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道德與修養(yǎng)》2023年春季學期在線作業(yè)(一)-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斷題 (共 20 道試題,共 100 分)
1.《禮記》中“九年知類通達”,指的是入學后的第九年考核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
2.在溝通中要學會“穿別人的鞋子”,注重對方感受。
3.在中國古代,跛立被認為是一種隨意的、不禮貌的站姿。
4.“原壤夷俟”,意思說原壤是夷狄。
5.自信是一種習慣。
6.中國古代深衣最下邊的邊,是取法稱垂和稱桿的。
7.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認為,身體表現(xiàn)可以反作用于心靈。
8.道德是為了約束人的自私本性而產(chǎn)生的,道德教育培養(yǎng)的都是偽君子。
9.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因其是普世價值而居于人類社會的價值制高點。
10.不同階級之間的道德存在著根本差異,沒有任何相同之處。
11.美國學者愛德華·霍爾首先提出了高語境傳播與低語境傳播的概念。
12.馬克思主義信仰可以近似地理解為一種宗教。
13.“坐毋箕”說的是坐著的時候不能像簸箕那樣雙腿分開伸向前方。
14.音色,指聲音的特色,通過一定的訓練是可以改變的。
15.美學家一致認為,人體是世界萬事萬物中最美的形態(tài)。
16.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最根本的是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
17.“授立不跪,授坐不立”,表達了古人“禮主宜”的觀念。
18.黃金分割律反映的是局部與整體的比例關系。
19.《禮記》中“禮…不辭費”說的是按照禮的要求,在正式場合可以說一些和談話主題無關的多余的話。
20.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準,最重要的就是看一個人是否用自己的勞動和聰明才智為個人的發(fā)展付出了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