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抗震設計》在線平時作業(yè)1-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8 道試題,共 40 分)
1.概念“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的建筑物可按非抗震設防地區(qū)的建筑物進行計算和構造”是
A.正確的
B.不正確的
C.對甲類建筑不正確,對乙丙丁類建筑正確
D.對甲乙類建筑不正確,對丙丁類建筑正確
2.鋼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必須設置防震縫時,若高度不超過15m,縫寬可采用
A.70mm
B.80mm
C.90mm
D.100mm
3.地震發(fā)生時第一個地震波的發(fā)源點稱為
A.震中
B.震源
C.震中區(qū)
D.發(fā)震區(qū)
4.土質條件對地震反應譜的影響很大,土質越松軟,加速度譜曲線表現為
A.譜曲線峰值右移
B.譜曲線峰值左移
C.譜曲線峰值增大
D.譜曲線峰值降低
5.關于結構的抗震等級,下列說法錯誤的為
A.決定抗震等級時所考慮的設防烈度與抗震設防烈度可能不一致
B.只有多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才需劃分結構的抗震等級
C.房屋高度是劃分結構抗震等級的條件之一
D.抗震等級愈小,要求采取的抗震措施愈嚴格
6.現行抗震設計規(guī)范適用于下列哪種范圍的抗震設計?
Ⅰ、設防烈度為6~9度 Ⅱ、設防烈度為6~8度
Ⅲ、一般建筑 Ⅳ、行業(yè)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A.Ⅰ、Ⅲ
B.Ⅰ、Ⅲ、Ⅳ
C.Ⅱ、Ⅲ
D.Ⅱ、Ⅲ、Ⅳ
7.地震震級與地震釋放能量的關系是,震級增加一級時,能量約增加
A.10倍
B.15倍
C.25倍
D.32倍
8.里氏震級和地面振幅的關系是,震級相差一級,地面振幅相差
A.10倍
B.15倍
C.25倍
D.32倍
二、判斷題 (共 12 道試題,共 60 分)
9.在第一階段設計中,取第一水準(眾值烈度)的地震動參數計算結構的彈性地震作用標準值和相應的地震作用效應。
10.規(guī)范規(guī)定:底層框架磚房的底層縱橫向地震剪力設計值全部由該方向的抗震墻承受,并按各抗震墻的側移剛度分配。
11.抗震驗算時,結構任一樓層的水平地震剪力應符合下式要求:
{圖}
12.某類房屋的震害指數越大說明該類房屋的抗震性能越好。
13.某框架房屋高度為23m,設防烈度為7度,根據具體情況必須設置防震縫,則防震縫的最小寬度應為130mm。
14.彈塑性變形驗算是為了保證結構的正常使用。
15.橫波只能在固態(tài)物質中傳播。
16.受壓構件的位移延性將隨軸壓比的增加而減小。
17.構件截面平均剪應力與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之比稱為剪壓比。
18.當8、9度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房屋防震縫兩側結構高度、剛度或層高相差較大時,可在縫兩側的盡端沿全高設置垂直于防震縫的抗撞墻。
19.在鋼筋砼結構的施工中,主要受力鋼筋可以用強度等級比原設計強度等級高的鋼筋代替。
20.對建筑裝修要求較高的房屋和高層建筑 ,應優(yōu)先采用框架—抗震墻結構和抗震墻結構。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