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開放大學24秋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活動指導形考作業(yè)及大作業(yè)【資料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4/11/30 20:29:24來源:admin瀏覽: 0 次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活動指導形成性考核一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1.美術作為造型藝術,( ??)是美術的最基本特征

A.造型性?

B.視覺性

C.靜止性

D.?瞬間性

 

2.( ??)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應用最為廣泛,居于基礎地位。

A.雕塑

B.繪畫

C.工藝美術

D.建筑

 

3.( ??)是美術語言中最基本的單位,是美術元素的“母體”。

A.線?

B.?色彩?

C.點??

D.構圖

 

4.( ????)是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指南針,它能更好地指導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課程的設計和實施,以及對課程的評價。?

A.教育過程

B.教育原則

C.教育評價

D.教育目標

 

5.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內容一般包括繪畫、手工和( ?)。?

A.雕塑?

B.美術欣賞

C.?工藝美術

D.攝影

 

6.( ?)是繪畫的基礎形式之一,是兒童最簡單和最直接表現(xiàn)自我的一種繪畫語言。

A.線條

B.形狀?

C.色彩

D.構圖

 

7.按表現(xiàn)形式分,雕塑可分為圓雕、浮雕、( ?)等。

A.石雕

B.木雕

C.透雕

D.泥塑

 

8.1887年,第一本關于兒童藝術的書——瑞茨的( ?)出版

A.《我們的藝術教育與兒童本質》

B.《繪畫形式語言與創(chuàng)作研究》

C.《藝術·心理·創(chuàng)造力》?

D.《兒童的藝術》

 

9.不同的美術類型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語言,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形象。如繪畫以線條、形狀、色彩和( ?)等藝術語言,構成繪畫形象。

A.材質

B.空間組合

C.色調

D.裝飾

 

10.學前兒童手工的材料從外形上大致分為四類 :點狀材料、線狀材料、面狀材料和( ?)。

A.環(huán)保材料

B.泥工材料

C.塊狀材料

D.紙工材料

 

11.?美術包括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工業(yè)設計、建筑及攝影、園林、書法、篆刻等。

 

12.美術作品瞬間性,也正是因為美術作品的這一特征,考古學家可以通過對出土文物的分析,更真實地了解相對應年代的技術水平、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和思想文化水平等

 

13.構圖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又被稱為“布局”或“經營位置”。

 

14.學前兒童的美術活動是理性的

 

15.學前兒童的美術作品是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

 

16.與其他美術樣式相比,工藝美術是最兼具實用性的藝術樣式,是科學、技術與藝術融合的產物。

 

17.美術的形式語言是美術作品外在的形式和結構,是美術的基本構成要素,是美術作品實現(xiàn)最終視覺效果的途徑和方式。

 

18.學前兒童手工教育活動是用借助手的技能,通過使用各種手工工具對豐富多樣的手工材料進行加工,在二維空間或者三維空間塑造藝術形象的造型活動。

 

19.學前兒童美術是表達兒童內在情感的一種手段。

 

20.輪廓剪是兒童憑自己的感覺和經驗在沒有任何痕跡的面狀材料上剪出自己所需的形象。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活動指導形成性考核二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1.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活動實施的原則包括審美性原則、創(chuàng)造性原則、個性化原則和( ?)。

A.獨特性原則?

B.適宜性原則

C.滲透性原則

D.激勵性原則

 

2.( ?)是教師指導幼兒有目的地感知、欣賞周圍生活中、大自然中、美術作品中物象的形狀、顏色、結構以及事物間的空間位置、相互關系等,以獲得對事物的感性認識,豐富審美體驗、積累初步審美經驗的方法,是觀察和欣賞的結合。

A.講解演示法??

B.觀察欣賞法

C.游戲練習法

D.情境探究法

 

3.( ?)是幼兒教師根據(jù)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美術教育,促進兒童美術能力與人文素養(yǎng)整合發(fā)展的活動形式,可以全班進行,也可以以小組形式進行。

A.集體美術教育活動

B.美工區(qū)活動?

C.親子美術活動

D.美術與其他領域整合的活動

 

4.以下,哪一種不是美工區(qū)的美術活動類型( ?)。??

A.班級內的美工區(qū)活動

B.?游戲活動?

