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概論形成性考核二(權重20%)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1.1989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的將尊重兒童的意見作為四大原則之一。
A.《兒童權利公約》
B.《未成年人保護法》
C.《幼兒園管理辦法》
D.《保護婦女兒童權力法》
2.學前教育的一般原則中,()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也體現(xiàn)了我國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相結合的要求。
A.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基本權利原則
B.發(fā)展適宜性原則
C.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原則
D.科學性和思想性統(tǒng)一原則
3.發(fā)展適宜性教育理論的核心觀點包括年齡適宜性、個體適宜性、文化適宜性。
A.年齡適宜性
B.經濟適宜性
C.體力適宜性
D.技術適宜性
4.( )是幼兒階段滿足生存需要外占時間最多的活動,對幼兒的生活和成長有重要影響,也是幼兒喜愛的、主動進行的活動,有其他活動所不能替代的獨特價值。
A.教育活動
B.游戲活動
C.生活活動
D.體育活動
5.學前兒童的特點有自然性和社會性相統(tǒng)一、具有巨大發(fā)展?jié)撃?、自主建構的學習個體、()。
A.遺傳性
B.發(fā)展具有差異性
C.代表性
D.個體性
6.( )是兒童享有的最基本的權利之一。兒童自出生之日起,即具有作為自然人的保護,任何人不得非法剝奪兒童的生命、不得侵犯兒童生存的權利。
A.健康權
B.知情權
C.生存權
D.隱私權
7.兒童的健康權與兒童的生存權密切相關,健康的身體是兒童生存、發(fā)展的必備條件。
A.健康權
B.游戲權
C.生存權
D.隱私權
8.教師的人格權主要是指教師的人格尊嚴不受侵害,包括( )、榮譽權、隱私權、肖像權、姓名權等一系列與人格尊嚴有關的權利。
A.健康權
B.名譽權
C.生存權
D.娛樂權
9.教師的職業(yè)權利是指享有()、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權、指導和管理學生權、獲取報酬和相關待遇權、民主管理權、進修培訓權等六項權利。
A.教育教學權
B.被選舉權
C.選舉權
D.受教育權
10.( )師幼互動的首要特征。
A.教育性
B.平等性
C.情感性
D.全面性與差異性
11.《兒童權利公約》是迄今歷史上規(guī)范兒童權利內容最豐富、最全面的一項公約。
12.教育要關注全體幼兒,使每個幼兒都得到發(fā)展,努力實現(xiàn)教育公平。這種平等是一種絕對平等,是指教師關注每個幼兒的時間相同。
13.幼兒園的任務是: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按照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實施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14.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教師不可以作為參與者或旁觀國開電大答案請進:opzy.net或請聯(lián)系微信:1095258436者去指導、支持幼兒游戲,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解決問題,相互分享經驗,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15.生存權是兒童享有的最基本的權利之一。兒童自出生之日起,即具有作為自然人的保護,任何人不得非法剝奪兒童的生命、不得侵犯兒童生存的權利。
16.關心、愛護學生必須以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為前提,應該把學生看作發(fā)展、成長的人,不應把學生看成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不能以關心、愛護學生為借口,侵犯學生的人格尊嚴。
17.教師應該拘泥于自我的權威,而不應放下身段,關注幼兒生活實際,以幼兒為中心開展各項活動。
18.在師幼互動中,幼兒教師應該盡可能地把自己的成人感懸置起來,站在一種平視的角度使師幼互動真正成為行為雙方的事情。
19.幼兒園教育過程要不能始終體現(xiàn)幼兒的主體地位,用來發(fā)揮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0.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感受美和欣賞美是基礎,教師要在此基礎上促進幼兒發(fā)展表現(xiàn)美的能力。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