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放大學2023年秋學期《工程地質》作業(yè)【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3/12/27 11:10:37來源:admin瀏覽: 0 次


工程地質作業(yè)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選擇題(30分)

 

1.工程地質條件即(  )

A.工程活動的地質環(huán)境

B.工程地質問題

C.地質結構和構造

D.地形地貌

 

2.下列不屬于工程地質條件的是(  )

A.巖土的工程特性

 

 

B.地質作用

C.基礎形式

D.水文地質條件

 

3.地基穩(wěn)定性問題是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它包括兩方面內容,分別是(   )

A.強度和溫度敏感性

B.強度和耐久性

C.變形和耐久性

D.強度和變形

 

4.下列不屬于工程地質學研究內容的一項是(  )

A.區(qū)域工程地質

B.巖土工程性質的研究

C.結構可靠度

D.工程地質勘察理論和方法

 

5.5.下列關于工程地質相關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在工程地質學中,對人類工程活動有影響的地質環(huán)境常用工程地質條件來描述

B.工程地質學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與工程有關的地質條件、地質問題的學科

C.工程地質學是一門解決地質條件與人類工程活動之間矛盾的實用性很強的學科

D.雖然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多變,但工程地質問題幾乎相同

 

6.6.地球的內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層是(   )

A.地殼

B.地核

C.地幔

D.不能確定

 

7.7.下列各地質作用屬于內力作用的是(   )

A.風化作用

B.變質作用

C.搬運作用

D.沉積作用

 

8.8.巖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為(   )

A.巖漿巖、石灰?guī)r、變質巖

B.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

C.沉積巖、石灰?guī)r、變質巖

D.巖漿巖、石灰?guī)r、沉積巖

 

9.9.碎屑物質被膠結物膠結以后所形成的結構稱為(   )

A.碎屑結構

B.斑狀結構

C.沉積結構

D.碎裂結構

 

10.10.礦物抵抗刻劃、研磨的能力稱為(  )

A.剛度

B.硬度

C.強度

D.耐磨性

 

11.11.巖漿巖體的形態(tài)、規(guī)模、與圍巖的接觸關系、形成時所處的地質構造環(huán)境等統(tǒng)稱為(  )

A.巖漿巖結構

B.巖漿巖構造

C.巖漿巖產狀

D.巖漿巖的解理

 

12.12.沉積巖的形成的四個階段主要包括( )

A.風化剝蝕階段、搬運階段、沉積階段、硬結成巖

B.風化剝蝕階段、搬運階段、變質階段、硬結成巖

C.風化剝蝕階段、變質階段、沉積階段、硬結成巖

D.變質階段、搬運階段、沉積階段、硬結成巖

 

13.13.根據(jù)變質作用的主要因素和地質條件,可將變質作用分為(  )

A.接觸變質作用、區(qū)域變質作用、混合巖化作用、動力變質作用

B.非接觸變質作用、區(qū)域變質作用、混合沉積作用、靜力變質作用

C.接觸變質作用、非區(qū)域變質作用、混合巖化作用、靜力變質作用

D.非接觸變質作用、區(qū)域變質作用、混合巖化作用、動力變質作用

 

14.14.巖石在常壓下吸入水的重量與干燥巖石重量之比,稱為巖石的(  )

A.吸水率

B.吸水系數(shù)

C.飽水系數(shù)

D.飽水率

 

15.地球以地表為界分為外圈和內圈,以下各項屬于外圈的是( )

A.地殼

B.地幔

C.大氣圈

D.地核

 

 

二、判斷題(20分)

 

16.1.地應力是存在于地殼中的未受工程擾動的天然應力,也稱巖體初始應力、絕對應力或原巖應力,廣義上地應力是指地球體內的應力。

 

17.2.根據(jù)地質作用的動力來源,地質作用分為外力作用和內力作用兩類。

 

18.3.巖石的物理性質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軟化性、抗凍性等。

 

19.4.沉積巖形成過程中,物質沉積是搬運介質物理化學條件變化的開始。

 

20.5.巖石的結構、構造對巖石的工程性質沒有顯著影響。

 

21.6.巖石即在地質作用下產生的,由一種或多種礦物按一定規(guī)律組成的自然集合體。

 

22.7.在改造地殼的過程中,外力地質作用的結果使得地殼表面趨于平緩。

 

23.8.地殼物質沿地球半徑方向作上升和下降的運動稱為水平運動。

 

24.9.地殼中造巖礦物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鹽。

 

25.10.巖石的抗凍性可用巖石的強度損失率或巖石的重量損失率來表征。

 

 

三、簡答題(40分)

 

26.1.什么是工程地質條件,其涉及哪些方面?