C.全園共享的美工室的活動

D.幼兒園戶外美術活動

 

5.經過半年的涂鴉練習,大部分兒童在( ????)階段能較為自如地握筆。他們偶然發(fā)現(xiàn)自己畫畫的動作和紙上畫出的線條之間似乎是有聯(lián)系的,這對兒童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發(fā)現(xiàn),于是他們想去驗證,畫出了許多重復的線條。

A.未控制的涂鴉??

B.有控制的涂鴉??

C.圓形涂鴉

D.命名涂鴉

 

6.以下哪個不屬于學前兒童繪畫能力發(fā)展的階段( ????)。

A.涂鴉階段(約1.5-3.5歲)? ?

B.象征階段(約3.5-5歲)

C.樣式化階段

D.圖式階段(約5-7歲)

 

7.( ????)是指幼兒將所要表現(xiàn)的物體進行歸類,按照從上到下或者從下到上的順序表現(xiàn)出來。

A.多層并列式構圖

B.展開式構圖

C.基線式構圖

D.主題式構圖

 

8.( ????)階段的涂鴉作品常常是由一些毫無規(guī)律可循且雜亂無章的點、線所構成,各種橫線、豎線、斜線、弧線、螺旋線等隨機地摻雜在一起。

A.未控制的涂鴉

B.有控制的涂鴉?

C.圓形涂鴉

D.命名涂鴉

 

9.到了象征階段的后期,隨著幼兒空間知覺的發(fā)展,他們逐漸能夠分清物體的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開始嘗試將所畫的人、物都放在基底線上,這一階段屬于( ????)?

A.基線式構圖

B.并列式構圖

C.凌亂式構圖

D.主題式構圖

 

10.在造型中,畫我的媽媽時,孩子們對媽媽的描畫全面和具體,畫出了媽媽的發(fā)型、眼睫毛、耳環(huán),對服裝的描摹也非常細致,這屬于( ????)階段。

A.樣式化階段? ? ??

B.象征階段?

C.涂鴉階段

D.圖式階段?

 

11.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類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認識和情緒態(tài)度的獨特方式。

 

12.情境探究法是指教師通過各種實物、教具進行直觀展示的同時,配合講授法、談話法一起使用,以使幼兒獲取經驗,提高學習興趣,發(fā)展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13.幼兒園集體美術教育活動按照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和美術欣賞活動。

 

14.當兒童在涂鴉的過程當中開始說故事或者幼兒能給自己的涂鴉作品起名字的時候,可以判斷有控制涂鴉階段的到來。

 

15.美術來源于社會,也能全面的反映社會生活。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成為美術表現(xiàn)的對象。

 

16.“蝌蚪人”是在象征階段早中期兒童對人的造型的典型特點。

 

17.教師應該拘泥于自我的權威,而不應放下身段,關注幼兒生活實際,以幼兒為中心開展各項活動。

 

18.兒童在圖式階段的作品,在畫法上逐漸穩(wěn)定,造型呈現(xiàn)出模式化的特征,喜歡用固定的樣式和畫法表現(xiàn)不同的對象??梢哉f,這個階段是兒童繪畫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

 

19.對作品進行命名是幼兒從動覺思考轉到想象思維的一個重要的標志。

 

20.在圖式階段,幼兒畫面中的形象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物體有較大偏差,而且圖像往往缺乏完整性,只是具有象征性的意義。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活動指導形成性考核三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1.我們將學前兒童手工能力的發(fā)展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玩耍階段(約2-4歲)、?( ?????)階段(約4-5歲)、樣式化階段(約5-7歲)。

A.?圖式

B.直覺表現(xiàn)

C.想象

D.象征

 

2.學前兒童手工教學主要包含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一、激趣導入,二、感知與體驗,三、( ??),四、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五、欣賞與評議。

A.交流與展示

B.探索與發(fā)現(xiàn)

C.精講與點撥

D.合作與探究

 

3.由于學前兒童注意力維持的時間較短,導入環(huán)節(jié)不宜占據(jù)過長的教學時間,通常( ??)左右即可。

A.2-3分鐘

B.5-6分鐘

C.7-8分鐘

D.8-9分鐘

 

4.探索與發(fā)現(xiàn)環(huán)節(jié)在幼兒園手工活動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材料種類較少且不適宜幼兒使用,幼兒對手工材料的認識不足;第二( ????);第三,刻板加入本環(huán)節(jié),幼兒無法自主使用材料。??

A.內容與教學主題無關,幼兒興趣喪失

B.教師過度指導,幼兒缺乏對材料的主動探究???

C.時間過長,幼兒無法集中注意力??

