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19秋《市場經濟學》在線考試(100分)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 單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1.市場經濟的基本作用是( )。
A.優(yōu)化資源配置
B.改進生產技術
C.進行商品交換
D.物價調控
2.在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 其股票( )。
A.可以自由轉讓
B.可以隨時退股
C.可以定期從銀行取得利息
D.不可以在市場上公開發(fā)行
3.商品市場的主體是( )。
A.參與商品交換的賣者和買者
B.市場上流通的各類商品
C.中央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
D.各類工業(yè)企業(yè)與農業(yè)企業(yè)
4.市場波動的基本特點是( )。
A.不可預測性
B.周期性
C.非周期性
D.非破壞性
5.社會主義國家對國民經濟實行直接調控和間接調控的主要區(qū)別在于( )。
A.是否市場中介進行調控
B.是否企業(yè)進行調控
C.是否實行政企分開
D.企業(yè)是否有自主經營權
6.市場信號主要是指( )。
A.競爭信號 C.供給信號
B.價格信號 D.需求信號
7.在保證直線指揮的前提下 , 為了充分發(fā)揮專業(yè)職能機構的作用 , 直線領導授予某些職能機構一定程度的職權。這種企業(yè)組織管理機構屬于( )。
A.直線制結構
B.直線職能制結構
C.直線職能參謀制結構
D.直線參謀制結構
8.計劃和市場是( )。
A.劃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標志
B.存在于不同的社會制度中
C.屬于基本制度的范疇
D.都是經濟調節(jié)的手段
9.在市場機制體系中( )是核心。
A.價格機制
B.競爭機制
C.供求機制
D.風險機制
10.我國企業(yè)改革的目標是( )。
A.轉換企業(yè)經營機制
B.企業(yè)實現(xiàn)自負盈虧
C.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
D.政企職責分開
11.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是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 )。
A.成反比
B.成正比
C.無關
D.有時成正比,有時成反比
12.社會主義社會保持總需求與總供給之間的大體平衡是指( )。
A.消費資料的總供給與勞動者對消費資料的總需求之間的平衡產單位對生產資料的總需求之間的平衡
B.生產資料的總供給與生
C.社會總產品的價值量和實物量之間的平衡力購買的商品總量之間的平衡
D.社會可供購買的商品總量與社會有支付能
13.貨幣市場是交易期限在( )以內的金融交易市場。
A.半年
B.1 年
C.2 年
D.3 年
14.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
A.實行價格體制改革
B.國有企業(yè)改革
C.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
D.加強宏觀經濟調控
15.在期貨市場上 , 在期貨合同到期之前 , 履行買賣義務的形式大部分是( )。
A.與原來持有的合同相反的買賣對沖
B.商品實體的交換
C.買或賣實物商品
D.實物交割
16.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主體是( )。
A.個人業(yè)主制
B.合伙制
C.公司制
D.股份制
17.實現(xiàn)調控的主體是( )。
A.企業(yè)
B.市場
C.行業(yè)組織
D.政府
18.社會主義經濟在資源的配置方面,最為有效的體制是( )。
A.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體制
B.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體制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計劃為主市場為輔的經濟體制
19.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最基本的主體是( )。
A.國家
B.管理者
C.企業(yè)
D.生產者
20.市場經濟是( )。
A.一種基本經濟制度
B.一種經濟運行方式
C.一種資本組織形式
D.一種生產經營方式
二、 多選題 (共 25 道試題,共 50 分)
1.關于商品的兩個因素之間關系 , 論述正確的是( )。
A.它們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
B.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C.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就不會有價值
D.有使用價值面沒有價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
、B、C、D
2.鄧小平指出:“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边@一論斷表明( )。
A.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B.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沒有什么本質區(qū)別
C.社會主義以計劃經濟為主,資本主義以市場經濟為主
D.計劃與市場的多少不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本質區(qū)別
