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評價》2023年春學期在線作業(yè)2題目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下 列 說 法 錯 誤 的 是 ( )
A.外貌評價模式的局限是對評價者的素質要求較高。
B.頻率指達到指標體系項目要求的數(shù)量或各種規(guī)范化行為的相對次數(shù)。
C.目標游離評價模式是歷史上第一個較完整并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的教育評價模式。
D.教育評價信息的匯總是指把按指標體系末級指標逐項賦值得到的信息進行綜合。
2.教育評價資料的收集 方法不包括( )
A.觀察法
B.訪問談話
C.問卷調查
D.篩選法
3.下列哪個不是按照評價的功能或評價的功能與運行時間分類的?( )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自我評價
4.( )是指對評價對象的既有看法和態(tài)度影響對評價對象作出正確判斷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
A.理想效應
B.近因效應
C.類群效應
D.成見效應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幼兒園領導班子的評價、幼兒教師隊伍的評價、幼兒教師能力的評價、幼兒園課程的評價等屬于中觀評價。
B.教育目的的評價、對教育結構的評價、對學前教育制度的評價、對學前教育行政管理的評價等屬于中觀評價。
C.對兒童道德品質的評價、對兒童認知能力發(fā)展的評價、對兒童審美能力發(fā)展的評價、對兒童健康狀態(tài)的評價等屬于宏觀評價。
D.教育目的的評價、對教育結構的評價、對學前教育制度的評價、對學前教育行政管理的評價等屬于微觀評價。
6.把考試成績不好歸咎于身體不好,是( )的表現(xiàn) 。
A.本位心理
B.應付心理
C.敏感心理
D.文飾心理
7.下列關于評價心理的說法錯誤 的 是 ( )
A.在評價的結果處理過程中,評價者容易產(chǎn)生的心理現(xiàn)象有類群效應、遵從心理、逆反心理、本位心理等。
B.在評價的準備過程中,評價者容易產(chǎn)生的心理現(xiàn)象有角色心理、心理定勢、新奇感、時尚效應等。
C.在評價的準備過程中,評價者容易產(chǎn)生的心理現(xiàn)象有角色心理、心理定勢、新奇感、模式效應等。
D.把考試成績不好歸咎于身體不好,或出題不公正,這是文飾心理的表現(xiàn)。
8.下列有關問卷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問卷的答案時間一般應控制在40-60分鐘內。
B.問卷的答案時間一般應控制在30-40分鐘。
C.問卷中,文字要簡明扼要、準確無誤、通俗易懂、作答方便。一個問題只能有一個含義,不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含義。
D.問卷中所提問題應是調查中不可缺少的,并能較全面地反映調查的內容;要突出調查的重點,不能包羅萬象;相互之間不能交叉、重疊。
9.指標的三個特征不包括 ( )
A.在某一方面反映目標的本質屬性
B.是行為化了的目標
C.是預定好的目標
D.通過實際觀察和測定,可得出明確的結論
10.下列關于心理現(xiàn)象說法 錯 誤 的 是 ( )
A.暈輪效應指在觀察某個人時,由于他的某些品質或特征看來非常突出,從而掩蓋了對其他特征、品質的知覺和評價。
B.參照效應是指某些評價對象的“形象”影響著對另一些評價對象的印象和評價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
C.成見效應是指評價者在評價中由于種種原因,對評價對象的評價先后不一致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
D.成見效應是指對評價對象的既有看法和態(tài)度影響對評價對象作出正確判斷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1._____ 、 ______與_______并稱為世界教育科研的三大領域。( )
A.教育評價研究
B.教育基礎理論研究
C.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
D.教育哲學研究
12.下列哪些方法屬于定性評價的方法 ?( )
A.調查法
B.觀察法
C.哲學分析法
D.智力測驗
13.下 列說法錯誤的 有 ( )
A.權數(shù)是一個整體被分成若干個因素,用來表示每個因素在整體中所占比重大小的數(shù)字。
B.CIPP模式認為教育評價必須考察教育計劃或方案的實際效果而不是預期效果。
C.評價內容確定是否科學合理,間接影響評價的方向和評價結果的有效性。
D.CIPP模式的局限是對評價者的素質要求較高。
14.布盧姆提出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 區(qū)別( )
