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開放大學24秋小學數學教學研究形考任務一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1.?《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既強調了課程內容的組織要有利于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表示、推理、證明、交流等過程,也提出了需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不列不屬于需要處理好的關系是:(? )
A.過程與結果之間的關系。
B.直觀與抽象之間的關系。
C.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之間的關系。
D.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
2.以下關于《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體現(xiàn)的學習評價觀中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以便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
B.在評價內容方面,要辯證地處理過程與結果之間的關系。
C.評價內容主要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
D.評價方法一定要多樣化。
3.以下關于創(chuàng)新意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創(chuàng)新意識要貫穿數學教育的始終。
B.創(chuàng)新的基礎是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
C.根據學生的不同學段進行不同層次的教與學。
D.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方式。
4.以下關于《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課程總體目標表述不準確的一項是:(? )
A.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fā)展所必需的“雙基”。
B.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
C.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D.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學態(tài)度。
5.以下關于學生的數學概念的發(fā)展規(guī)律表述錯誤的是:(? )
A.從以獲得并建立初級概念為主發(fā)展到逐步能理解并建立二級概念。
B.對概念的獲得從以具體或直觀為主逐漸發(fā)展到以抽象或推理為主。
C.從孤立地認識概念逐步發(fā)展到理解概念間的聯(lián)系。
D.從數、形結合的發(fā)展到數、形的分離。
6.以下關于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表述正確的是:(? )
A.第一階段為推理能力的形成階段。
B.第二階段為理解結構階段。
C.第三階段為符號運算階段。
D.第四階段為語言表述階段。
7.依據學生數學認知結構的變化情況,可以將數學學習的過程劃分為哪三個階段:(? )
A.認知沖突階段、納入階段、新舊知識相互作用階段。
B.認知沖突階段、新舊知識相互作用階段、納入階段。
C.納入階段、新舊知識相互作用階段和操作運用階段。
D.新舊知識相互作用階段、操作運用階段、納入階段。
8.以下關于小學數學教學原則表述不準確的一項是:(? )
A.從“具體水平”開始教學的原則。
B.從小學生的數學現(xiàn)實出發(fā)的原則。
C.以實踐活動為背景的教學原則。
D.以理解為基礎的原則。
9.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教師、學生、教學方法。
B.教師、學生、教學內容。
C.教師、學生、教學媒體。
D.教師、學生、教學環(huán)境。
10.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模式不包括以下哪個環(huán)節(jié):(? )
A.創(chuàng)設情境。
B.合作學習。
C.合作交流。
D.反思評價。
二、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
11.數感
12.符號意識
13.幾何直觀
14.模型思想
三、論述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5.舉例說明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如何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
16.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有哪些?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