、D
3.政府宏觀調控的主要政策內容是( )。
A.經濟計劃
B.財政政策
C.貨幣政策
D.產業(yè)政策
、B、C、D
4.市場運行的條件是( )
A.社會分工
B.市場選擇和分散化決策
C.自愿交換和自愿合作
D.自利和互利的兼容
、C、D
5.市場概念有以下幾層含義( )。
A.商品交換的場所
B.交換關系的總和
C.有購買力的需求
D.各種經濟關系
、B、C
6.市場的功能主要包括( )。
A.增強經濟活力
B.增強企業(yè)活力
C.調節(jié)經濟結構
D.控制商品價格
、C
7.以分權式管理為主要特征的企業(yè)管理組織結構 , 其主要形式有( )。
A.事業(yè)部制結構
B.多維制結構
C.模擬性分散管理結構
D.矩陣制結構
、B、C、D
8.市場經濟的平等性體現(xiàn)在( )。
A.競爭主體能夠平等地取得生產要素策和經營
B.競爭主體能機會均等地進入市場,并進行自主決
C.競爭主體能平等地承擔稅賦和其他方面的負擔等地位
D.競爭主體在法律和經濟往來中處于平
、B、C、D
9.價格形成機制本身包含著三個組成要素 , 是( )。
A.價格形成主體
B.價格形成的客體
C.價格形成的具體方法
D.價格形成的決定因素
、B、D
10.企業(yè)成為市場經濟主體的內部條件( )
A.企業(yè)面向市場和依賴市場
B.企業(yè)產權關系明晰
C.企業(yè)制度健全
D.充滿活力的企業(yè)經營機制
、B、D
11.主要的宏觀政策 ----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各自的特點表現(xiàn)在( )。
A.它們調節(jié)經濟的猛烈各種不同
B.政策發(fā)揮作用的時效不同
C.政策發(fā)生影響的范圍大小不一樣
D.政策制定和實施時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同
、B、C、D
12.作為市場主體 , 對商品和勞動具有四種基本權利 , 它們是( )。
A.所有權
B.收益權
C.占有權
D.使用權
、C、D
13.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上市公司的優(yōu)越性主要表現(xiàn)在( )。
A.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信譽
B.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資信度
C.股票市場價格的變動為經營者提供決策根據
D.公司不再受證券交易所的檢查
、B、C
14.市場規(guī)則主要包括( )。
A.市場進入規(guī)則
B.市場競爭規(guī)則
C.市場交易規(guī)則
D.市場價格規(guī)則
、B、C
15.根據通常的分類 , 市場類型有以下四種( )。
A.不完全壟斷市場
B.完全競爭市場
C.完全壟斷市場
D.不完全競爭市場
、C、D
16.抵押人可以是( )。
A.債權人
B.第三人
C.債務人
D.抵押權人
、C
17.現(xiàn)代公司管理制度大致可分為( )。
A.市場營銷管理
B.研究開發(fā)管理
C.生產管理
D.財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
、B、C、D
18.影響和決定生產力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
A.自然因素
B.社會政治因素
C.技術因素
D.經濟因素
、B、C、D
19.市場經濟的特征是( )
A.產權的確定性
B.市場活動的自主性
C.經濟活動的競爭性
D.經濟行為的規(guī)范性
、B、C、D
20.在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企業(yè)制度包括( )。
A.國有制
B.個人業(yè)主制
C.公司 ( 法人 ) 制
D.合伙制
、C、D
21.關于經濟體制與經濟制度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經濟體制的性質決定經濟制度的性質
B.經濟制度的性質決定經濟體制的性質
C.同種經濟體制可以在不同的經濟制度中存在
D.同一經濟制度不能采用不同的經濟體制
、C
22.市場經濟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并非完美無缺,它本身存在著天生的缺陷有( )
A.市場調節(jié)的滯后性
B.市場調節(jié)的不確切性
C.市場調節(jié)的盲目性
D.市場調節(jié)的自發(fā)性
E.市場調節(jié)的破壞性
、B、C
23.市場機制包括( )。
A.價格機制
B.競爭機制
C.供求機制
D.企業(yè)經營機制
、B、C
24.在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基本原則有( )。
A.由直接管理為主轉向間接管理為主
B.計劃指導原則
C.集中和重點性原則
D.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綜合配套調控原則
、B、C、D
25.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經濟調控的手段有( )。
A.計劃手段
B.經濟手段
C.法律手段
D.行政手段
、B、C、D
三、 判斷題 (共 5 道試題,共 10 分)
1.“基尼系數(shù)法”是測量收入不平等的方法。( )
A.錯誤
B.正確
2.均衡價格就是供給量和需求量相等時的價格。( )
A.錯誤
B.正確
3.在壟斷市場上,無論短期和長期,企業(yè)均可獲得超額利潤。( )
A.錯誤
B.正確
4.無論那個行業(yè),企業(yè)的規(guī)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
A.錯誤
B.正確
5.試行赤字財政會使得經濟進入衰退。( )
A.錯誤
B.正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