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福建開放大學)23春《建筑工程質(zhì)量檢驗》單元自測4【資料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3/1/11 23:15:22來源:admin瀏覽: 0 次

形考任務4(項目7-8;分值:10分)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1.屋面工程應根據(jù)建筑物的性質(zhì)、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按不同等級進行設防,屋面防水等級共分(  )個等級。


A.二


B.三


C.四


D.五

 


2.屋面工程中找平層宜采用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找平層的抹平工序應在(  )完成,壓光工序應在終凝前完成,終凝后應進行養(yǎng)護。


A.初凝前


B.終凝前


C.初凝后


D.終凝后

 


3.隔汽層應設置在(  )與保溫層之間;隔汽層應選用氣密性、水密性好的材料。


A.結構層


B.構造層


C.防水層


D.主體基層

 


4.現(xiàn)澆泡沫混凝土保溫層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其正負偏差應為5%,且不得大于5mm。檢驗方法為(  )。


A.鋼針插入


B.尺量檢查


C.鉆芯測量


D.鋼針插入和尺量檢查

 


5.屋面工程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規(guī)定防水混凝土表面的裂縫寬度不應大于(  )mm,并不得貫通。


A.0.1


B.0.2


C.0.5


D.1

 


6.胎體增強材料長邊搭接寬度不應小于50m,短邊搭接寬度不應小于(  )mm。


A.100


B.120


C.70


D.50

 


7.檢查屋面有無滲漏、積水和排水系統(tǒng)是否暢通,應在雨后或持續(xù)淋水(  )h后進行,并應填寫淋水試驗記錄。


A.1


B.2


C.6


D.12 

 


8.設計變更不得降低建筑節(jié)能效果。當設計變更涉及建筑節(jié)能效果時,該項變更應經(jīng)(  )審查,在實施前應辦理設計變更手續(xù),并獲得監(jiān)理或建設單位的確認。


A.建設單位


B.監(jiān)理單位


C.原施工圖設計審查機構


D.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9.建筑節(jié)能工程施工應當按照(  )設計文件和經(jīng)審批的建筑節(jié)能工程施工技術方案的要求施工。


A.建設單位認可的


B.監(jiān)理單位認可的


C.工程質(zhì)量監(jiān)督站認可的


D.審查合格的


 


10.墻體節(jié)能工程應采用外保溫定型產(chǎn)品或成套技術時,其型式檢驗報告中應包括(  )檢驗。


A.安全性


B.耐候性


C.安全性和耐候性


D.耐久性


 


11.嚴寒、寒冷和夏熱冬冷地區(qū)外墻熱橋部位,應按設計要求采?。?nbsp; )措施。


A.結構加強


B.構造加強


C.節(jié)能保溫等隔斷熱橋


D.防水


 


12.采用現(xiàn)場噴涂或模板澆注有機類保溫材料做外保溫時,有機類保溫材料應達到(  )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A.凝結時間


B.陳化時間


C.初凝時間


D.終凝時間


 


13.嚴寒、寒冷地區(qū)的建筑外窗采用推拉窗或凸窗時,應對(  )做現(xiàn)場實體檢驗,檢測結果應滿足設計要求。


A.水密性


B.氣密性


C.抗風壓性


D.平面變形性


 


14.外門窗框或副框與洞口之間的間隙應采用(  )填充飽滿,并使用密封膠密封;外門窗框與副框之間的縫隙應使用密封膠密封。


A.水泥砂漿


B.水泥混合砂漿


C.密封材料


D.彈性閉孔材料


 


15.不得在松散材料保溫層上做細石混凝土防水層。


 


16.屋面的保溫層和防水層嚴禁在雨大、雪天和五級及其以上時施工。施工時環(huán)境氣溫一般不做要求。


 


17.對一般的建筑物,其防水層合理年限為10年,設防要求為一道設防;對重要的建筑和高層建筑,其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為15年,設防要求為二道設防。


 


18.卷材防水當坡度大于30%時,應采取固定措施,固定點應密封嚴密。


 


19.剛性防水屋面不適用設有松散材料保溫層的屋面以及受較大振動或沖擊的和坡度大于15%的建筑屋面。


 


20.基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和基層的轉角處,找平層均應做成圓弧形。但不同材質(zhì)的卷材,其圓弧直徑要求是不同的。


 


21.架空隔熱制品支座底面的卷材、涂膜防水層上,一般可以不另采取加強措施。


 


