)
21.從企業(yè)理念的功能作用看,設計企業(yè)理念的重大意義包括( )。
A.理念像燈塔一樣,具有導向功能
B.理念像磁石,具有凝聚功能
C.理念像光和熱,有輻射功能
D.理念像標志,具有識別功能,是公眾識別企業(yè)重要依據(jù)
E.理念像警鐘,有保證質量的功能
22.危機的管理與預防途徑有( )。
A.成立危機管理委員會
B.危機預測分析
C.搞好內部培訓
D.確定組織發(fā)言人
E.制定應急計劃
23.組織參觀的目的效果有( )。
A.擴大組織知名度
B.和諧社區(qū)關系
C.促進業(yè)務
D.增強員工的自豪感
E.增強家屬的自豪感
24.公共關系的直接功能包括( )。
A.對個人的作用
B.對社會的作用
C.增強組織實力的作用
D.導向作用
E.凈化社會風氣作用
25.據(jù)公關人際傳播的實際情況,受者的心理定勢集中體現(xiàn)在微觀心理定勢層次,其主要有( )。
A.移情效應
B.首因效應
C.近因效應
D.定型效應
E.暈輪效應
26.問卷一般包括( )。
A.前言
B.結語
C.主體
D.問候語
E.附錄
27.從時間上分類,公共關系的目標可分為( )。
A.項目目標
B.中期目標
C.長期目標
D.短期目標
E.追蹤目標
28.名牌的特性包括( )。
A.滿足物質享受與精神享受的統(tǒng)一
B.有限與無限的對立統(tǒng)一
C.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對立統(tǒng)一
D.結實與脆弱的對立統(tǒng)一
E.簡單與復雜的對立統(tǒng)一
29.隨機捕捉的優(yōu)勢是( )。
A.主動性強
B.成本低
C.以逸待勞
D.信息來源廣
E.信息質量高
30.創(chuàng)造性解題訓練模式內容包括( )。
A.設想發(fā)現(xiàn)
B.接受發(fā)現(xiàn)
C.問題發(fā)現(xiàn)
D.解法發(fā)現(xiàn)
E.事實發(fā)現(xiàn)
31.集體訪談法的優(yōu)點包括( )。
A.完全排除被調查者之間的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
B.了解情況快,工作效率高
C.占用被調查者的時間較少
D.簡便易行
E.人多見識廣
32.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標準有( )。
A.先進性
B.新穎性
C.時間性
D.價值性
E.地域性
33.按照調查的方法分,公共關系調查可分為( )。
A.訪談法
B.問卷調查法
C.實地觀察調查法
D.文獻調查法
E.實驗調查法
34.下列關于各階段公共關系的代表人物描述正確的有( )。
A.單向吹噓式的公共關系—代表人物是費尼斯·泰勒·巴納姆
B.雙向溝通式的公共關系—代表人物是喬治·克里爾
C.單向傳播式的公共關系—代表人物是艾維·李
D.雙向對稱式的公共關系—代表人物是斯科特·卡特李普和阿倫·森特
E.雙向溝通式的公共關系—代表人物是愛德華·伯納斯
35.從效果上分類,公共關系的目標可分為( )。
A.滿意目標
B.最優(yōu)目標
C.厭惡目標
D.中立目標
E.備用目標
36.妨礙發(fā)現(xiàn)問題的阻力主要有( )。
A.囿于過去的經驗,安于現(xiàn)狀
B.習慣性思維,思維定勢
C.儲備知識不夠,看不到問題
D.缺乏必要的魄力與膽量
E.缺乏自信
37.企業(yè)精神的傳播具體方法有( )。
A.條例法
B.標語法
C.編歌法
D.強制法
E.廣告法
38.社會組織的基本特征包括( )。
A.組織具有特定的功能
B.組織具有一定數(shù)量的、較為固定的成員
C.組織具有實現(xiàn)目標的結構和手段
D.組織具有特定的目標
E.組織目標可以是模糊的
39.公共關系人員必須具備( )。
A.很好的職業(yè)道德
B.實用的能力技巧
C.廣泛的人際交往范圍
D.良好的知識結構
E.較好的心理素質
40.名牌的功能包括( )。
A.既裝有形資產,又裝無形資產
B.既裝現(xiàn)有的產品,又裝未來的產品
C.既裝現(xiàn)有的形象,又裝未來的形象
D.既裝自己的產品,又裝他人的產品
E.既裝自己的形象,又裝他人的形象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