 

27.2.什么是工程地質問題,就土木工程而言,涉及的工程地質問題有哪些?

 

28.3.工程地質學研究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29.4. 風化作用、 剝蝕作用、 搬運作用和堆積作用各指什么?

 

30.5.簡述野外鑒別常見造巖礦物的步驟。

 

 

四、論述題(10分)

 

31.分析影響巖石工程地質性質的因素。

 

工程地質作業(yè)2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選擇題(30分)

 

1.未經構造變動的沉積巖層,其形成時的原始產狀是水平的,先沉積的老巖層在下,后沉積的新巖層在上,稱為(  )

A.水平構造

B.垂直構造

C.單斜構造

D.平行構造

 

2.2.下列各項關于地質構造相關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褶皺是地質構造的一種形態(tài)

B.地質構造是地球外力的產物

C.水平構造主要分布于受地殼運動影響輕微的地區(qū)

D.單斜構造的巖層向同一個方向傾斜

 

3.下列有關巖層傾向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巖層傾向與巖層走向無關

B.巖層的傾向有兩個數(shù)值,且兩數(shù)值相差180°

C.巖層的傾向可由走向線的方位角表示

D.巖層的傾向只有一個數(shù)值

 

4.4.水平巖層的巖層分界線與地形等高線的關系是(  )

A.平行或重合

B.彎曲方向相反

C.彎曲方向一致,但巖層界線的彎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線的彎曲度

D.彎曲方向一致,但巖層界線的彎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線的彎曲度

 

5.5.未經構造變動影響的沉積巖,其原始產狀應當是 (  )

A.傾斜的

B.垂直的

C.水平的

D.無法確定

 

6.6.可以確定巖層在空間位置的因素是(   )

A.地殼運動

B.地形地貌

C.走向和傾斜

D.走向、傾向和傾角

 

7.7.背斜表現(xiàn)為(   )

A.核部為新地層,兩翼對稱出現(xiàn)老地層

B.核部為老地層,兩翼對稱出現(xiàn)新地層

C.向下的彎曲

D.與彎曲方向無關

 

8.逆斷層即(   )

A.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的斷層

B.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

C.上盤水平左移,下盤水平右移的斷層

D.上盤水平右移,下盤水平左移的斷層

 

9.9.未經構造變動影響的沉積巖,其上下兩套巖層的相對新老關系為(   )

A.無法確定

B.上老下新

C.上新下老

D.同一時代

 

10.10.從本質而言,土的工程性質主要取決于(  )

A.土的粒度成分和礦物成分

B.土中的水和礦物成分

C.土中的氣體和礦物成分

D.土中的氣體和土中的水

 

11.11.各個粒組隨著分界尺度的不同,而呈現(xiàn)出一定質的變化,劃分粒組的分界尺寸稱為( )

A.粒組

B.界限粒徑

C.顆粒級配

D.粒度成分

 

12.12.土是自然界的產物,具有天然性,包括( )

A.均勻性、各向異性、結構性和時空變異性

B.均勻性、各向異性、非結構性和時空變異性

C.非均勻性、各向異性、結構性和時空不變性

D.均勻性、各向同性、結構性和時空變異性

 

13.13.土中的氣體(土的氣相)主要包括(  )

A.空氣和水汽

B.沼氣和硫化氫

C.水汽和氫氣

D.二氧化碳和氫氣

 

14.土中細粒越多,即土的分散度越大,土中水對土粒影響(  )

A.越小

B.越大

C.不變

D.不能確定

 

15.15.土的結構一般分為( )

A.單粒結構、蜂窩狀結構和絮狀結構

B.層狀結構、結核狀結構和絮狀結構

C.晶體結構、結核狀結構和絮狀結構

D.層狀結構、纖維狀結構和絮狀結構

 

 

二、判斷題(20分)