22.涂膜應根據(jù)防水涂料的品種分遍涂布,不得一次涂成。應待先涂的涂層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


 


23.燃燒性能的檢測機構較少,試驗復雜且費用高,又沒有簡便方法,應檢查型式檢驗報告,一般不進行現(xiàn)場抽樣檢測。


 


24.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其節(jié)能保溫做法不得影響地面排水坡度,保溫層沒有防水要求。


 


25.外墻節(jié)能構造的現(xiàn)場實體檢驗應在監(jiān)理(建設)人員見證下實施,應委托有資質(zhì)的檢測機構實施,不得由施工單位實施。


 


26.門窗工程使用單面鍍膜玻璃的鍍膜層應朝向室外,中空玻璃的單面鍍膜玻璃應在最內(nèi)層,鍍膜層應朝向室外。


 


27.屋面保溫隔熱層施工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找平層和防水層的施工,避免保溫層受潮、浸泡或受損。


 


28.建筑節(jié)能工程使用的材料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對材料有害物質(zhì)限量標準的規(guī)定,不得對室內(nèi)外環(huán)境造成污染。


 


29.門窗鍍(貼)膜玻璃在節(jié)能方面作用,一是遮陽,另一是降低傳熱系數(shù)。


 


30.屋面找坡應滿足設計排水坡要求,結構找坡不應小于(  ),材料找坡宜為2%;檐溝、天溝縱向找坡不應小于1%,溝底水落差不得超過200mm。


A.2%


B.3%


C.4%


D.5%


 


31.屋面工程的主要功能是(  )。


A.排水


B.防水


C.保溫


D.隔熱


E.承重


 


32.屋面工程保溫材料的(  ),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A.導熱系數(shù)


B.表觀密度或干密度


C.抗壓強度或壓縮強度


D.抗拉強度


E.燃燒性能


 


33.屋面工程中架空隔熱制品的質(zhì)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


A.非上人屋面的砌塊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U7.5


B.上人屋面的砌塊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U10


C.混凝土板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


D.混凝土板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40


E.板厚及配筋應符合設計要求


 


34.密封防水部位的基層應符合下列要求:(  )。


A.基層應牢固,表面應平整、密實,不得有裂縫、蜂窩、麻面、起皮和起砂現(xiàn)象


B.基層混凝土強度不得小于C30


C.基層應清潔、干燥,并應無油污、無灰塵


D.嵌入的背襯材料與接縫壁間不得留有空隙


E.密封防水部位的基層宜涂刷基層處理劑,涂刷應均勻,不得漏涂


 


35.建筑節(jié)能材料進場時應檢查(  )。


A.材料、設備外觀質(zhì)量


B.材料、設備外觀質(zhì)量


C.材料、設備的技術參數(shù)


D.材料、設備的質(zhì)量證明文件


E.材料、設備的生產(chǎn)許可證


 


36.對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應檢查(  )。


A.核查系統(tǒng)的準用證


B.核對現(xiàn)場建筑節(jié)能系統(tǒng)和設計文件的一致性


C.核對現(xiàn)場建筑節(jié)能系統(tǒng)和型式檢驗報告的一致性


D.核對現(xiàn)場建筑節(jié)能系統(tǒng)和耐候性檢測報告中檢測時系統(tǒng)的一致性


E.核查系統(tǒng)建筑節(jié)能技術鑒定報告

 


37.主體結構完成后進行施工的墻體節(jié)能工程,應在基層質(zhì)量驗收合格后施工,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  ),施工完成后應進行墻體節(jié)能分項工程驗收。與主體結構同時施工的墻體節(jié)能工程,應與主體結構一同驗收。


A.下道工序的施工


B.質(zhì)量檢查


C.隱蔽工程驗收所


D.檢驗批驗收


E.分項工程的驗收

 


38.墻體節(jié)能工程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


A.保溫材料的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B.保溫板與基層及各構造層之間的粘結或連接必須牢固。粘結強度和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保溫板材與基層的粘接強度應做現(xiàn)場拉拔試驗,試驗結果應符合要求


C.保溫漿料應分層施工。當外墻采用保溫漿料做外保溫時,保溫層與基層之間及各層之間的粘結必須牢固,不應脫層、空鼓和開裂


D.當墻體節(jié)能工程的保溫層采用預埋或后置錯固件固定時,錨固件數(shù)量、位置、錨固深度和拉拔力應符合設計要求。后置錯固件應進行現(xiàn)場拉拔試驗,試驗結果應符合要求


E.熱工性能應符合要求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