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抗震設計》在線平時作業(yè)3-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8 道試題,共 40 分)
1.對于不考慮抗側力作用的框架砌體填充墻
A.宜先砌墻后澆框架
B.應通過拉筋與框架柱連接
C.當墻長度大于5m時,宜在墻高中部設置鋼筋混凝土系梁
D.當墻高超過4m時,墻頂部與梁宜有拉結措施
2.現(xiàn)行抗震設計規(guī)范適用于下列哪種范圍的抗震設計?
Ⅰ、設防烈度為6~9度 Ⅱ、設防烈度為6~8度
Ⅲ、一般建筑 Ⅳ、行業(yè)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A.Ⅰ、Ⅲ
B.Ⅰ、Ⅲ、Ⅳ
C.Ⅱ、Ⅲ
D.Ⅱ、Ⅲ、Ⅳ
3.一般情況下,工程場地覆蓋層的厚度應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層頂面的距離確定
A.200m/s
B.300m/s
C.400m/s
D.500m/s
4.在框架結構的梁柱連接構件中,
A.梁柱可以隨意相交
B.梁柱中心絕對不能偏心
C.梁柱中心線之間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寬1/4
D.梁柱中心線之間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梁寬1/4
5.在地震作用下,對應于多層建筑結構的基本振型(第一振型),其振動特點之一是
A.振動頻率最大
B.振動周期最大
C.各質點位移接近拋物線
D.各質點位移可忽略不計
6.框架結構中布置填充墻后,結構的基本自振周期將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說不清
7.位于下列何種地震烈度區(qū)劃范圍內的建筑應考慮抗震設防?
A.5~10度
B.5~9度
C.6~10度
D.6~9度
8.在框架結構抗震設計時,框架梁中線與柱中線兩者間
A.不宜重合
B.必須重合
C.偏心距不宜過大
D.距不宜過小
二、判斷題 (共 12 道試題,共 60 分)
9.當建筑場地為Ⅰ類場地時,建筑可按原設防烈度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構造措施,地震作用仍按設防烈度計算,但6度時構造措施不應降低。
10.抗震結構體系應具有明確的計算簡圖和合理的地震作用傳遞途徑;應具備必要的抗震承載力,良好的變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11.除強度與剛度要求外,在地震區(qū)結構要有良好的抵抗塑性變形的能力,即延性要求。
12.砌體房屋的縱橫墻布置宜均勻對稱,沿平面內宜對齊,沿豎向應上下連續(xù),同一軸線上的窗間墻宜均勻。
13.眾值烈度就是小震烈度。
14.規(guī)則結構對房屋平面形狀的要求為:平面局部突出部分的長度不大于其寬度,且不大于該方向總長的50%。
15.乙、丙、丁類建筑的地震作用,應按本地區(qū)的設防烈度計算,但設防烈度為6度時,除《規(guī)范》有具體規(guī)定外,可不進行地震作用計算。
16.底層框架磚房的鋼筋砼部分可按框架-抗震墻結構來劃分抗震等級。
17.土的類型即為場地土的類型。
18.對多層砌體房屋,樓層的縱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縱墻抗側移剛度大小的比例進行分配。
19.震中是指地殼深處巖層發(fā)生斷裂、錯動的地方。
20.構造柱、芯柱應先砌墻后澆注砼柱。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