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2024年2月課程考試《國際政治學》作業(yè)考核試題【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4/1/3 18:43:28來源:admin瀏覽: 0 次

《國際政治學》期末考試(E卷)答題紙

 

姓名:                     專業(yè):

學號:                     學習中心:

   成績:

注意:請在答題紙上作答,否則不得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32分)

 

1 2 3 4 5 6 7 8


三.判斷題(每題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問答題(共14分)

1.現(xiàn)實主義學派與理想主義學派的主要分歧有哪些?



《國際政治學》期末考試(E卷)試卷

注意:請在答題紙上作答,否則不得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24分)

1.國際政治學研究對象的四層內容中哪一個是研究的邏輯起點( )

A.國際社會 

B.行為主體

C.政治關系   

D.探尋一般規(guī)律


2.80年代以后,許多學者運用什么理論來研究歐洲一體化問題( )

A.國際政治系統(tǒng)論  

B.博弈論

C.國際合作機制論   

D.國際政治溝通論


3.下列哪個是屬于非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

A.聯(lián)合國  

B.世界衛(wèi)生組織

C.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   

D.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4.世界經濟格局的發(fā)展演變直接影響著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兩者的演進呈( )發(fā)展的趨勢。

A.同向性  

B.逆向性

C.垂直性   

D.無關聯(lián)性


5.下列中哪一個是屬于外交政策中顯示威望的政策( )

A.軍事演習  

B.經濟制裁

C.戰(zhàn)爭   

D.合作


6.國家最終所關心的不是權力而是安全,因此,如果追求更大的權力可能冒不安全的風險。持有該觀點的是下列哪個流派安全觀( )

A.建構主義  

B.現(xiàn)實主義

C.新現(xiàn)實主義   

D.新自由主義


7.正確義利觀是中國與哪一類國家發(fā)展合作關系時所堅持的方針( )

A.發(fā)達國家 

B.周邊國家 

C.金磚國家 

D.發(fā)展中國家


8.習近平提出的對非工作指導思想是( )。

A.互利共贏 

B.不沖突不對抗 

C.真實親誠 

D.親誠惠容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32分)

1.下列中哪些是屬于非國家行為主體( )

A.國際組織 

B.跨國公司 

C.主權國家 

D.跨國政黨


2.現(xiàn)實主義學派是在對理想主義學派的批判和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反思中逐步形成的,其思想淵源可追溯至哪些等古代和近代政治思想家( )

A.修昔底德 

B.康德 

C.馬基雅弗利 

D.霍布斯


3.國際社會的無政府狀態(tài),使得社會各構成要索之間比較容易地經常處于一種不斷( )的狀態(tài)之中。

A.對立 

B.沖突 

C.競爭 

D.合作


4.解決發(fā)展問題的主要途徑有( )。 

A.改革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 

B.推動南北對話 

C.加強南南合作 

D.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5.個人是國際政治中的特殊行為者,具體說來,這些歷史人物包括哪些人( )

A.國家元首 

B.某個重大軍事戰(zhàn)役的指揮者

C.政府首腦 

D.某次引發(fā)重大國際爭端事件的當事人


6.下列哪些問題屬于中國國家的核心利益?

A.國家主權 

B.國家安全 

C.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 

D.維護海外投資安全


7.十八大以來在中國舉辦的重要國際會議有( )。

A.“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B.金磚國家峰會

C.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 

D.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8.中國與發(fā)展中國家建立的合作機制包括( )。

A.中非合作論壇 

B.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

C.16+1合作機制 

D.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 


三.判斷題(每題3分,共30分)


1.公共選擇被稱為“新政治經濟學方法”,主要是運用現(xiàn)代的或新古典經濟學的方法來分析政治過程和政治與經濟之間的相互關系,是現(xiàn)實主義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2.理想主義崇尚國家和世界的民主化和法治化,主張恢復國際規(guī)范,建立國際普遍安全機構。

3.傳統(tǒng)主義的研究方法強調國際政治學理論的“純理論化”和“價值中立”,主張以“理論取向”代替“政策取向”。

4.在國際社會中,國際行為主體經歷了一個由一元變?yōu)槎嘣陌l(fā)展過程,即由開始的單一主權國家行為主體逐步發(fā)展為國家與非國家兩大類國際政治行為主體并存。

5.歷史人物對于加速或延緩國際政治的發(fā)展進程、改變重大歷史事件發(fā)展方向也起著一定的制約作用。因此,個人在國際舞臺上的活動可以根本改變國際政治的發(fā)展趨勢與發(fā)展方向。

6.與國際社會和國際體系不同,國際政治系統(tǒng)和國際政治格局研究探討的是國際政治體系的結構狀態(tài)和政治力量對比關系,其所涉及的比國際社會和國際體系更加具體。

7.中美關系的核心問題在于美國如何對待中國的崛起。

8.按照現(xiàn)實主義的觀點,國家能否實現(xiàn)安全,最終取決于國家相對其他國家而言的權力或能力,而這種權力或能力的最重要的體現(xiàn)就是國家的經濟力量。

9.“伙伴關系”是指國家間為尋求共同利益而建立的同盟關系。

10.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所追求的總目標。


四、問答題(共14分)

1.現(xiàn)實主義學派與理想主義學派的主要分歧有哪些?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