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開放大學24秋教育研究方法#期終考試
試卷總分:100 得分:null
1.問卷中問題數(shù)量不宜過多,最好在20分鐘以內答完,一般不超過30分鐘。( )
2.兩種變量值變化方向無一定規(guī)律,即一種變量值變化時,另一種變量值可能變化也可能不變化,并且不變或變大、變小的情況為隨機的,這兩種變量之間的關系稱為零相關。( )
3.結構型訪問法又稱標準型,即事先擬好題目,問題次序和談話用語,按一定的方式
詢問。( )
4.量表是一組符號或一組數(shù)量,經過某種建構過程,使之依一定規(guī)則描述該量表所測量的行為特性,可以分為三種量化水平:名稱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
5.積差相關又稱積矩相關,當兩種變量都是正態(tài)連續(xù)變量,而且兩者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可以用積差相關法計算這兩種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 )
6.研究的效度是指研究在揭示所研究內容的本質或其規(guī)律方面的準確、客觀、科學程度,或者說研究結果符合客觀實際的程度。( )
7.觀察記錄的方式有頻率記錄、等級記錄、行為檢核記錄、現(xiàn)象描述記錄、圖形記錄。
8.訪談時聽的態(tài)度,從認知上看,分為主觀判斷、客觀接收、意義建構三種層面。( )
9.變量或指標的操作定義愈獨特,它所包含的信息就越多越具體,因而就能更明確無誤地與其它事物、特征區(qū)分開來,增加變量和研究的可重復性,提高研究的內部效度。但是,在提高操作定義獨特性的同時,會限制研究變量、指標的代表性(普遍適用性),從而降低研究的外部效度。( )
10.?文獻檢索的最后一步是()
A.明確檢索方向和要求
B.確定檢索途徑和方法
C.對檢索到的文獻進行加工處理
D.確定檢索工具和信息源
11.分層隨機取樣法的優(yōu)點是代表性和推論的精確性較好。它適用于總體單位數(shù)量較多,并且內部差異較大的研究對象,在樣本數(shù)量相同時,它比簡單隨機取樣法、等距隨機取樣法的抽樣誤差小,而在抽樣誤差的要求相同時,它則比簡單隨機取樣、等距隨機取樣所需樣本容量少。分層隨機取樣法的局限性是要求對總體各單位的情況有較多的了解,否則就難以做出科學的分類。( )
12.下列不屬于觀察法的設計和準備內容的是( )
A.問題、目的對象的確定
B.理論準備、內容、項目與表格設計
C.試探性觀察與觀察取樣
D.籌備觀察資金
13.教育科學文獻中品種最多、數(shù)量最大、歷史最長的一種情報源( )
A.書籍
B.報刊
C.教育檔案
D.電子信息檢索系統(tǒng)
14.以下不屬于科學研究特征的是( )
A.系統(tǒng)性
B.控制性
C.重復性
D.可證實性
15.下列說法中唯一正確的是( )。
A.教育統(tǒng)計主要用于研究內容的分類整理、編制數(shù)據(jù)的各種圖表、定量分析和由樣本推論總體等
B.對研究獲得的有效內容進行統(tǒng)計處理,使其成為數(shù)據(jù)形式和數(shù)據(jù)表現(xiàn)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數(shù)量化的方式說明研究結果,稱為研究結果的定性描述
C.定量研究方法不要求對收集來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相應的統(tǒng)計分析
D.統(tǒng)計方法是教育科學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為“統(tǒng)計萬能”的思想雖然有些過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確的
16.根據(jù)調查對象范圍的不同,可將教育調查法分為( B )
A.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
B.普遍調查和個案調查
C.常模調查和比較調查
D.綜合調查和專題調查
17.運用有目的、有計劃、有方向的口頭交談的方式向被調查者了解社會事實的方法,被稱為( )
A.文獻法
B.觀察法
C.訪談法
D.問卷法
1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差異量越大,表示數(shù)據(jù)分布的范圍越集中,差異量越小,表示數(shù)據(jù)分布得越廣
B.自由度是反映分布或數(shù)據(jù)差異信息的個數(shù),即誤差(X;-X)的個數(shù)
C.描述一組數(shù)據(jù)的全貌可以用集中量數(shù)來描述。因為集中量數(shù)僅描述了一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水平和典型性
D.總體方差和總體標準差基本上等于樣本方差和樣本標準差。.
19.在教育研究方法發(fā)展的第二個時期,進入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論視野,為考察教育問題提供了客觀基礎的是( )
A.觀察方法
B.思辨方法
C.調查方法
D.實驗方法
20.請問以下哪種情況容易產生研究興趣?
A.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看不懂的內容
B.聽課過程中聽到自己不太明白的內容
C.觀察過程中出現(xiàn)自己想關注的內容
D.以上都是
21.以下哪項不屬于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
A.客觀性原則
B.系統(tǒng)性原則
C.創(chuàng)新性原則
D.主觀性原則
22.問卷題目數(shù)量一般( )
A.不超過60-70個
B.100題左右
C.越多越好
D.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
23.在教育研究中,什么是因變量?
