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軟件工程》在線作業(yè)一 -0007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40 分)
1.軟件的主要功能和結構是在( )階段決定的
A.編程
B.分析設計
C.測試
D.維護
2.軟件生產經過了三個階段,其中程序系統時代是在( )
A.1946年--1956年
B.1956年--1968年
C.1968年--1978年
D.1978年--現在
3.軟件工程過程共包含( )個過程。
A.6
B.7
C.8
D.9
4.研究開發(fā)所需要的成本和資源是屬于可行性研究中的( )研究的一方面。
A.技術可行性
B.經濟可行性
C.社會可行性
D.法律可行性
5.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 )。
A.軟件工程
B.項目管理工具
C.軟件工具
D.需求分析工具
6.基于知識的模型是將( )模型和專家系統結合在一起。
A.瀑布模型
B.增量模型
C.螺旋模型
D.噴泉模型
7.下列不屬于成本效益的度量指標( ?。?/p>
A.貨幣的時間價值
B.投資回收期
C.性質因素
D.純收入
8.需求分析是( )
A.由開發(fā)人員和系統分析人員完成
B.由系統分析人員完成
C.軟件生命周期的開始
D.軟件開發(fā)任務的基礎性工作
9.在下列哪個階段( )技術特點是多用戶,實時,數據庫,軟件產品
A.第一階段
B.第二階段
C.第三階段
D.第四階段
10.在數據流圖中,符號方框表示( )
A.變換/加工
B.外部實體
C.數據流
D.數據存儲
二、多選題 (共 5 道試題,共 20 分)
11.結構圖的形態(tài)特征包括( )
A.深度
B.廣度
C.寬度
D.扇出和扇入
12.下列關于瀑布模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瀑布模型的核心是按照軟件開發(fā)的時間順序將問題簡化。
B.瀑布模型具有良好的靈活性。
C.瀑布模型采用結構化的分析與設計方法,將邏輯實現與物理實現分開。
D.利用瀑布模型,如果發(fā)現問題修改的代價很低。
13.下面是可行性研究的步驟的是( )
A.重新定義問題
B.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統
C.導出和平加工選擇的解法
D.確定開發(fā)系統所需要的人員配置
14.衡量軟件獨立性兩個定性的度量標準是( )
A.邏輯性
B.隱蔽性
C.耦合性
D.內聚性
15.以下屬于完善性維護的有( )
A.解決開發(fā)是未能測試各種可能條件帶來的問題
B.增加聯機求助命令
C.縮短系統的應答時間,使其達到特定要求
D.為軟件的運行增加監(jiān)控設施
三、判斷題 (共 10 道試題,共 40 分)
16.結構化語言是一種半形式化語言。
17.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機制有繼承,消息和結構。
18.信息建模方法是從數據的角度來建立信息模型的,最常用的描述信息模型的方法是E-R 圖。
19.在軟件的體系結構中,模塊是不可分解、更換和組合的。
20.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是去開發(fā)一個軟件項目,而是研究這個項目是否值得去開發(fā)和其中的問題能否解決。
21.在進行了可行性分析后,需求分析就只需要解決目標系統的設計方案。
22.在面向對象的需求分析方法中,建立動態(tài)模型是最主要的任務。
23.PAD圖是一種描述程序邏輯結構的流程圖。
24.需求分析階段建立原型的目的是確定系統是否滿足用戶需求。
25.程序設計語言基本上可分為機器語言、高級語言和匯編語言三大類。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