A.目的、職能或期望的用途不同
B.報告聽取人不同
C.覆蓋教育過程的時間不同
D.結果概括化程度不同
15.學 前 教 育 價 值體現(xiàn)的價值關系有( )
A.教師與兒童之間的價值關系
B.教師、兒童與教育情景、教育媒介之間的價值關系
C.兒童與兒童之間的價值關系
D.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價值關系
16.下 列 關 于 宏觀教育評價的說法正確的有 ( )
A.幼兒教師能力的評價屬于宏觀評價。
B.宏觀教育評價具有全局性、戰(zhàn)略性。
C.宏觀教育評價包括對教育目的的評價、對教育結構的評價、對學前教育制度的評價、對學前教育行政管理的評價、對某種教育思潮的評價等。
D.幼兒園課程的評價屬于宏觀評價。
17.下列關于個體內差異評價的說法正確 的 是( )
A.個體內差異評價充分照顧到了個體間的差異,在評價過程中不會給被評價者造成壓力。
B.個體內差異評價既不與客觀標準進行比較,又不與其他被評價者進行比較,很容易使被評價者自我滿足。
C.個體內差異評價是根據(jù)被評對象現(xiàn)在和過去的情況或自身不同的側面確定評價標準。
D.個體內差異評價不照顧評價對象集合的整體狀態(tài),評價對象集合中的每一個對象都要與集合外的一個標準進行比較。
18.下列關于教育評價的說法正 確的是.( )
A.教育評價就是對教育的價值進行判斷的過程。
B.教育評價的作用并不在于改進、提高,而是專門針對被評價對象的工具。
C..教育評價按范圍分為宏觀的教育評價和微觀的教育評價。
D.教育評價信息的匯總是指把按指標體系末級指標逐項賦值得到的信息進行綜合。
19.下列哪些屬于自我評 價的特點?( )
A.容易激發(fā)評價對象的自尊心、自信心。
B.缺乏外界參照體系,不便于進行橫向比較。
C.評價比較嚴格、慎重,比較客觀,可信度比較大。
D.容易出現(xiàn)對成績或問題估計得偏高或偏低現(xiàn)象。
20.當代學前教育評價的發(fā)展趨勢是( )
A.評價目的強調促進學前教育的發(fā)展
B.重視自評和他評相結合
C.重視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客觀評價與主觀描述相結合
D.教育評價主要用來鑒別學生,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
三、判斷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21.幼兒教師對幼兒的評價 、 幼兒園教師之間的相互評價、幼兒園園長對教師的評價等屬于他人評價。
22.根據(jù)參與評價的主體不同,學前教育評價分為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 。
23.全體兒童按照身體健康狀況從最好到最差排名,每名幼兒都有相對位置,表明在團體中的優(yōu)劣情況,這是絕對評價。
24.教育評價在許多方面具有模糊性 ,而且往往涉及間接觀察和推斷 ,對把握事實的精確性造成較大困難。
25.評價標準中所定的等級不應過多,每個等級評定的標準必須具體,或有數(shù)據(jù)可查。
26.直接指導學前教育評價活 動 的 ,是反映學前教育評價規(guī)律的學前教育評價原則。
27.園長對教師的工作進行檢查后,寫出簡短評語,這種評定法是定性評價。
28.幼兒教師能力的評價屬于宏觀評價。
29.評價結果一是為上級部門了解情況作進一步?jīng)Q策提供依據(jù) ;二是為被評單位改進工作提供依據(jù)。
30.對兒童道德品質的評價、對兒童認知能力發(fā)展的評價、對兒童審美能力發(fā)展的評價、對兒童健康狀態(tài)的評價等屬于宏觀評價。
31.教育評價結果處理的一般任務是形成綜合判斷和分析診斷問題 。
32.任何目標指向性活動 、意圖計劃性活動都離不開評價。
33.教育評價與教育評估概念的區(qū)分很模糊,并沒有嚴格的界限 。
34.相對評價并不關心被評價對象的實際水平 , 只表示出在集體中的相對位置,容易使被評價對象產(chǎn)生激烈的競爭。
35.在評價活動中,評價本身必須力求科學合理,同時還要注重心理調控這一環(huán)節(jié),端正人們的評價態(tài)度,排除心理因素中的不良干擾 , 正確對待評價結論 , 圓滿實現(xiàn)評價目的。
36.教育評價不僅應有相應的目標體系作為準則參照,還需從評價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從科學性、可行性考慮,制定具體的可操作的評價目標與評價標準體系,作為評價的直接參考與標尺 。
37.應付心理是被評價者在評價過程中的一種消極心理現(xiàn)象。它的表現(xiàn)多種多樣,如自我評價馬虎草率,圖形式走過場;評價動員不力,敷衍了事等。
38.評價指標和標準象“ 指 揮 棒 ”一樣起導向作用。
39.形成性評價是“ 過程中的評價”。
40.系統(tǒng)分析法屬于定量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