A.研究的工具
B.研究的對象
C.研究者控制的變量
D.由自變量變化引起的結果
24.編制態(tài)度問卷,下面哪些敘述是正確的?( )
A.題目不可以使用雙重否定句
B.編制態(tài)度問卷不必回避社會贊許性高的問題
C.量表尺度在10士2之間最好
D.問卷題目越多越好
25.以下關于教育行動研究的表述中不準確的一項是( )
A.學者、理論研究者是研究的真正主體
B.改進行動質量是研究的首要目的
C.研究的問題來源于教育教育實踐
D.研究情境具有自然性
26.下列關于觀察法中編碼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策略編碼指對人們完成一定任務所用方法、策略的編碼。
B.常見的一些編碼有:過程編碼,活動編碼,策略編碼和行為編碼。
C.過程編碼指對事物過程的編碼,其編碼名稱是階段和步驟。
D.活動編碼指按照一定的種類進行的內容編碼。
27.觀察研究設計的首要問題是什么?
A.明確觀察研究的目的
B.確定觀察內容
C.選擇觀察策略
D.制定觀察記錄表
2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對相關關系,至少有這樣兩種情況:變量X是變量Y的原因(或結果);或X與Y都是其它變量的結果。
B.有相關一定有因果,兩個存在相關關系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關系。
C.相關關系與數(shù)學中函數(shù)與自變量關系的沒有區(qū)別。
D.相關的概念指兩種變量之間的關系或聯(lián)系程度,它表達的是一種精確、穩(wěn)定的變化關系。
29.為了避免重復勞動,提高科學研究的效益,必要的工作是( )
A.選定課題
B.課題論證
C.文獻檢索
D.歷史分析
30.探索性研究常采用的研究方式包括( )。
A.文獻調查、經驗調查、典型情況或個案分析
B.調查性研究、關系性研究、發(fā)展性研究
C.真實驗研究、準實驗研究、現(xiàn)場實驗研究
D.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趨勢研究
31.下列不屬于設計研究指標的原則的是( )。
A.以理論假設為指導的原則
B.完整性原則
C.簡明、可行性原則
D.經濟性原則
32.在內容分析法中,( )是在描述或解釋研究對象時,所使用的最小最基本的單位。
A.分析單位
B.內容單位
C.評價單位
D.有效單位
33.下列關于區(qū)分度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區(qū)分度又稱鑒別度,指每一題目對所測量的心理特性(或學習成績)的區(qū)分程度
B.區(qū)分度分析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題目內部一致性分析,另一個是外在效度的分析
C.外在效度的分析與外在效標無關
D.題目內部一致性分析即檢查個別試題與整個測驗之內間的一致性
34.下列說法中不屬于訪問前準備工作內容的是( )。
A.一切可用的記錄工具,如:錄音機、照相機、紙筆等
B.知識和心理方面的準備
C.交通工具
D.被訪問者的合作
35.?按照比較研究的( ),可以將比較研究劃分為同類比較和異類比較。
A.對象的屬性
B.時間維度
C.方法維度
D.具體內容
36.教育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A.文獻研究法
B.實驗法
C.觀察法
D.調查法
37.以下屬于二次文獻的有( )
A.綜述
B.報告
C.文摘
D.手冊
38.對原始文獻加工整理,使之系統(tǒng)化、條理化的檢索性文獻是()
A.二次文獻
B.零次文獻
C.三次文獻
D.一次文獻
39.以下關于參與式觀察的敘述中不準確的一項是(???)
A.在參與式觀察中,觀察者直接參與到被觀察者的工作、學習以及生活,與被觀察者建立比較密切的關系。
B.在參與式觀察中,研究者是以“旁觀者”的身份來觀察、了解教育現(xiàn)象發(fā)展的動態(tài)。
C.參與式觀察不破壞和影響研究對象的原有狀態(tài)和內部關系,因而能夠獲得較深層次的真實的材料。
D.在參與式觀察中,由于研究者主觀因素的影響,處理不當易影響觀察的客觀性。
40.文獻綜述在教育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提供研究背景
B.確定研究方法
C.收集原始數(shù)據(jù)
D.驗證研究假設
41.根據(jù)研究目的和功能不同,個案研究可以分為( )
A.探索性個案
B.描述性個案
C.解釋性個案
D.評估性個案
42.按照研究目的,可以把教育研究劃分為()
A.基礎性研究
B.應用性研究
C.定量研究
D.定性研究
43.問卷中問題答案的類型有哪些()
A.封閉型
B.半封閉型
C.開放型
D.事實型
44.研究結果呈現(xiàn)哪些部分()
A.介紹總體情況
B.分類具體介紹
C.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45.教育研究的操作規(guī)范,應當遵循( )
A.客觀性原則
B.發(fā)展性原則
C.公共性原則
D.解釋性原則
46.依據(jù)提問方式的不同,訪談法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
A.結構式訪談
B.半結構式訪談
C.非結構式訪談
D.現(xiàn)場訪談
47.?訪談實施應控制下列哪幾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A.問
B.聽
C.應
D.記
48.按文獻的載體形式可以把文獻劃分為()和()兩種。
A.數(shù)字型
B.文字型
C.音像型
D.實物型
49.?研究選題的“可行性”體現(xiàn)在以下哪些方面()
A.研究問題和研究假設清晰
B.主要研究變量有明確的操作性定義
C.研究樣本可獲得
D.已經考慮數(shù)據(jù)收集的方法
50.訪談法的優(yōu)點有哪些
A.具有靈活性
B.適用面較廣
C.控制性較強
D.可得到自發(fā)性問答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