 

16.1.與不整合接觸面上的底礫巖巖性一致的巖層形成時間相對較早。

 

17.2.組成褶皺的巖層,同一層面最大彎曲點的連線即樞紐。

 

18.3.巖層層面與水平面所夾得鈍角稱為巖層的傾角。

 

19.4.某套地層在地表呈現(xiàn)出有規(guī)律的重復,則由該套地層組成的構造是斷層構造。

 

20.5.某沉積巖層的走向一定、傾向一定、傾角一定,則該巖層的空間位置一定。

 

21.6.在土的三相組成物質中,水是土的最主要的物質成分,它是構成土的骨架主體,也是最穩(wěn)定、變化最小的成分。

 

22.7.土的粒度成分是通過土的粒度分析試驗測定的。

 

23.8.按照水與土相互作用程度的強弱,可將土中水分為結合水和非結合水(自由水)兩大類。

 

24.9.土的構造是指整個土層(土體)構成上的不均勻性特征的總和。

 

25.10.平原地區(qū)土的層狀構造通常為水平層理。

 

 

三、簡答題(40分)

 

26.1.敘述張節(jié)理的主要特征。

 

27.2.簡敘褶曲各要素。

 

28.3.簡述殘積土的成因及其分布和工程特征。

 

29.4.何謂無黏性土,其判定的指標是什么?無黏性土有哪些工程性質?

 

30.5.什么是土的構造,其包含哪些方面?常見的構造有哪些?

 

 

四、論述題(10分)

 

31.分析斷層地區(qū)的地質特點對工程建筑的影響。

 

工程地質作業(yè)3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選擇題(30分)

 

1. 地下水按埋藏條件分類可分為(  )

A.孔隙水、裂隙水、巖溶水

B.裂隙水、包氣帶水、巖溶水

C.潛水、孔隙水、包氣帶水

D.包氣帶水、潛水、承壓水

 

2.在潛水流向上,相鄰兩等水位線的高程與水平距離之比稱為該距離段內潛水的(   )

A.水力梯度

B.埋藏深度

C.含水層厚度

D.潛水水壓

 

3.充滿于兩個隔水層之間的含水層中具有靜水壓力的地下水是(   )

A.孔隙水

B.潛水

C.承壓水

D.包氣帶水

 

4.泉的種類很多,其中由含水層被河流侵蝕切割形成的泉是(   )

A.侵蝕泉

B.接觸泉

C.斷層泉

D.溢出泉

 

5.地下水對建筑結構材料腐蝕的種類分為(   )

A.結晶腐蝕、分解腐蝕、復合腐蝕

B.結晶腐蝕、分解腐蝕、冰凍腐蝕

C.分解腐蝕、冰凍腐蝕、復合腐蝕

D.結晶腐蝕、冰凍腐蝕、復合腐蝕

 

6.6.處于地表的巖石,由于溫度變化的影響,在原地產生機械破碎而不改變其化學成分、不形成新礦物的風化作用,稱為(   )

A.化學風化

B.生物風化

C.冰凍風化

D.物理風化

 

7.7.根據(jù)流動特點,地面流水可分為片流、洪流和河流三種類型,沿地面斜坡呈片狀流動的水流,稱為(   )

A.河流

B.洪流

C.片流

D.不確定

 

8.8.河流的侵蝕作用是指(  )

A.河流將所攜帶的物質向下游方向搬運的過程

B.水直接溶解巖石中礦物的作用

C.河流搬運物從水中沉積下來的過程

D.河水沖刷河床,使巖石發(fā)生破壞的作用

 

9.9.目前正在活動著的斷層,或者近期曾有過活動而不見的將來可能會重新活動的斷層,稱為(   )

A.正斷層

B.逆斷層

C.活斷層

D.平斷層

 

10.10.下列關于活斷層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對活斷層基本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認識活動斷的規(guī)律性

B.活斷層一般是沿已有斷層產生錯動,它常常發(fā)生在現(xiàn)代地應力場活躍的地方

C.活斷層破碎帶中物質,—般堅固并膠結成塊

D.活斷層穿切現(xiàn)代地表,往往造成地形突變

 

11.11.下列關于活斷層對工程影響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鐵路、輸水線路等線性工程必須跨越活斷層時也應盡量避開主斷層