D.與操作主題不匹配

 

5.幼兒園在實踐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環(huán)節(jié)時,常常出現(xiàn)以下問題:第一,;第二,手工表現(xiàn)形式單一,趣味性不足;第三,創(chuàng)作時教師干預過多,幼兒缺乏創(chuàng)意。

A.時間過長,幼兒無法集中注意力????

B.忽視幼兒構思的引導,缺乏對操作過程的說明???

C.刻板加入本環(huán)節(jié),幼兒無法自主使用材料

D.內容與教學主題無關,幼兒興趣喪失

 

6.根據(jù)國內外已有學者的研究,學前兒童美術欣賞能力的發(fā)展可以劃分為本能直覺階段(0-2歲)、( ????)(2-7歲)兩個階段。

A.樣式化階段? ? ?

B.象征階段

C.主觀的審美感知階段

D.圖式階段

 

7.學前兒童( ????)教學活動是指教師引導幼兒欣賞美術作品、自然景物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激發(fā)其審美興趣,豐富其審美經驗,培養(yǎng)其審美情感、審美評價能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的一種教育活動。

A.美術欣賞

B.繪畫

C.手工

D.攝影

 

8.一個具有一定結構化的幼兒園美術欣賞教學活動應該包括整體感受、要素識別與形式分析、( ????)、心理回憶與構思、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作品評議六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A.回到整體?

B.技巧點評?

C.美術創(chuàng)作

D.語言表達

 

9.以下屬于小班美術欣賞教學活動目標的是( ????)

A.能集中注意力欣賞,養(yǎng)成良好的欣賞習慣

B.能對作品做出簡單的評價,說出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理由

C.能用語言、動作、表情等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聯(lián)想?? ? ?

D.通過欣賞產生與作品相一致的感受和情感

 

10.在成人的引導下,兩歲以上的兒童已經開始初步關注作品的形式審美特征,具備感知、理解作品形式審美特征的初步能力,他們已經有了對線條與形狀的感知、對色彩的感知、對空間構圖的感知和( ????)。

A.對情感表現(xiàn)性的感知

B.對作品內容的感知

C.對畫家背景的感知??

D.對作品風格的感知

 

11.2-4歲的兒童由于認知水平有限,手部肌肉、骨骼發(fā)育尚不完善,他們對于手工工具和材料的性質、功用認識不足,也不能靈活地操作材料,他們對于材料的探索處于“樣式化階段”。

 

12.在直覺表現(xiàn)階段,手工創(chuàng)作不具有目的性,兒童初步掌握拍打、撕拉等創(chuàng)作技法,作品效果較為凌亂。

 

13.5-7歲的兒童隨著手部精細動作、手眼協(xié)調能力的不斷提高,熟練掌握了多種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創(chuàng)作目的性更加明確,合作能力有所提升,愿意付出努力將作品完成到滿意為止。

 

14.在大班,在操作工具材料上提出的要求是“初步掌握手工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15.學前兒童手工教學活動是教師引導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直接用雙手或操作簡單工具,對具有可塑性的各種形態(tài)(點狀、線狀、面狀、塊狀)的物質材料進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間的、可視的、可觸摸的、多種藝術形象的一種教育活動。

 

16.對幼兒作品的欣賞與評議是手工活動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成功的評議可以使幼兒獲得更多創(chuàng)造的喜悅和成就感,也可以增強手工活動本身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17.科學研究顯示,嬰兒剛出生時沒有明顯的視覺偏好。

 

18.在幼兒園手工活動的實施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教師適時進行必要的組織、引導、講解、示范和總結,另一方面又要給幼兒提供自由探索、動手嘗試、制作和表現(xiàn)的機會。

 

19.嬰兒似乎天生對簡單的圖形有所偏愛。

 

20.美術作品中的要素指點、線、形、色等美學元素,形式關系指要素之間形成的審美形式,包括造型、色彩、構圖及其所表現(xiàn)的對稱、均衡、節(jié)奏、韻律、統(tǒng)一、夸張、變形等。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活動指導形成性考核四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1.幼兒園美工區(qū)的定位:是( ?)、?是有準備的美術活動空間、包含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內容、在美工區(qū)中,繪畫手工和欣賞活動相互交織,相互促進。

A.幼兒自主學習美術的場所?

B.教師帶領學習美術的場所???

C.無準備的美術活動空間? ? ?

