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教育學》作業(yè)4
1.下列有關教育的論述中哪一句出自《學記》( )
A.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B.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C.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答案:-
2.“矮個子里找高個子”、“水漲船高”是一種( )
A.定性評價
B.定量評價
C.相對評價
D.絕對評價
答案:-
3.下列哪一種觀點是杜威的主張 ( )
A.教師中心
B.兒童中心
C.課堂中心
D.教材中心
答案:-
4.學生文化往往是在學生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由于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結為一個個群體而表現(xiàn)出來的。這說明學生文化具有( )
A.過渡性
B.非正式性
C.多樣性
D.互補性
答案:-
5.( )對個體的發(fā)展起到主導作用
A.自然環(huán)境
B.社會環(huán)境
C.遺傳素質
D.教育
答案:-
6.中國古代的( )是世界上最早系統(tǒng)地論述教學理論的專著
A.《大學》
B.《中庸》
C.《論語》
D.《學記》
答案:-
7.( ) 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并認為應以倫理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
A.柏拉圖
B.亞里士多德
C.夸美紐斯
D.赫爾巴特
答案:-
8.下列選項中哪一項屬于非正規(guī)教育的范疇 ( )
A.崗位培訓
B.旅游
C.學校教育
D.看書讀報
答案:-
9.學校用于購置儀器設備的支出應來自于下列哪部分經費( )
A.教育事業(yè)費
B.教育基本建設費
C.人員經費
D.公用經費
答案:-
10.學生的發(fā)展存在著個別差異,這種差異是由不同的遺傳、環(huán)境和教育等因素造成的,因此教育教學工作要( )
A.抓關鍵期
B.循序漸進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根據(jù)不同年齡分階段進行
答案:-
11.一個國家教育投資的多少最終取決于( )
A.文化傳統(tǒng)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經濟發(fā)展水平
D.教育的規(guī)模
答案:-
12.( ) 被人們看作是教育學形成獨立學科的開始
A.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B.洛克的《教育漫話》
C.盧梭的《愛彌爾》
D.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答案:-
13.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構成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的要素有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 )
A.主體
B.資源
C.腳手架
D.意義建構
答案:-
14.為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xù)發(fā)展要求而逐漸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稱為( )
A.普通教育
B.職業(yè)教育
C.義務教育
D.終身教育
答案:-
15.( )是科學界認同和共同遵守的穩(wěn)定而持久的心理和習慣為傾向性,是科學的人道本質所要求的價值理念、思想品質和行為規(guī)范的綜合體
A.科學知識
B.科學方法
C.科學教育
D.科學精神
答案:-
16.在非指導性教學中,教師是作為( )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進者
D.指導者
答案:-
17.( )是現(xiàn)代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的一個核心理念和實踐,它是實現(xiàn)教育平等、推進教育民主化運動的一種十分重要的制度保障
A.社會教育
B.家庭教育
C.終身教育
D.學校教育
答案:-
18.發(fā)現(xiàn)學習的倡導者是( )
A.奧蘇貝爾
B.羅杰斯
C.布魯納
D.赫爾巴特
答案:-
19.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 )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外部動力
D.內部動力
答案:-
20.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系統(tǒng)地傳授知識的方法,包括( )三種基本方式
A.講述、講解、講讀
B.講述、講讀、講演
C.講讀、講解、講演
D.講述、講解、講演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