B.若工程必須在活斷層附近布置,比較重大的建筑物放在斷層的上盤較為妥善

C.存在活斷層的建筑場地需進行危險性分區(qū)評價

D.建筑場地選擇一般應避開活動斷裂帶,特別是重要的建筑物更不能跨越在活斷層上

 

12.12.形成土洞的地質作用是(   )

A.生物作用

B.潛蝕作用

C.搬運作用

D.風化作用

 

13.13.下列最易發(fā)生巖溶的一組條件是(  )

A.可溶性巖石,巖體內有相互連通的裂隙,水具有侵濁性,且水是流動的

B.可溶性巖石,豐富的水,巖體內有豐富的裂隙,水是靜止的

C.沉積巖,水具有侵蝕性,且水是流動的

D.可溶性巖石,巖體中有豐富裂隙,水具有侵蝕性,水是靜止的

 

14.14.泥石流的形成條件不包括(  )

A.地形陡峭

B.突發(fā)性、持續(xù)性大暴雨

C.松散堆積物豐富

D.少量冰融水的流出

 

15.下列關于震級和烈度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每次地震震級只有1個,烈度也只有一個

B.每次地震震級可有多個,烈度只有一個

C.每次地震震級只有1個,但烈度可有多個

D.每次地震震級可有多個,烈度也可有多個

 

 

二、判斷題(20分)

 

16.1.巖石的空隙包括溶隙、巖體裂隙和巖石內部的孔隙,而土體一般只考慮裂隙。

 

17.2.在巖土中,空隙未必全部充水,也并非全部的空隙都能讓水通過,能夠通水的只是那些

 

連通的空隙,這種空隙被稱為有效空隙,它只占全部空隙的一部分。

 

18.3.地下水的來源首先空氣中的水汽因降溫在地面凝聚成水滴后滲人地下積聚而成的凝結水。

 

19.4.隔水層是指能夠給出并透過相當數(shù)量重力水的巖層、土層。

 

20.5.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個完整隔水層之上具有自由水表面的重力水即包氣帶水。

 

21.6.風化作用在地表最為明顯,越往深處則逐漸消失。

 

22.7.坡積土是由山洪急流搬運的碎屑物質組成的。

 

23.8.通常將滑坡的發(fā)育過程劃分為蠕動變形階段、滑動破壞階段和漸趨穩(wěn)定三個階段。

 

24.9.在河谷地貌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不同時期的河漫灘,由于受到地殼構造運動與河流侵蝕、堆積作用的綜合影響,呈階梯狀分布于河谷谷坡上,這種地貌稱為河流階地。

 

25.10.地面沉降是在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影響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層固結壓縮導致地殼表面標高降低的一種局部的工程地質現(xiàn)象。

 

 

三、簡答題(40分)

 

26.1.毛細水和重力水對土的工程性質有何影響?

 

27.2.根據(jù)潛水的埋藏條件,潛水具有哪些特征?

 

28.3.什么是潛水的等水位線圖?如何根據(jù)等水位線確定水流方向和水力梯度?

 

29.4.巖溶和土洞分別指的是什么?

 

30.5.可能發(fā)生地面沉降的地區(qū),應做哪些防治工作?

 

 

四、論述題(10分)

 

31.論述泥石流的防范的原則和采取的工程措施。

 

工程地質作業(yè)4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選擇題(30分)

 

1.靜載荷試驗的裝置包括(  )

A.承壓板、加載裝置和沉降觀測裝置

B.圓形承壓板和方形承壓板

C.壓力源、荷載臺架和反力架

D.百分表、電測位移計、沉降傳感器和水準儀

 

2.靜力載荷試驗的承壓板形狀宜選用(  )

A.長方形

B.圓形

C.三角形

D.梯形

 

3.靜力觸探儀按其傳動系統(tǒng)可分為( )

A.電動機械式靜力觸探儀、液壓式靜力觸探儀和手搖輕型鏈式靜力觸探儀

B.氣壓式靜力觸探儀、液壓式靜力觸探儀和手搖輕型鏈式靜力觸探儀

C.電動機械式靜力觸探儀、液壓式靜力觸探儀和氣壓式靜力觸探儀

D.電動機械式靜力觸探儀、氣壓式靜力觸探儀和水壓式靜力觸探儀

 