D.單一的美術活動內容

 

2.幼兒園班級美工區(qū)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基本要求:位置適宜、布局合理、材料豐富和( ?)。

A.富有方便性

B.富有實用性

C.富有藝術性

D.富有觀賞性

 

3.?美工區(qū)材料的投放原則:( ?)性、多樣性、適宜性。

A.安全

B.方便

C.實用

D.便攜

 

4.一般來說,美工區(qū)活動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準備與計劃、( ?)、分享與評價三個環(huán)節(jié)。??

A.感受與欣賞??

B.探索與創(chuàng)作

C.模仿與繪畫?

D.感受與分享

 

5.學前兒童美術教學活動評價是對( ?)的美術教學活動進行的評價,是對整個美術教學活動及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評價,具體可以從活動設計、活動準備、活動實施和活動效果等幾方面進行。

A.幼兒園

B.家長

C.教師

D.幼兒

 

6.活動目標是指教師期望通過活動達到的教育結果。對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目標制定的評價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活動目標與年齡階段目標和總目標之間是否統(tǒng)一、二是活動目標與( ????)的實際發(fā)展水平是否一致。

A.本園幼兒

B.本區(qū)域幼兒

C.本班幼兒

D.本年級幼兒

 

7.以下不屬于對活動內容進行評價的是( ????)。

A.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否有助于實現(xiàn)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目標?? ?

B.活動內容是否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年齡特點、學習美術的特點,經驗水平與興趣?? ? ?

C.活動內容是否得到家長的認可??

D.教育內容要求能否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fā)展,都有成就感

 

8.對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內容的評價,可以依據(jù)《綱要》中所提到的三個原則不包括( ????)。

A.既符合教師目前的教學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B.既適合幼兒的現(xiàn)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C.既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

D.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9.在評價幼兒美術學習時,我們可以從幼兒美術創(chuàng)作過程、幼兒美術作品和( ????)等幾個方面來進行。

A.幼兒美術技能

B.教師欣賞評價

C.幼兒美術欣賞

D.教師示范效果

 

10.教師如何實施科學有效的評價:要明確評價的目的性、( ????)、評價方式要多樣性、評價標準要靈活。

A.評價的主體要多元化

B.以教師的評價為主?

C.以幼兒評價為主?

D.幼兒不參與評價

 

11.幼兒園美工區(qū)是教師根據(jù)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目標和內容,結合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和生活經驗,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欣賞和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的自主性學習場所。

 

12.美工區(qū)活動是一種結構化很高的美術活動形式,主要以幼兒的需要與行為為導向,幼兒自由選擇,自由發(fā)起。

 

13.美工室是為全園各年齡班幼兒提供的功能室,并不專屬于某個班級。

 

14.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評價是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活動中可以忽略的組成部分。

 

15.美工區(qū)的基本設施包括操作臺、椅子、畫板畫架、材料收納柜(架)、作品展示柜等。

 

16.幼兒美術欣賞指幼兒對各種美術作品進行體驗和感悟的一種復雜心理過程,可以從美術欣賞能力和態(tài)度兩個方面進行。

 

17.因為不同地區(qū)、不同幼兒園、不同班級的教師、幼兒及環(huán)境、物質條件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制定美術教育評價標準時一定要有個統(tǒng)一的標準。

 

18.材料是美工區(qū)的核心元素,是幼兒自主創(chuàng)作的物質基礎,因此,材料的準備與投放是開展美工區(qū)活動的重點工作。

 

19.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評價是一種整體的評價,不僅包括對兒童美術學習結果和兒童美術發(fā)展狀況的測量和評價,還包括對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的活動設計、活動準備、活動實施和活動效果的評價。

 

20.成人對學前兒童美術學習的評價標準、態(tài)度不會直接影響到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也不影響幼兒對美術學習的態(tài)度,以及對美的鑒別能力。



終結性考核試題(開放性大作業(yè))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1.教師在美工區(qū)投放了一些硬紙板、掛歷紙,想讓孩子們通過畫、剪、貼來創(chuàng)作作品,可結果無人問津。請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2.要求:

(1)方案的格式要求:活動名稱、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

(2)方案中要有關鍵性提問、小結話語,活動環(huán)節(jié)清晰完整。

 

中班折紙活動:小青蛙

 

3.根據(jù)《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要求,談談在兒童進行藝術表現(xiàn)和創(chuàng)作時教師應如何支持“幼兒喜歡進行藝術活動并能大膽表現(xiàn)”?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