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作業(yè)
試卷總分:100 得分:84
1.( )是指證明主體根據(jù)已知事實查明案件事實的活動。
A.結果意義上的證明
B.行為意義上的證明
C.自由證明
D.嚴格證明
2.證明對象是法律規(guī)定的要件事實,這里所說的法律( )。
A.是實體法
B.是程序法
C.不包括實體法和程序法
D.包括實體法和程序法
3.我國民事訴訟中的證明標準是( )。
A.優(yōu)勢證據(jù)
B.排除合理懷疑
C.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
D.合理根據(jù)
4.( )是指運用已知事實查明案件事實的結果,特別是指司法人員對案件事實形成確信的心態(tài)。
A.結果意義上的證明
B.行為意義上的證明
C.自由證明
D.嚴格證明
5.偵查實驗筆錄應當歸于( )。
A.勘驗、檢查筆錄
B.鑒定結論
C.當事人陳述
D.物證
6.證明責任制度最早產(chǎn)生于( )。
A.古羅馬法時代
B.石器時代
C.近現(xiàn)代
D.中國古代
7.我國行政訴訟中的證明標準是( )。
A.優(yōu)勢證據(jù)
B.排除合理懷疑
C.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
D.合理根據(jù)
8.行政訴訟中的證明責任在承擔的主體上,與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不同,是由( )承擔。
A.原告
B.被告
C.人民法院
D.人民檢察院
9.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證明制度,是( )。
A.神示證明制度
B.自由心證證明制度
C.法定證明制度
D.無罪推定證明制度
10.證明的主體是( )。
A.訴訟主體
B.訴訟客體
C.訴訟義務
D.訴訟權利
11.我國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使用基本一致的證明標準,即( )。
A.案件事實清楚
B.證據(jù)確實、充分
C.有法律依據(jù)
D.實事求是
12.根據(jù)證明對象所屬領域不同,可以將證明分為( )。
A.結果意義上的證明
B.行為意義上的證明
C.自由證明
D.嚴格證明
13.我國關于證明責任性質的見解主要有( )。
A.權利說
B.義務說
C.承擔說
D.責任說
14.證明對象是( )。
A.訴訟主體
B.訴訟客體
C.案件事實
D.證明范圍
15.言詞證據(jù)的收集方法主要是( )。
A.調取
B.當事人提供
C.詢問
D.訊問
16.訴訟前的證據(jù)保全包括( )。
A.行政機關采取的證據(jù)保全
B.公證機關采取的訴訟保全
C.人民法院應申請采取的證據(jù)保全
D.公安機關采取的訴訟保全
17.證明方法包括( )。
A.邏輯推理
B.司法認知
C.推理
D.指認
18.實物證據(jù)的收集主要是通過( )等方式進行的。
A.勘驗
B.扣押
C.調取
D.查封
19.詢問是指對( )。
A.對犯罪嫌疑人的審問
B.對刑事被告人的審問
C.對刑事被害人的問話
D.對民事、行政訴訟當事人的問話
20.詢問被害人的地點主要有( )。
A.被害人所在的單位
B.被害人的住處
C.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的辦公地點
D.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指定的地點
21.訴訟中的證明對象是指司法人員和訴訟當事人及其律師在訴訟中必須用證明加以證明的各種案件事實。
22.證據(jù)保全可以分為訴訟前的證據(jù)保全和訴訟過程中的證據(jù)保全。
23.在我國,司法機關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24.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被告人自己承擔。
25.收集證據(jù)是辦案的必經(jīng)階段,也是完成證明任務、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與前提。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