4.下列關于靜力觸探試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靜力觸探試驗利用傳感器或直接量測儀表測試土層對觸探探頭的貫入阻力

B.利用電測傳感器直接量測探頭的貫入阻力,大大提高了量測的精度和工效

C..靜力觸探的主要優(yōu)點是連續(xù)、快速、精確

D.靜力觸探適用于含碎石、礫石的土層

 

5.下列關于靜力觸探的貫入機制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靜力觸探的貫入機理是個很復雜的問題,而且影響因素也比較多

B.土力學可以從理論上解析圓錐探頭與周圍土體間的接觸應力分布及相應的土體變形問題

C.靜力觸探在實際工程的應用中,常常用一些經驗關系建立經驗公式

D.孔穴擴張理論分析適用于壓縮性士層

 

6.一般根據(jù)錘擊能量動力觸探分為( )

A.輕型、重型和超重型

B.氣壓、液壓和手搖型

C.電動、機械和靜力型

D.砂土、粉土和碎石土型

 

7.動力觸探試驗可用來對土做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下列屬于定量評價的是(  )

A.評定天然地基土承載力或單樁承載力

B.查明土洞、滑動面和軟硬土層界面

C.確定軟弱土層或堅硬土層的分布

D.檢驗評估地基土加固與改良的效果

 

8.下列關于標準貫入試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標準貫入試驗實質上仍屬于靜力觸探類型之一

B.標準貫入試驗根據(jù)打入土層中的貫入阻力,可評定土層的變化和土的物理力學性質

C.標準貫入試驗操作簡便.設備簡單,土層的適應性廣

D.標準貫入試驗貫入器可以采取擾動土樣,對它進行直接鑒別描述和有關的室內土工試驗

 

9.標準貫入試驗不可用來(  )

A.估算單樁承載力

B.確定地基土的承載力

C.評定砂土的密實度

D.檢驗碎石土的碎石含量

 

10.相比較而講,利用大剪儀法進行現(xiàn)場大型直剪試驗結果精度最差的土為( )

A.黏土

B.粉土

C.砂土

D.碎石土

 

11.實地測繪法有三種,分別為( )

A.實驗法、布點法、追索法

B.路線法、實驗法、追索法

C.路線法、布點法、實驗法

D.路線法、布點法、追索法

 

12.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簡稱()

A.工程勘探

B.工程鉆探

C.工程坑探

D.工程物探

 

13.保證取得不擾動土樣的首要前提是( )

A.泥漿護孔

B.合理的鉆進方法

C.孔徑適當

D.沖擊鉆進

 

14.主要用來得出勘察工作量、勘察點位置等信息的工程地質圖是(  )

A.工程地質勘察實際材料圖

B.工程地質編錄圖

C.工程地質分析圖

D.綜合性工程地質圖

 

15.分區(qū)標志有兩方面,分別為( )

A.工程地質條件和工程地質評價

B.工程規(guī)模大小和工程地質條件

C.工程規(guī)模大小和工程勘探方法

D.工程勘探方法和工程報告編制

 

 

二、判斷題(20分)

 

16.所謂原位測試就是在土層原來所處的位置基本保持土體的天然結構、天然含水量以及天然應力狀態(tài)下,測定土的工程力學性質指標。( )

 

17.靜力觸探的貫人機制是個很簡單的問題,影響因素也比較少。( )

 

18..動力觸探試驗適用于強風化、全風化的硬質巖石,各種軟質巖石及各類土。( )

 

19.十字板剪切試驗是快速測定飽和軟載土層快剪強度的一種簡易而可靠的原位測試方法。(  )

 

20.旁壓試驗適用于測定載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軟質巖石和風化巖的承載力,旁壓

 

模量和應力應變關系等。(  )

 

21.工程地質勘察是指為研究、評價建設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所進行的地質測繪、勘探、室內試驗、原位測試等工作的統(tǒng)稱。( )

 

22..可行性研究勘察工作對于大型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目的在于從總體上判定擬建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能否適宜工程建設項目。(  )

 

23.在初步設計完成之后進行詳細勘察,它是為施工圖設計提供資料的。(   )

 

24.詳細勘察的主要手段以勘探、原位測試和室內土工試驗為主,必要時可以補充一些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工作。( )

 

25.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提供地質資料,與場地地基巖土體的整治、改造和利用關系不大。(  )

 

 

三、簡答題(40分)

 

26.1. 靜力載荷試驗過程中出現(xiàn)哪些現(xiàn)象,即可認為土體已達到極限狀態(tài),應終止試驗?

 

要點:

 

(1)承壓板周圍的土體有明顯的側向擠出周邊巖土出現(xiàn)明顯隆起或徑向裂縫持續(xù)發(fā)展。

 

(2)本機荷載的沉降量大于前級荷載沉降量的5 倍,荷載與沉降曲線出現(xiàn)明顯陡降。

 

(3)在某級荷載下 24h 沉降速率不能達到相對穩(wěn)定標準。

 

(4)總沉降量與承壓板直徑 (或寬度) 之比超過0.06。

 

27.2.靜力觸探試驗的作用有哪些?

 

要點:

 

(1)根據(jù)貫入阻力曲線的形態(tài)特征或數(shù)值變化幅度劃分土層。

 

(2)估算地基土層的物理力學參數(shù)

 

(3)評定地基土的承載力。

 

(4)選擇樁基持力層、估算單樁極限承載力,判定沉樁可能性。

 

(5)判定場地地震液化勢。

 

28.3.簡述標準貫入試驗的應用范圍和作用。

 

要點:標準貫入試驗可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載性土,最終用于N=2-50擊的土層。其作用主要有:

 

 (1)采取擾動土樣,鑒別和描述土類,按顆粒分析結果定名。

 

 (2)根據(jù)標準貫人擊數(shù)N,利用地區(qū)經驗,對砂土的密實度,粉土、載性土的狀態(tài),土

 

的強度參數(shù),變形模量,地基承載力等做出評價。

 

 (3)估算單樁極限承載力和判定沉樁可能性。

 

(4)判定飽和粉砂、砂質粉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及液化等級。

 

29.4.什么是工程地質勘察?其目的是什么?

 

要點:工程地質勘察是指為研究、評價建設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所進行的地質測繪、勘探、室內試驗、原位測試等工作的統(tǒng)稱。其目的是為了獲取建筑場地及其有關地區(qū)的工程地質條件的原始資料和工程地質論證。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并結合工程的具體特點和要求,提出工程地質評價,為設計、施工提供依據(jù)。

 

30.5.采取土樣時,造成土樣擾動的原因有哪些?

 

要點:

 

(1)外界條件引起的土試樣的擾動,如鉆進工藝、鉆具、鉆壓、鉆速、取土方法的選擇等,若在選用上不夠合理,都能造成其土質的天然結構被破壞。

 

(2)采樣過程造成的土體中應力條件發(fā)生了變化,引起土樣內的質點間的相對位置的位移和組織結構的變化,甚至出現(xiàn)質點間的原有載聚力的破壞。

 

(3)采取土試樣時,不論采用何種取土器,它都有一定的壁厚、長度和面積,當切入土層時,會使土試樣產生一定的壓縮變形。

 

 

四、論述題(10分)

 

31.闡述原位測試的優(yōu)缺點及其與室內土工的關系。

 

要點:原位測試與室內土工試驗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優(yōu)點:

 

 (1)可以測定難以取得不擾動土樣(如飽和砂土、粉土、流塑淤泥及淤泥質土、貝殼層

 

等)的有關工程力學性質;

 

 (2)可以避免取樣過程中應力釋放的影響;

 

 (3)原位測試的土體影響范圍遠比室內試驗大,因此代表性也強:

 

 (4)可大大縮短地基土層勘察周期。

 

但是,原位測試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各種原位測試都有其適用條件,若使用不當則會影響其效果;有些原位測試所得參數(shù)與土的工程力學性質間的關系往往建立在統(tǒng)計經驗關系上;影響原位測試成果的因素較為復雜,使得對測定值的準確判定造成一定的困難;還有,原位測試中的主應力方向往往與實際巖土工程中的主應力方向并不一致等。因此,土的室內土工試驗與原位測試,兩者各有其獨到之處,在全面研究土的各項性狀中,兩者不能偏廢,而相輔相成。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